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母草有效成分及在畜牧中的应用研究
2020-01-11罗亚丽
罗亚丽
(甘肃省康乐县农业农村局,731500)
益母草为唇形科益母草属植物,为常用传统中药材,在我国有着悠久的使用历史。 益母草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其全草皆可作药使用,具有活血化瘀、利水消肿、止痛安胎的药用作用,另外对子宫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兴奋子宫加速子宫的收缩,促进排瘀等作用。 在兽医临床上主要用于母畜生产前后的腹部疼痛,生产后的胎衣不下及相关炎症(产道炎、乳房炎)的预防及治疗,同时可以增加畜牧产后乳汁的分泌,鉴于益母草的多种药用功效,益母草在畜牧养殖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1 益母草的有效成分
1.1 生物碱类 生物碱类化合物为为益母草的重要活性成分,关于生物碱类化合物的研究也比较多。 益母草中主要的生物碱为水苏碱和益母草碱,其中水苏碱含量为0.59%-1.72%,益母草碱含量为0.02%-0.12%,《中国药典》2015 版明确的对益母草药材中盐酸益母草碱规定,含量不得低于0.050%。 生物碱类化合物可以收缩子宫,改善循环系统。 张恩户等[1]人采用益母草浸出物对胃受孕的大鼠子宫进行实验,结果表明益母草浸出物可以增强未孕大鼠的子宫张力及子宫的活动力。
1.2 二萜类 益母草中丰富的二萜类化合物同样为研究热点,为益母草中分布最多的化合物之一,目前经过分离共得到83 余种化合物,化合物结构特点为螺环型、内酯环型及呋喃环型,二萜类化合物具有血液抗凝作用。
1.3 其他类 生物碱类与二萜类化合物为益母草两大活性成分,除了这两大类活性成分益母草中还含有环烯醚萜苷类、黄酮类、环肽类、三萜类、挥发油及微量元素,丰富的化学成分赋予益母草多种作用功效,目前科学文献报道比较多的作用功效有双向调节子宫、 保护心血管系统、改善血液流变学、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度、抗炎镇痛等多种功效作用[2]。
2 兽医临床应用
2.1 母猪胎衣不下 随着畜牧养殖规模的扩大,畜牧养殖厂越来越密集,很多养殖场缺乏科学的饲养方式,养殖母猪在怀孕期间活动量比较小,加上母猪营养不良,导致在生产过程中子宫收缩无力,出现胎衣不下的生产困难。 费小龙[3]在益母草防治母猪疾病的应用中提出采用100g 的益母草,加2kg 水进行煎服,将药液煎至500g 顿服,服用一剂药即可见效,有助于顺利生产。 采用益母草作为主药,与其他中药搭配服用对于生产中胎衣不下有重要的作用,具体组方为益母草30g,蒲公英 30g,添加黄芪、党参各 20g,当归、川芎、牛膝、枳壳各15g,甘草10g,采用水进行煎服,每日一剂,连用3 剂即可。
2.2 调节母猪产后泌乳 母猪的规模化养殖过程中,由于养殖人员缺乏专业性,牲畜饲料缺少科学营养搭配,导致母猪营养缺乏,母猪在生产之后会出现乳汁不足的情况,如果生产仔猪数量较多,由于供乳不足可能会导致部分饿死。 针对母猪泌乳不足这一现象,在猪饲料中添加益母草的方法进行改善,将益母草粉碎后添加到猪饲料中,连续喂食一周泌乳明显增加。
2.3 母猪乳房炎及产后恢复 母猪一般生产仔猪数量比较多,仔猪对母猪乳房的吮吸频率比较高,导致母猪乳房出现糜烂肿大等状况,这种症状会引起剧烈疼痛,疼痛状态下母猪会趴卧拒绝仔猪吮吸乳房,持续周期比较长,严重影响仔猪对乳汁的摄入。 针对乳房炎损伤状况刘大蓉[4]采用益母草与白头翁搭配使用,粉碎后与猪饲料掺拌一起喂食,每日喂食2 次,每次喂食30g(益母草与白头翁各15g),喂食周期10天,可以有效的防治乳房炎的发生,促进产后恢复。
2.4 其他 益母草对于母猪身体出现的跌打损伤、 淤血及肿胀等症状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益母草可以抗炎镇痛,活血化瘀缓解身体的不适,可以选取选用新鲜的益母草捣碎后涂抹于受伤处,每日更换药草三次,联用三天变可恢复。 同时益母草可以改善肾功能,对于具有肾炎水肿的母猪可以采用益母草煮水,给母猪喂食益母草水,连续一周症状可改善。
3 展望
益母草在畜牧养殖中的应用报道案例逐渐增多,同样在实践中也取得了可观的效果,随着进一步的研究深入,益母草在兽医行业会有更广泛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