英国中小学校园安全教育
2020-01-11郭潇莹
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关系国家未来和民族复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社会都要了解少年儿童、尊重少年儿童、关心少年儿童、服务少年儿童,为少年儿童提供良好社会环境”。学校作为教育引导未成年人成长的主阵地,要将安全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在营造安全良好的校园环境的同时,聚焦德育视角开展安全教育,实现安全教育服务于立德树人的时代需求。
摘要 开展中小学校园安全教育,对于培养学生公共安全意识,提高自救自护和应急避险能力,预防校园安全事故具有重要的基础性意义。经过多年的努力和探索,英国中小学校园安全教育逐渐形成了标准化、法治化、多元化、联盟化、常态化的安全教育体系,为我国进一步开展中小学校园安全教育并建立安全防控体系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 英国;中小学;安全教育
作者简介 郭潇莹,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法治与教育标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一、英国中小学校园安全情况
和世界上许多国家一样,英国的中小学校园安全面临着各类复杂的安全问题,如校园暴力/欺凌问题、消防问题、交通安全问题、校外活动和外出安全问题、运动设施安全问题、食品安全问题等,不仅严重威胁到师生健康和生命安全,也给公众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20世纪以来,英国政府开始逐渐重视校园安全问题,从预防到应对实施了一系列举措,取得了显著效果。
(一)校园安全基本情况
近年来,英国社会由于失业、贫困、种族关系紧张的原因,学生课外活动不断减少,加之人口暴涨和过度拥挤等社会因素,各类安全事件频发。根据中小学校向当地教育管理机构反馈的情况,来自校内或校外的抢劫、偷盗、纵火、蓄意破坏以及故意伤害、非法入侵等威胁学校师生人身安全的问题是长久困扰大多数学校的难题。
根据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公布的数据,英国中学校目前最为关注的安全事项主要集中在教职员工和学生的人身安全上,其次是来自校外的非法入侵、破坏等。有调查显示,目前很多学校已经将学校安全的注意力从加强学校的建筑物安全转移到了加强维护校内各场所的安全上,其主要原因是来自校外的学生或社会人员不经批准闯入校园滋事,对学生和教师的人身安全都造成了威胁。总体来说,校园暴力/欺凌问题、学校道路安全问题、校车质量问题、校园消防安全问题、校外活动和外出安全问题、运动设施安全问题、食品安全问题等都对中小学师生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给政府和教育部门在相关领域的安全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校园安全的相关政策与立法
从立法层面对学校安全予以保障是英国政府采取的主要措施,为了给师生提供安全的学习环境,英国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及法律法规。1998年《学校标准和框架法案》规定地方教育局有权进入任何所属学校获取所需的学校安全信息,并确保其指定的健康安全政策法规在校园内和所有学校活动中得到贯彻;1999年《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条例》进一步明确了教育雇员必须对学生的健康和安全给予合理的照料;同年,英国通过了国家健康学校标准,把小学生的校园健康及安全作为考核学校的一项重要指标;2003年,英国政府发布绿皮书《每个孩子都重要》,目的是保护儿童并帮助他们充分开发潜能,提出了关于改革和提高儿童保育的多项提议,要求建立儿童信托关系,从不同方面维护校园安全;2007年英国政府颁布了“儿童计划:创造更美好的未来”,制订了儿童基础发展的十年计划,六大目标之一就是保障儿童安全;同年,英国政府还成立了儿童、学校和家庭部,强调政府对儿童和家庭的重视程度;同时,为了回应“儿童计划”中保障儿童安全的目标,政府还发布了《安全咨询文件》,并于2008年正式发布了《安全行动计划》。
除以上法律法规和政策外,英国还颁布了1954年《居民义务法》、1974年《工作场所卫生安全法》、1977年《刑法》、1997年《刀具法》、1982年《地方政府法》、1986年《公共秩序法》、1996年《教育法》《学校督导法案》《攻击性武器法》、1998年《数据保护法》、2000年《乡村和道路公共权力法》、2004年《儿童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从各个角度对校园安全有关事项作出规定。
二、英国中小学校园安全教育措施
预防意外伤害的干预措施通常包括安全教育、工程安全和法律法规保障,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安全教育,帮助学生学会了解和管理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对校园安全问题能够起到重要的预防作用。
(一)安全教育教学标准化
关于学校在实践领域开展安全教育的教学内容、方法方面,英国政府发布了一系列标准和标准类文件,用以管理和规范学校实施安全教育,保障教学质量。《英国国家课程教师标准》对学校开展安全教育的教学标准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教师在安全教育教学方面应达到以下标准:教会学生关于危险、风险以及风险控制的知识;使学生能够辨识危险,预估可能带来的后果,并知道如何逐步采取措施,控制风险;教会学生如何利用信息,判断直接以及间接的危险;教會学生如何应对环境,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健康和安全;使学生能够解释规避危险的步骤。在教学方法上,学校开展安全教育的主要方法包括:在校园张贴安全标志、发放宣传册;从做中学;外部专家讲座或录制专题性视频;通过真实的事故提醒警示学生;小组讨论;个人防护设备的使用;学生参与危险评估;管理学生的行为。
2006年英国皇家意外事故预防协会联合个人、社会和健康教育联合会共同发布了《有效安全教育的十大准则》,成为英国学校安全教育实践指南,内容包括:(1)学校全方位的安全教育措施尽可能广泛地在社区推广;(2)通过互动和经验学习采用积极的教学方法;(3)青年人要参与到涉及自身安全的、真实的决策当中;(4)评估儿童和青年人的学习需求;(5)安全教育要贯穿学生个人、社会和安全教育课程;(6)运用真实的和相关的情境和资源;(7)加强合作,拓展与警察局、消防部门、地方主管部门和教育慈善机构的合作,提高学校开展安全教育的效率;(8)强调已知风险和保障安全教育的因素;(9)重视安全教育的心理因素,如自信、自尊、自我效能感;(10)在安全和积极的环境下树立榜样并奖励安全行为。
(二)安全教育政策法治化
英国的中小学安全教育不仅仅是一项基本的教育政策,还是教育领域法治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988年英国通过的《教育改革法案》,其核心内容就是切实保障小学生安全。该法案要求学校必须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和安全技巧的教育,安全教育要贯穿日常教学工作的始终,让学生从小形成安全意识,还要求教师在传授安全知识时要根据情况,灵活地进行传授,提倡对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安全技巧的关注,力图在主题教育中通过沟通、判断以及询问的技巧传授安全教育内容。2011年,英国政府将网络安全教育纳入所有中小学的必修课,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全面推行“绿十字互联网安全守则”教育。2014年,英国教育部发布《健康与安全:法律职责与权力建议》,总结了英国现有学校学生健康与安全相关法律,并诠释了其对地方相关部门、政府主管部门、学校班主任和其他教职工的影响。文件对中小学校园安全相关法律、校园安全风险评估与管理、法律诉讼、学校举办者和学校教职工的职责、校园安全培训、校外活动、伤害和意外事故报告等內容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和解释。这些政策和法律法规在政府和学校创造师生树立健康和安全意识的校园环境方面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安全教育主题多元化
课程是学校安全教育实施的主要载体,英国中小学的课程体系已经逐步融入了安全教育理念。在小学低年级,安全教育融入个人、社会和健康教育、英语、信息技术、艺术和设计、数学、科学、地理以及音乐等各科的课程之中。在小学高年级和中学阶段,信息技术、社会和健康教育、公民课也有安全教育的内容。从内容上看,英国的学校安全教育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基于知识的教育,提高学生对危险的认识以及处理危险的能力;二是基于技能的教育,通过任务学习和开展活动,培养学生应对危险事件的技能,掌握相应的危险防护规则。相关调查显示,中小学安全教育所涵盖的主题涉及多个方面,其中关于溺水的安全教育占55%,烧伤烫伤教育占53%,食物中毒教育占43%,绊倒跌倒教育占45%。超过一半的儿童安全教育联盟还为儿童提供包括防火安全、避免狗咬、远离陌生人和毒品等其他安全教育。
此外,网络安全教育近年来越来越受到英国政府和社会的关注,尤其是针对目前使用网络较为频繁的青少年群体。青少年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初步阶段,缺乏对所接受信息的筛选和辨别能力。鉴于此,英国政府从2011年开始将网络安全教育纳入英国中小学的必修课。所有中小学全面实行“绿十字互联网安全守则”教育,其内容主要包括:第一,学校要教育学生不轻易在网上公布个人信息;第二,学校要教会家长和学生如何识别和过滤不健康的电子邮件;第三,学校及家长要教育监督学生不浏览色情网站;第四,学校要教育学生一旦发现不良网站,要及时向老师、家长及警方报告。2014年9月,英国还在小学课程中引入了一项计算机课程,帮助小学生学习如何更加安全地使用计算机,确保个人隐私安全。
(四)安全教育合作联盟化
通过建立儿童安全教育联盟为中小学生提供安全教育是英国政府实施中小学校园安全教育的重要方式。据统计,英国关于儿童安全教育的联盟多达60余个,诺丁汉大学一项针对全国儿童安全教育联盟的调查显示,7到11岁儿童接受联盟开展的安全教育最多。各联盟所提供的儿童安全教育不仅针对各年龄段,还考虑到了特殊儿童群体,包括有特殊需求的儿童、有视听障碍的儿童、有学习障碍的儿童、残障儿童,等等。这些联盟是英国政府为保护儿童健康和安全的一项重大举措,其宗旨就是为学校和教师开展中小学安全教育提供切实可行的安全教育,让更多的儿童和青年人具备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护自己的知识和技能,避免意外伤害事件的发生。
(五)安全教育预防常态化
制定常态化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应对机制对于有效应对校园安全事件至关重要。英国政府要求各中小学制定危险应急预案,预案的对象包括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媒体及教育主管部门等。应急预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同时结合学校的基本情况、建筑布局和硬件设施等因素。学校每周对学生开展一次应急演练,形成了常态化的训练机制,使安全意识和应对行为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才能在面临突发事件时从容应对。日常教学中,教师们不仅要教授理论知识,还要强调通过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对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鼓励学生为其他小弟弟和小妹妹树立好榜样,并教给他们应对危险的正确方法”,结合理论知识和实践经历,学生们一旦遇到安全事故,能够迅速正确地做出反应,保障自身人身安全。
三、启示与借鉴
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提出要“健全学校安全教育机制。将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着力提高学校安全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今年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学校体系尤其是中小学校面对突发重大公共安全事件的应对和处置是一次空前的考验,也把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学校安全不仅要从校园、建筑、设施等硬件方面着手,更要从校园安全最重要的主体——学生本身——去做功课。学生自身掌握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是保障他们人身安全和健康的重要前提,是维护校园安全的核心力量。
(一)多元主体共建和谐安全校园
保障中小学校园安全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需要学校、家长、学生、社会和政府共同努力打造安全校园。虽然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活动场所,但安全教育的责任绝不仅仅局限于学校和教师。校园安全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安全隐患多,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家长本身安全意识薄弱等问题。学校要做好安全意识强调工作,积极与家长、社会、警方、教育部门形成联动机制,多方面、多渠道、多角度为中小学生普及安全知识和培养安全技能,保障中小学生的安全和健康。此外,安全的学校不仅仅是具象的安全,更包含着心理的安全。学校和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给予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的人文关怀,及时发现并化解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而营造积极和谐的校园氛围,形成礼貌谦让温暖的学校环境。同时对有暴力和欺凌倾向的学生给予及时的心理干预,提高其对暴力行为危害的认识,才能从根本上有效减少校园安全问题的发生。
(二)标准化推动安全教育
中小学生的生命安全与健康无小事,与之相关的安全教育更要做到应教尽教,教全面、教到位。保证安全教育质量要用好标准这把尺子,在课堂教学、内容设计、学习成果考核方面制定相应的可观察、可量化、可比较、可评估的教学框架或模块和评估标准,发挥标准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以便给教师开展安全教育教学提供依据和参考,也有利于对学习成果进行评估和督导。
(三)建立常态化危机应急机制
安全事件的发生往往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因此,制定科学、全面、符合实际、经过实践检验的应急预案至关重要。预防为先,要在不良后果产生前提前制定好意外应对措施,将对师生的伤害降到最低。同时,危机应急机制切忌束之高阁,变成单纯的理论防控,要建立常态机制,实现安全知识和安全演练常态化,定期对学生安全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估和考核,举办安全演练活动,把握“安全无小事”的原则,在帮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的同时,掌握真正应对危机的能力和技巧。
(四)丰富教学方式,让学生“主动安全”
对中小学生的安全教育务必要落实到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当中,不能流于形式。安全教育不仅要成为必修课,還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授课。如邀请外来专家讲座,让学生积极参与校外实践活动的安全路线规划,让学生参与校园安全监督,举办安全知识小课堂,定期开展安全应急演练等方式,等等。让学生作为安全教育的主体充分参与到涉及自身安全和健康的活动当中,丰富课程的内容与方式,把安全教育融入课程体系当中,提高知识和技能形成的效率,让学生形成“主动安全”的意识,避免学校突击式或游击式的教育,提高安全教育的系统性。
(五)推进安全教育法治化
建立完善的校园安全法律制度是农村中小学校园安全的有力保障。校园安全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工作,我国在中小学校园安全及安全教育的法律法规方面仍较为薄弱,同时呈现出理论原则性强、实践操作性弱的特点。而相比之下,英国在立法方面,就相对全面和系统,无论是国家立法层面,还是地方、学校规章制度层面,都给安全教育的执行和实施提供了有力依据和保障。要在充分调研和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从立法层面对中小学校园安全和安全教育予以保障,不断完善和健全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更新,构建中小学校园安全和安全教育政策和法律法规体系,地方和学校在充分考虑本地本校实际情况后制定自己的相关政策,鼓励采用创新、灵活的方式开展安全教育。
(六)加强网络安全教育
近年来,中小学生群体中屡次发生网络欺凌事件,给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了极大的消极影响,有些甚至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后果。此外,中小学生在使用网络时因缺乏辨别不良信息的能力造成个人信息泄露甚至财产损失的情况也屡见不鲜。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使网络教学的潜力得到前所未有的挖掘,学生对网络的依赖达到空前的程度,教育信息化得到快速发展。虽然随着疫情的缓解中小学逐渐复学复课,但发展不可逆,网络教学资源的使用和开发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学生对网络的使用频率和使用量只增不减。因此,要高度重视学生的网络安全教育,掌握对不良信息的辨别能力,同时加强对中小学生网络使用的适当监督,在保护学生个人信息的前提下,尽量消除网络信息对学生产生的消极影响,减少网络安全事件的发生。
责任编辑 庞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