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克力的甜蜜之旅
2020-01-11金秋
金秋
入口丝滑的巧克力总是令人回味无穷。当它的醇香驻足于唇齿间时,大家是否思考过,美味的巧克力是怎样被发明出来的呢?
众所周知,可可树的种子——可可豆是制作巧克力的原材料,最早起源于南美洲的亚马孙流域。早在几千年前,人们就已经用可可豆制作食物了。从可可豆到巧克力,有一段历史悠久的传奇故事。
从神的食物到奢侈品
如今,巧克力已经成为超市货架上的必备商品,大家肯定想不到它与古老的印第安文明有一定的联系。据考古研究证实,在距今约2 000年的中美洲古代文明中,已经有了关于食用巧克力的记载。在当时,可可豆被当地人信奉为神的食物,这也是可可树的学名“Theobroma cacao”的由来。历史上,可可豆还被作为货币进行流通。
16世纪初,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巧克力也随探险者们漂洋过海从南美洲来到了欧洲,但是直到16世纪30年代,可可豆才被大家接受。
1519年,西班牙人埃尔南·科尔特斯带领探险队来到墨西哥,他发现这里的印第安人会把可可豆粉、树汁和胡椒粉等调制成一种带有浓郁香味的饮品。虽然这种饮品呈黑褐色,味道又苦又辣,但是科尔特斯发现它对补充体力有着极好的效果。这是因为可可豆富含脂肪、蛋白质以及对人体有兴奋作用的可可碱。
1528年,科尔特斯将巧克力饮品带回了欧洲,并巧妙地用糖和其他香料代替树汁和胡椒粉,在保留原有风味的基础上让其口感变得更好,他向西班牙国王敬献了这种特殊的饮品。巧克力饮品深得王室喜爱,很快,改良后的巧克力饮品便在西班牙流行开来,并逐渐风靡了整个欧洲。
因为高昂的生产成本和高额征税,起初巧克力是只有贵族才能享受的奢侈品。后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发明出研磨可可豆的机械,大规模生产降低了巧克力的生产成本,才使巧克力得以走进平常人的生活。
凝固的美味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巧克力产品都是以饮品的形式出現,它是何时变成固体巧克力的呢?
由于可可豆里大部分都是可可脂,其熔点比较低,所以做出来的食物品相很差。19世纪20年代,荷兰化学家万·豪顿发明了可可脂压榨机,可以将白色固体状的可可脂从可可豆中有效分离。不久,英国人约瑟夫·福来把可可粉与机器压榨出来的可可脂混合,世界上第一块真正意义上的固体巧克力就此诞生。1876年,瑞典人丹尼尔·彼得将牛奶加入巧克力,生产出了牛奶巧克力。
经过发酵、干燥和烘培后的可可豆被分解为可可粉和可可脂。可可粉、可可脂、糖、牛奶等原材料根据不同比例配比,再经过混合、研磨、调温等工序后,才会成为美味的巧克力。
从美洲原住民到丹尼尔·彼得,巧克力的发明就像是一场漫长的接力赛。正是有了很多人的尝试和努力,才有了我们舌尖上的美味。
德国科隆巧克力博物馆
在德国科隆莱茵河畔的船形小岛上,有一家神奇的博物馆——德国科隆巧克力博物馆。它以巧克力为主题,介绍了从种植可可树到制作巧克力的整个过程,以及巧克力背后的文化故事。
这里的巧克力造型各异,还能供大家不限量品尝。我们不仅能在迷你工厂里见证巧克力的诞生,还能观赏到巧克力“最初的家”——可可树。如果大家想要拥有自己专属的巧克力造型和口味,可以尝试在博物馆开设的巧克力课堂中亲手制作。对巧克力感兴趣的同学们,可千万不要错过这家甜蜜的博物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