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就幸福生活“新画卷”
2020-01-11杨雪
杨雪
“延寿、拜泉、林甸、海伦、青冈,退出国家级贫困县序列。”
2020年2月26日,省政府常务会议上,这5个国家级贫困县(市)摘帽退出的申请得到批复,标志着我省贫困县全部实现脱贫出列。
作为全国有扶贫开发任务的22个省份之一,我省有20个国家级贫困县和8个省级贫困县,共1778个贫困村,脱贫攻坚关乎56万贫困群众对小康生活的热切期盼。
“十三五”期间,我省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打出了保障兜底、精准扶贫、产业扶贫、扶贫扶志等一套“组合拳”,一幅龙江百姓幸福生活的“新画卷”已然绘就在广袤的黑土地上。
政策扶持,过上有保障的好生活
“政府的扶贫政策不仅医好了我身上的病,也治好了我的‘穷病,生活又有了奔头。”明水县永兴镇爱国村村民唐志贵的老伴儿患有严重的精神疾病,不能劳动,仅靠他一人种地维持家用;2016年,他又查出患有食管癌,让这个本就贫困的家庭陷入泥淖。
得益于明水县的健康扶贫政策,县卫生部门启动定点医院大病救治程序,并组织专家给唐志贵做了手术,前后7次住院产生的11万多元医疗费用,唐志贵个人仅需支付2000多元。
“村里扶贫干部帮着跑报销手续不说,还提供公益性岗位让我挣钱。除了好好干,我没啥能回报的。”唐志贵感激地说。
为了让像唐志贵一样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都能过上有保障的生活,2017年以来,我省上下联动、统一协调,全力推进各项政策措施落地,省级层面先后出台健康扶贫、产业扶贫、社会保障等13大类100余项政策文件,市、县相应出台系列承接性政策文件,建立了“四梁八柱”政策支撑体系,政策制度保障网不断织牢、织密。
抚远市浓桥镇东方红村村民屈晶已年过七旬,大半生都住在“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的“漏室”之中。2018年,借危房改造工程政策的东风,屈大娘实现了“安居乐业”的梦想——在当地政府的帮扶下,她搬进了新家,经营起捞粉皮的生意,陈欠的外债也还清了。
“贫有百样,困有千种”,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目标,呼唤更加精准、立体的措施落地。为此,省委书记张庆伟多次主持召开会议,部署推动脱贫攻坚工作——全面落实教育资助政策,贫困学生都能有学上、上好学;覆盖城乡的多层次医疗服务网络进一步健全完善,新农合分级诊疗制度使群众就医实现了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干净清甜的饮用水流进千家万户,明亮的路灯照亮了平整的村路……教育资助、健康扶贫、医保扶贫、危房改造、产业扶贫等10个方面48项政策措施,推动扶贫成效显著提升。
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在黑土地上落地生根、拔节成长,筑牢了如期脱贫的基底。“正是有了这些因地制宜、因人施策的扶贫举措,我们才能做到解决绝对贫困不漏一户、不落一人、不留‘锅底。”省扶贫开发工作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崔培元说。
产业带动,迈上促民增收新台阶
2019年春节前夕,在明水县兴仁镇兴发村笤帚生产车间工作的村民杨贵义和老伴儿拿到8075元的月工资后,筹备了丰厚的年货。生产车间的轰鸣声一直持续到农历小年,这一年间为村里开出120余万元的人工费,小小的笤帚为全村28户贫困户扫出一条致富路。
“升级”的好日子,是发展扶贫产业得来的。为了实现“真脱贫、脱真贫”的目标,我省牵住产业项目扶贫这个牛鼻子,实施产业扶贫攻坚三年行动,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实现了贫困户产业增收项目全覆盖。
“村里无霜期一年仅80多天,庄稼产量不高;森林禁伐后,收入也没了。”2016年,周广新作为驻村第一书记来到漠河县北极镇北红村这个“中国最北贫困村”时,面对毫无抓手的工作犯了难。在工作队和村“两委”的共同努力下,周广新将村里的“冷资源”转化为火热的旅游产业。短短一年时间,家庭旅馆相继拔地而起,这个常住人口仅300多人的小村庄年接待过夜游客近万人,2018年年底就实现了整村脱贫。
在龙江大地上,产业发展助推脱贫增收实践的生动上演,背后是扶贫干部的不懈努力。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龙江大地上15万余名扶贫干部战斗在脱贫攻坚一线,省市县三级派出驻村工作队4254个,覆盖到1778个贫困村。他们因地制宜找出路、对外联络引项目,让一栋栋大棚建起、一个个产业项目落地、一件件农产品卖出价值。
在北安市杨家乡,玉米深加工产业的落地让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有了“软包玉米罐头之乡”的美名。三个玉米加工厂不仅让村民种植的玉米不愁销路,还带动了全乡80多名贫困户就业,每年实现劳务收入近40万元。
在林甸县巨贤村,“扶贫小菜园”产品通过电商平台卖向全国,已累计为320户农户带来55万元经济收益……
系列特色产业,托起了贫困户致富的新希望——截至2020年10月,我省落地农业优势特色产业项目3972个,建成光伏扶贫电站9286个,实现贫困户产业增收项目全覆盖,在脱贫致富的同时,也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蓄积了强大力量。
“志智双扶”,走上可持续的富裕路
对于泰来县平洋镇平洋村村民乔福军来说,这半生中,有两个高光时刻——一个是在2018年年底,他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拿到脱贫光荣证,摘掉了“貧困户”的“帽子”;另一个是在2020年10月17日的全国脱贫攻坚奖表彰大会上,他作为“扶志”典型,捧回了“脱贫攻坚奖·奋进奖”的奖杯。
今年45岁的乔福军,5岁时因受伤导致骨膜受损,胸背部严重畸形;妻子患先天性软骨病,行动离不开拐杖;家中上有重病的老人、下有上小学的女儿,一家人的经济来源仅靠种6亩多地……他一度对生活感到绝望。
2017年,县里的扶贫车间使乔福军重燃希望。经过技术培训,乔福军夫妻俩掌握了编织汽车坐垫的技术。勤恳好学的他不仅通过这项技术实现了脱贫,还给村里的贫困户“打了个样儿”——“自强奋进,靠双手也能创造幸福!”成为扶贫车间主任后,乔福军把这句话当作脱贫秘诀,鼓励了一户又一户贫困户走进车间、摆脱贫困。
“贫困群众既是脱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要加强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激发贫困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励和引导他们靠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遵照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我省各地将扶贫与扶志、扶智结合起来,通过思想引领、解决就业、免费培训、文化宣传方式等激发贫困群体脱贫的内生动力。
2018年3月,成功脱贫的延寿县青川乡新民村村民李延喜成立了天歌养殖专业合作社,带着6户村民一起养大鹅,成为村里的致富带头人。李延喜虽然身患强直性脊柱炎,但没有躺在扶贫政策上睡大觉,而是努力钻研养殖技术,成了村里的“鹅司令”,年收入超过10万元。
“国家拉咱们一把,咱们自己要努力九分,小康生活要靠自己去创造。”李延喜道出了“双扶”的意义。外部的有力支持让我省贫困地区、贫困户激发出你争我赶的动力,“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的懒汉思想没了市场,脑子转起来、心里热起来、身子动起来,掌握一技之长的贫困户们正大步奔跑在更加光明的路上。
贫已去,春正来。迎着“十四五”的朝阳,接续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脚步不停歇。向着“让农业成为有奔头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职业”的目标迈进,龙江正谋长远、再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