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教本与读本跨联策略初探

2020-01-11肖小容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20年46期
关键词:曾皙晋文公晏子

肖小容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要求高中生课外阅读不少于300万字。据此,人教社同时编写了必修的教本和读本,而且规定读本须与教科书配套使用。然而,现状如何呢?或荒废读本,或随意处理读本。结果是各级统考偏偏多从读本中取材,学生多数因教师一般性倡导所误,而招架不住败下阵来。真所谓读本都读不清楚,更别提300万字。那么,怎样较好地使用好教本与读本,使教读两本有机结合起来呢?

一、跨文本比较人物性格

新教本高中第一册的第一个文言单元,塑造的是一组古代说士形象:有勇赴国难的烛之武,有隐忍有远见的文仲,有善于讽谏的邹忌,有委婉机智的触龙。教师在完成教本作品内部的形象比较分析之后,可以及时将阅读比较的触角伸到读本里去,如要求读《晏子故事两则》,寻找晏子的性格特点,从“使楚”看晏子幽默机智的外交辞令。

二、跨文本探究人物成因

学习《烛之武退秦师》之后,不少学生认为像烛之武这种人在先秦很多,不足为奇,他们倒很欣赏那个隐忍不乱、及时撤兵的晋文公。可利用教本课下注释:“即晋文公曾在外流亡19年”一句,向读本延伸。晋文公曾经是个无赖贵公子,他后来是怎样成为胸有全局、临危不乱的君王的?可以让学生从读本的《重耳之亡》一文中找到答案。通过阅读,学生认识到,没有遭受卫、曹、郑的无礼甚至侮辱性冷遇,没有19年遍尝颠沛流离之苦,就没有《烛》文中那位从容镇定的“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这就叫“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这样一来,不但拓展了对人物的理解,而且提升了学生的人生观。

三、跨文本感知人性多维

孔子是经师,也是人师。学生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里看到的是他“循循善诱”的一面。学完教本中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之后,我要求学生以《我心中的孔子》为题练笔。不少学生谈到孔子耐心地引导四位学生各言其志,而不是武断地否定学生的选择,并且客观地评价他们不同的志趣,但是,这是不是孔子的全部呢?或者说,孔子还有哪些性格层面的东西值得关注呢?这样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一定还有他人格魅力的另一面。這就把话题自然延伸到读本里去了。

四、跨文本把握倾向基调

概括文章重点很重要的一点,是把握作者的感情倾向和基调。通过教本和读本同类作品的对照阅读,可以磨砺辨析和把握要点的眼光。教本中汪曾祺的《胡同文化》,涉及对都市文化的解读,也涉及对传统文明的评价,可以和读本中贾平凹的《西安这座城》、王安忆的《上海的弄堂》对照阅读。三人都面对传统都市文化,但是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表达感情。把阅读的视角定位在感情比照上,有所取舍地确定要点,可以比较好地开发出读本的价值来。

总之,教本与读本的跨联应当与学生的直接“利益”联系起来。这里既有功利的,又有精神的,本质是一种迁移。显而易见,二者的整合势必产生良好的效力。然而,课内有限,课外无限,要充分发挥读本作用,关键还是要大力引领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通过比较、分析、归纳或借鉴,吸取对自己有意义的东西。

猜你喜欢

曾皙晋文公晏子
解读《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的“三·四·一”密码
“足下”的由来
晏子的车夫
立足经典传承文化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小燕子
曾皙,我心目中的诗人
“足下”一词的由来
晏子使楚
厨师辩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