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川省高新区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2020-01-11王琼瑶朱艳婷

科技和产业 2020年8期
关键词:高新技术高新区四川省

赵 源, 王琼瑶, 朱艳婷, 廖 倩

(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 四川省生产力促进中心, 成都 610015)

高新区作为当前经济转型的先行代表,已逐渐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1-2],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和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3-5]。经过近30年的发展,依托四川科技优势和产业基础,坚持“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使命,四川省高新区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四川省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中发挥了标志性引领作用,成为全省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随着高新区建设实践的深入,对高新区发展的分析研究也在不断跟进[6-7],特别是在当前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重要研究课题[8-9]。在此背景下,本文以四川省高新区为研究对象,对其发展现状和对策进行了探讨。

1 发展现状

1.1 数量持续增加

近年来,四川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推进高新区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和创新生态。截至2019年9月,四川省获得批复的高新区共有22家,其中国家级高新区8家,省级高新区14家,2017年及以后获得批复的高新区有12家,其中国家级高新区1家,省级高新区11家,近3年数量较之前增长了一倍多。

1.2 布局逐步优化

从四川省五大经济区分布情况看,成都平原经济区有14个高新区,川南经济区有5个高新区,川东北经济区有2个高新区,攀西经济区有1个高新区,仅川西北生态经济区还未有高新区。从市(州)分布情况看,拥有高新区的市(州)数量达到14个,占全省市(州)总数的66.67%;在全省7个创建经济副中心的城市中,已有6个城市建有高新区,且其中有4个城市建有国家高新区。

1.3 管理日益加强

四川省高新区在管理体制上均属于政府委托管理(派出机构)型,其行政级别主要包括副厅级、正处级、副处级和科级四种类型。国家高新区的行政级别相对较高,除成都高新区和绵阳高新区均为副厅级外,其它国家高新区均为正处级,省级高新区则分别是6个正处级、1个副处级、7个科级。根据所承担的工作职能,各高新区都设置了为数不等的内设机构。全省高新区编制人员数共计2 150人,其中国家高新区1 462人,省级高新区688人。

1.4 发展成效显著

高新区建成面积仅占四川省土地面积的0.09%,却创造了超过全省50%的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和60%的进出口额,在支撑全省经济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日趋显著。2018年,全省高新区地区生产总值达4 527.42亿元,占全省GDP的比例达11.13%,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达1 479.55亿元,有13家高新区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高于10%,实现了质量和效益的同步提升。在全省22家高新区中,有10家高新区地区生产总值占所在市(州)GDP比重超过3%,4家超过10%,2家超过15%。目前,全省有1家高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超过4 000亿元,1家超过900亿元,6家超过200亿元,有12家高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增速在13%以上,成为支撑所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1.5 结构逐步优化

四川省高新区围绕构建“5+1”现代产业体系要求,不断壮大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传统优势产业,同时积极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推动全省产业结构优化和发展动力转换。2018年,全省高新区聚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 786家,占全省的19.61%;科技型中小企业2 536家,占全省的38.07%;高新技术企业2 239家,占全省的51.71%;上市企业达到1 717家,全年新注册企业35 805家。2018年,全省高新区当年单位土地面积产出强度平均为3 494.42万元/公顷,当年亩均税收平均为128.75万元/公顷。全省高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平均为0.47吨标煤,低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

1.6 创新能力提升

2018年,全省高新区企业R&D经费支出达346.94亿元,占高新区营业收入比重为2.11%。全省高新区从业人员中本科及以上学历达27.46%,其中711人入选国家和省“千人计划”, 43人入选国家和省“万人计划”。全省高新区聚集了省级及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等研发机构705个,省级及以上生产力促进中心、技术转移示范机构、检验检测机构等创新服务机构206个,省级及以上产业技术研究院、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产学研用合作创新组织151个。全省经备案的国、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超过三分之一分布在高新区内,实现了国家高新区国家级孵化器全覆盖、省级高新区省级孵化器全覆盖。高新区的创新环境与氛围持续优化,在全省率先形成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

1.7 深化改革创新

四川省高新区始终站在深化改革和政策创新的前沿,在科技和经济结合、科技和金融融合、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人才吸引和培育等方面开展了全方位的改革探索。各高新区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开展个性化政策制定,相继出台人才、金融、产业、招商引资、知识产权、产学研合作、创新创业等优惠措施,全面推行“政务公开”,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完善政策供给体系,已经成为企业投资的首选地。此外,随着“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的加快推进,高新区在注重传统“引进来”的同时也不断加强与省内外地区的交流合作,积极推动高新区和区内企业与外界的联系交往。

2 存在问题

2.1 创新能力有待增强

研发投入不够。四川省高新区企业R&D经费支出占高新区营业收入比重整体水平还有待提高;其中国家高新区的平均值为2.42%,省级高新区的平均值为1.38%,两者差距也十分明显。

高端人才不足。四川省高新区从业人员中高层次人才仅占0.22%,且分布极不均衡,将近95%的高层次人才集中在成都高新区,高层次人才的不足对绝大多数高新区在推进产业创新发展上造成了很大的制约。

创新机构不均。国家高新区拥有的省级及以上各类研发机构、双创载体、创新服务机构、产学研用合作技术创新组织占到了全省高新区总量的70%以上,而省级高新区的创新机构数量有限,在资源聚集上处于明显劣势,创新能力普遍不强,对于地方产业发展和经济社会的支撑作用有限。

2.2 发展质量有待改善

产业结构需转型升级。四川省超过80%的高新区的高新技术营业收入占高新区营业收入的比重低于50%,传统产业比重仍然偏大,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尚需扩大。全省高新区的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累计不足1 500亿元,其中规模以上科技服务业营业收入仅占24.80%,除成都高新区以外,其它高新区的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和规模以上科技服务业营业收入上都未超过百亿,发展基础比较薄弱。

支撑引领作用不显著。在四川省22个高新区中,仅有7个高新区的地区生产总值占其所在市(州)GDP的比重超过10%。目前仅成都高新区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其它高新区特别是省级高新区在发展水平上多数仍处于“粗放增长、要素驱动”的阶段,主导产业重叠、项目规模偏小、特色不突出的问题还不同程度的存在,呈现“有高峰、没高原”情况,区域辐射带动能力不足,对地方经济的引领作用不够。

高水平科技企业不足。除了成都高新区和绵阳高新区,其余高新区的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均不足百家,远不足以满足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的迫切需求,企业作为创新发展的主体地位还没有充分确立,产业高端集聚发展态势尚未真正形成。

2.3 开放水平有待加大

国际创新成果不多。在四川省高新区中,只有1家高新区的国际专利数突破千件、2家高新区突破10件,有50%的高新区没有企业在境外注册过商标,只有3家高新区的境外注册商标数超过了百件,国际竞争力和产品影响力偏弱。

国际人才数量不足。海外留学归国人员和外籍常驻人员总量仅占四川省高新区从业人员总数的0.43%,国际化人才的发展环境尚未成型,难以形成对国际高端人才的吸引力。

对外开放规模不大。高新区在“走出去”的模式上较为单一,开展园区共建、产业输出等有效途径不多,进出口规模都不大,除成都高新区和绵阳高新区外,其余国家高新区进出口总额均不超过45亿元,省级高新区相比国家高新区更低,对外开放潜能尚待深度挖掘。

2.4 可持续能力有待提高

产出效益尚需提高。四川省高新区单位土地面积的产出强度平均为3 494.42万元/公顷,但与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的高新区相比还存在着较大差距。同时,不同高新区间的差异也非常悬殊,在国家高新区中,单位土地面积的产出强度最高的高新区是最低的高新区的4倍多;在省级高新区中,这一指标更是达到10倍以上。高新区的土地利用潜力尚需深入挖掘,以进一步提高土地产出效率和土地利用集约度。

节能减排仍需推进。全省高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平均值为0.47吨标煤/万元,同比减少7.86%,保持了稳中有降的态势,但各高新区之间的差异较大,综合能耗最高的高新区是最低的高新区的22.4倍,减排降耗工作仍需加强。

创新活力亟待加强。在当前经济新常态下,高新区的新增企业增长速度放缓,2018年,全省50%的高新区同比增长不到15%,甚至有三家高新区还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负增长。

3 对策建议

3.1 加强政策引导、优化发展格局

加强统筹协调。按照“一干多支、五区协同”的发展战略,在严格遵照国家和省关于高新区设立审批有关规定的前提下,选择一批基础好、规模大、区位优势明显、主导产业明确的开发区进行重点培育,实现高新区在大部分市(州)的布局,进一步壮大省级高新区队伍,形成全省高新区均衡发展的格局,同时积极推动条件成熟的省级高新区升级成为国家高新区。

实施分类指导。四川省各高新区的发展水平和所处阶段差异较大,需要实施分类指导,构建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推动成都高新区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影响力的创新先行区,绵阳、德阳高新区聚集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产业集群,川南、川东北、攀西地区的高新区以“点”的突破带动面上发展。在全省五大经济区形成以国家高新区为中心,向省级高新区带动辐射的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域,促进产业由低端向高端梯次发展。

强化考核评估。认真落实《四川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园)区评价暂行办法》,建立健全高新区争先创优机制,充分发挥评价工作对高新区发展的导向功能,通过“以评促建”,引导高新区确立科学的发展思路和目标,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引领区域转型升级[10]。

3.2 推进创新驱动、提升发展质量

努力聚集高端人才。高新区应根据自身需求实际,积极对接“天府万人计划”、“创新型企业家培养计划”、“高技能人才培养计划”等国省级重大人才计划,积极引进和培养一批高新技术领域的科技人才、领军人才和技能人才,将高新区打造成为人才特区。

着力创新主体培育。围绕高新区重点发展领域,大力培育创新型企业群体,从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对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企业给予重点扶持,推动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的科技企业培育梯队,不断增强高新区的创新支撑引领作用[11]。

加快创新平台建设。围绕产业发展需求,推动国、省级重点实验室、重大科学装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在高新区落地,加强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3.3 完善管理体系、优化发展环境

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大各级财政对高新区的科技投入,推动高新区提升产业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建立金融服务平台,拓宽高新区融资渠道,建立和完善风险投资机制;鼓励高新区发起设立创新发展基金,加大对种子期、初创期企业的投入;支持在高新区内设立科技支行和保险公司,完善股权、债权、产权相结合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完善科技孵化培育体系。发挥政府引导作用,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科技孵化载体的建设和运营,打造“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的科技孵化全链条,加强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力度,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完善园区配套支撑体系。加快各高新区内道路、交通、供水、供电、通讯、环保等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环境保护,推进产城融合和生态园区建设。

完善区域开放创新体系。加强交流合作,推动建立高新区协调联动机制[12],支持省内高新区之间开展不同形式的交流协作,同时大力推进四川省高新区与全球创新高地建立战略合作,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探索共建跨境经济合作园、海外科技园等海外园区,形成互促并进、互利共赢的发展模式,构建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

猜你喜欢

高新技术高新区四川省
速读四川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
聊城高新区多措并举保障贫困户“居住无忧”
发展前景广阔的淮安高新技术开发区
遂宁高新区
高新技术在跨境并购中的价值评估
贵州省2019年高新技术企业增长40%
全省前三季度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1.6%
四川省 多举措增强2500万 农民工获得感
高新区:全国“双创”示范生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