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兽医治疗禽霍乱

2020-01-11王艳芳

中兽医学杂志 2020年1期
关键词:灰白色穿心莲茵陈

王艳芳

(甘肃省陇西县云田镇畜牧兽医站,748100)

禽霍乱又称出血性败血症。 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传染病。 鸡、鹅、鸭及鸟类均可感染。常为数发性或地方流行性。 当剖杀病、死禽,或病禽排泄物排出体外,污染了饲料、饮水、用具和场地时就可引起本病传播。 饲养管理不善、长途运输、天气突变、阴雨潮湿等因素,均能促进本病的发生与流行。 笔者就多年基层工作经验,对该病的中医疗法做一介绍,供大家参考。

1 主症与诊断

健康禽感染后,潜伏期为4~9日。 有些禽群在引进病禽48 小时后,即有暴发的。 临床表现三种病型。

1.1 最急性型

病禽一般无前驱症状,常见夜间一切正常,吃得很饱,次日早晨发现患禽死在笼里。 有时见母禽产出蛋后,立即就死亡;有时见母禽突然不安,倒地后双翼扑动几次,迅速死亡。 特别是体肥及产蛋好的母禽最先发病死亡,这种情形常见于流行初期。

1.2 急性型

病禽精神沉郁缩颈闭目,头隐伏羽下,羽毛松乱。体温升高至43~44℃。 不愿行动,离群独居,或在笼内呆立一角。 腹泻初期,类便呈灰黄色,后为污绿色。 呼吸困难,鼻有分泌物,最后衰竭、昏迷死亡。 病程半日至3日。

1.3 慢性型

呈进行性消瘦,贫血,多有慢性肺炎慢性胃肠炎。 有的肉毒肿大,也有关节肿胀和化脓而呈现跛行的。 病程可能拖到1 个月才死亡。

2 病理剖检

最急性型见不到明显变化,或只见心冠脂肪仅有少量出血点。 肝有少数灰白色坏死灶。 急性型富有特征性变化,首先见到腹膜、皮下组织、肠系膜脂肪、心冠沟脂肪等处,有出血点或出血班。其次是肠道粘膜有重度的卡他性或出血性炎症,尤以十二指肠为甚。 肝稍肿大,表面有灰白色、针尖大、边缘不齐和数量不等的坏死点。

慢性型的病变随症状表现各异,肿胀部有干酪样物,腹腔可能有卵黄破裂后所形成的干酪样物。

3 治疗

3.1 藿香 10g,乳香 10g,木香 6g,穿心莲 10g,苍术 10g,大黄 10g,红藤 6g,败酱草 10g,茵陈 10g,板蓝根10g。 研为细末。 拌料喂服。 每只每日用1~2g,连服 3日。

3.2 紫花地丁 30g,丹参 25g,薄荷 15g,藿香 30g,白芷 15g。 研为细末。 每只每日 1.5~2.5g,水调成丸喂服。 每日 2 次,连服 3日。

3.3 穿心莲60g,蒲公英60g,血见愁60g,车前草50g。 水煎或为末。 饮服或喂服。 以上为 100 只鸡使用量。

3.4 穿心莲、血见愁各3g。 水煎或为末。 拌面粉内,捻成小丸。 1日分 2 次眼完。

3.5 苍术 10g,知母 15g,甘草 6g,连翘 10g,黄芩10g,石膏(先煎)30g。水煎或为末。饮用或喂服。以上为100 只鸡使用量。

3.6 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各 80g,生地50g,车前子、茵陈、大黄、茯苓、白术、泽泻各 60g,生姜、半夏、桂枝、白芥子各50g。 用于治疗慢性禽霍乱。

3.7 穿心莲 90g、鸡内金 8g、甘草 2g,为细末,雏鸡、雏鸭每只每次0.5~0.8g;成鸡、成鸭每只每次1~1.5g;鹅每只每次 2~3g,灌服或混饲。

3.8 六月雪 0.7g、榄核莲 0.4g、田基黄 0.8g、救必应0.2g、岗梅0.7g,煎汤去渣,令其自饮。功能清热解毒,主治鸽霍乱。

3.9 黄芩 100g、黄柏 100g、黄连 100g、大黄 50g、甘草50g、鲜大薊400g,按每羽鸡每天1g 给药,水煎,供鸡群自饮,连用3天。

3.10 金荞麦、艾叶、肉豆蔻、麦芽、木香、神曲、黄连为末,在鸡的饲料中添加2%~4%。 功能清热解毒,燥湿止痛,健脾消食。

3.11 茵陈 50g、大青叶 50g、苦参 40g、白芍 20g、大黄 10g,前 3 味药煎汤 1000ml,后 2 味药为末,冲调,小鸭每次 1ml,连服 3天。

4 小结

禽霍乱比鸡瘟还厉害,其传染也比鸡瘟快,快的一天一宿,慢的也不过五六天就能死亡,其死亡率为90%~95%。 除鸡以外,鹅、鸭、鸽也能得此病。 患禽得病后不吃食,离群,羽毛倒立,两翅膀耷拉着。嗉囊胀满,内中有气。冠子和眼圈变成紫红色。 屎呈灰白色粥状,病热严重时变成黄绿色的黏液屎,气味极臭,糊在肛门旁边。 预防该病主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死鸡不可乱扔,不可吃,宜深埋或烧掉;二是在禽未生病以前,如果注射抗霍乱血清,可以预防传染,得病的禽,注射血清也能治好。

猜你喜欢

灰白色穿心莲茵陈
高颜值复古扬声器设计
不负春天
湿热黄疸有茵陈
地平线
穿心莲饮片的特征图谱及主要内酯成分的含量测定*
夏季防病善用穿心莲
穿心莲内酯滴丸
二月茵陈最为鲜
绵茵陈养肝祛湿
不惧遥远的勇敢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