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兽医对犊牛大肠杆菌病的施治
2020-01-11马会平马正文通讯作者
马会平,马正文(通讯作者)
(1.甘肃省积石山县寨子沟乡畜牧兽医站;2.甘肃省积石山县银川乡畜牧兽医站,731707)
犊牛大肠杆菌病是由特定的病原性大肠杆菌引起的,是初生犊牛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特征是败血型和白痢型。我们在长期的基层门诊治疗工作中,对该病的防治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方法,现介绍于后。
1 病因病机
病原性大肠杆菌进入消化道,先耐过机体的抗菌作用,然后通过下列机制发病。肠毒素有两种,一种不耐热叫热敏性毒素(LT),一种耐热叫热稳定性毒素(ST)。能破坏水分正常吸收和排泄的动态平衡,使体内水分向肠腔排泄。吸着素属K抗原L 类,有凝集某些动物红细胞的特性。能使细菌吸附在小肠前端绒毛上皮,扩大了细菌的活动范围,使毒素充分发挥致病作用。溶血素属外毒素,能使巨噬细胞溶解死亡,损害粘膜细胞,加强吸着毒素的作用。水肿神经素不耐热,能造成肠毒血症,使血管通透性增加,引起水肿和运动神经障碍。内毒素耐热,引起内毒素血症、休克。此外,还会引起过敏反应。初生仔畜免受大肠杆菌侵害主要依赖初乳抗体。肠道局部免疫性和分泌抗体,能防止特异菌株对肠道感染。而防止败血症主要赖于体液内免疫抗体。由于幼畜生长期的不同和病原菌的致病机制差异,而引起不同的疾病。
2 症状
败血型发生于3 日龄以内的犊牛,出现发热,不吃奶,精神沉郁,间有水样泻痢,急剧脱水,1-2 日内死亡。白痢型多发生于1-2 周龄犊牛,排出灰白色或黄色酸臭糊状痢便,间混有凝乳块,凝血块,脱落粘膜上皮和气泡,腹痛,肛门失禁。病程4 日左右。肠毒血型先兴奋不安,后沉郁昏迷,死前多有腹泻。
3 防治
3.1 防制措施:自繁自养,必须引进时要隔离观察。加强饲养管理,作好卫生消毒和分娩消毒。进行药物预防,产后5 分钟给药、10-20 天给药、断奶后给药,也可临产前给母畜注射药物。仔畜生后尽早喂初乳,一周龄锻炼开食,断奶逐渐进行。给母畜饲喂含有低蛋白质、低能量和富含复合物易消化的饲料。
3.2 治疗:土霉素、金霉素、链霉素、新霉素、磺胺甲基嘧啶、痢菌净、敌菌净、敌菌灵等都有抑菌作用。配合收敛止泻、助消化以及缓泻药治疗。必要时结合补糖补水、强心利尿等对症疗法。中药:《和剂局方》载参苓白术散:党参45g,白术45g,茯苓 45g,炙甘草 45g 山药 45g,扁豆 60g,莲肉 30g,桔梗 30g,薏苡仁30g,砂仁30g,混合后,水煎 30分钟温后自由饮用。主治:脾胃气虚而挟湿之证。证见精神倦怠,体瘦毛焦,四肢无力,泄泻,草谷不消,食欲不振,脉缓弱。
4 典型病例
2019 年10 月30 日,积石山县银川乡阳坡村马某饲养的一头6 个月的西门塔尔母牛,于28日发生过感冒,后因饲喂不当而发生腹泻,故前来求治。检查:精神不振,被毛粗乱,体温41.2℃,脉搏 78 次 /min,呼吸 64 次 /min,瘤胃蠕动音弱而响亮,检查时出现了泻粪如汤的粪便,有恶臭味。西药:土霉素片每次20 片。中药:参苓白术散加味:党参 25g,白术 25g,茯苓 45g,炙甘草 45g,山药 45g,扁豆 60g,莲肉 30g,桔梗 30g,薏苡仁30g,砂仁 30g,加黄芪 30g。共为末,水煎 30 分钟,温后混入捻细的土霉素片一次灌服。每日一剂,早晚各服一次,连用7 剂后,基本痊愈,按畜主要求再按原方取5 剂,同法服之。后经追访,治愈后再未复发。用同法治疗该类病畜319 例,治愈308例。
5 小结
5.1 本病应与胃溃疡、胃肠炎、痢疾等疾病加以区别。
5.2 应与某些传染病、中毒病等加以区别。
5.3 中兽医对本病的治疗效果显著,经济实惠,简便易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