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游泳在中学学生体育教学中的开展研究

2020-01-11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26期
关键词:心理素质体育运动游泳

(广东省茂名市体育运动学校 广东·茂名 525000)

一个小女孩鞋子不慎掉落水中,意图打捞,不慎跌入水中,溺水而亡,这样的消息已经是当前屡见不鲜的了,根据往年未成年人意外身亡的数据来看,我国未成年人溺水身亡的比例,占未成年人意外身亡数据的六成,学生是国家的希望,是一个个爱的结晶,看着这么多鲜活的生命就此消亡真是痛心疾首,且我国未成年人因溺水身亡的数据依然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为了有效的降低未成年人因溺水身亡的比例,我国教育部门提出,应在中学的体育教学中,引入游泳体育教学,让学生掌握好必要的救生技能,提高保护自己的意识,来避免悲剧的再度发生。

1 游泳在中学学生体育教学中的好处

1.1 有利于消除学生在学习中的不良情绪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进行游泳教学,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提高学生心理的抗压能力。当前阶段的学生,处于青春期的初期阶段,经常会因为一点小事,易出现不良情绪和叛逆心理。小学的学习模式和学习内容与中学的学习模式、学习难度都有很大的不同,可以说初中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讲是比较有难度的,学生需要转变学习思维和学习习惯,来适应初中的学习。若在转变的过程中,学生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困难,就会产生易烦情绪。当学生出现这种不良情绪后,心理教师往往会侧重于学生如何不产生青春期情绪,而忽视了学生如何对不良情绪进行排解,若不对学生的不良情绪进行排解,就会导致学生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也就易患上心理疾病,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而游泳本身就是一个轻松的、趣味的、不受应试教育影响的体育学科,从性质上就会获得学生们的喜爱,让学生们放下防备,全身心的投入到游泳体育运动中去,以此在游泳中就会消除学生的不良情绪,提高学生的心理抗压能力。

1.2 有利于学生掌握求生技能

在中学进行游泳体育教学,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学会保护自己的求生技能,当前我国未成年人溺水事件屡见不鲜,且数据依然在逐年增长,严重危害到了我国未成年人的健康发展,在初中阶段,学生的思想和思维已经渐趋成熟,也拥有了一定的学习能力,若在中学的体育教学中,加入游泳教学,就可以让学生树立保护自己的意识,提高保护自己的能力。

1.3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游泳运动在所有体育运动中,可谓是锻炼身体最全面的体育运动,游泳运动也是很好的塑形运动,也因此深受年轻人的喜爱,坚持进行游泳还可以提高身体机能,增强身体素质。当前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都比较低,每个身体部分的肌肉力量都很薄弱,通过游泳运动,可以迅速提高学生的肌肉群,增强学生抵抗寒冷、疾病的能力,游泳也是一种压力运动,通过水压对学生胸部的按压,可以增强学生的心肺功能,所以在中学进行游泳体育运动,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2 提升学生游泳技能的教学策略

2.1 增强学生在游泳学习中的心理素质

游泳与其他体育运动相比,更重视学生的心理素质,其他类型的体育运动大多都是在地面上就可以完成的,但游泳体育运动是要在水里进行的,从另一层面上来讲,游泳改变了学生熟悉的运动环境,根据人的惯性,人一旦离开舒适圈,就会产生不安全感,严重的人还会出现肌肉痉挛等生理反应,若不增强学生在游泳学习中的心理素质,在运动中如果出现肌肉痉挛等反应,就会出现学生受伤或溺水的情况。增强学生在游泳学习中的心理素质的方法有很多:音乐放松、交谈放松、注意力转移、自主练习等,在游泳体育教学中,教师经常会使用到的是自主练习和音乐放松,自主调节是让学生自己选择最舒适的方式,放空身体,再进行自我暗示,得以放松心情,提升心理素质的方法,音乐放松,是在学生做热身运动中,播放适当的音乐,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运动热情,来提高心理素质,从而提高学生在游泳运动学习中的质量。

2.2 增强学生的水感

学生在刚开始进行游泳学习时,经常会出现呛水、淹水的情况,一旦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学生就会出现恐惧的心理,严重的还会恐水。所以,水感练习在游泳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增强学生的水感,才能让学生在游泳的学习中,树立自信心,提高学生在游泳学习中的热情,为了增强学生的水感,教师可以进行呼吸练习,就是让学生将在地面上的呼吸方式运用到水中,通过水压帮助学生提高水感,教师还可以进行浮体教学,让学生站在水中,然后吸满一口气,将头埋入水中,并在水中放松身体,感受身体漂浮的感觉,在学生适应在水中漂浮的感觉后,可以让学生在水中漂浮时,用手抓住浮标进行移动漂浮,加深学生身体在水中自由漂浮的感觉,来提高学生的水感,消除学生对水下的恐惧。

2.3 重视对学生进行游泳专项练习

2.3.1 重视动力训练与精力训练相结合

动力训练在游泳教学中,是游泳教学中经常用到的训练手段,通过动力训练,可以让学生短时间提高肌肉的瞬间爆发能力,提高游泳的速度。但瞬间爆发能力的持续时间较短,往往坚持不了太长的时间,为了弥补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将动力训练与精力训练相结合,来延长爆发力的持续时间。

2.3.2 重视水上训练与陆地训练相结合

在游泳教学中,教师经常会独立进行水上训练或陆地训练,但在中学进行独立的训练时,学生经常会出现用力不同的现象,在陆地进行训练时,没有水流、水压等阻力的影响,学生在进行动作训练时,就会用力过大,在水下会受到水流、水压的影响,学生的用力就会变小,教师要准确抓住这个问题,将水上训练与陆地训练相结合,才能高效的提高学生在游泳学习上的质量和效率。

2.3.3 重视将难度动作进行分解教学

有的游泳动作比较精细,在学习时会有不小的难度,若进行完整教学,不仅会降低游泳教学的效率,学生也很难完全吸收教师教授的技术要领,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将有难度的动作,进行分解教学,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教师还可以将分解教学视频,上传到班级学习端,以便学生进行自主练习,通过分解动作进行游泳教学,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掌握程度。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游泳作为一项重要的有氧体育运动,对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教师要正确认识游泳对学生的促进作用,针对游泳教学的重点,对学生进行专项训练,教师还要全面观察好每位学生,在进行游泳学习时的状态,让教师可以及时发现学生遇到的动作问题,以便可以帮助学生及时修正,提高学生在游泳学习中的质量。

猜你喜欢

心理素质体育运动游泳
体育运动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听说你要去游泳 “妆”一下吧!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
体育运动小常识
呆呆和朵朵(13)
游泳时小腿抽筋了
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心理素质
游泳
论新闻记者的心理素质与写作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