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传染性脓疱病的临床诊断与中医防治方法
2020-01-11王晓玲
王晓玲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巉口镇畜牧兽医站,743022)
羊传染性脓疱病主要是由羊传染性脓疱病引起的一种传染病,除了羊群,其他的像鹿、牛等动物,也有可能会感染此疾病,另外,人类也极有可能会受到羊传染性脓疱病的危害,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属于国家二类动物疫病。 所以,当前很多的养殖户都十分的重视对该疾病的预防和诊治。
1 临床诊断方法
羊类一旦感染羊传染性脓疱病,其口唇部还有其他皮肤黏膜会有丘疹、脓疱、溃疡出现,会影响羊的正常采食。 该疾病的潜伏期一般在3-8天左右,一开始多数的羊仅仅是在唇部出现丘疹、溃疡等,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的向唇部四周扩散蔓延,极少数的病例是从眼周的位置开始发病,严重的病例可能齿龈、腭、舌等口腔部位都会出现病变。
正常情况下,患病初期的羊仅仅是在口角、唇部或是鼻部会出现一些小的红色斑点,其分散也比较的均匀,所以养殖户一开始也可能不会发现,若不及时采取医治措施,病情则会迅速的加重,红色的斑点可能会变成结节,然后转化成脓包、水泡等。 后期若是疱疹破裂,可能会变成黄色的硬痂,症状轻同时获得及时的救治的,可能会随着硬痂的脱落,病情得到暂缓,若是严重的话,可能病程会延长,继发性的脓包和水疱会持续的扩散蔓延,也极有可能出现皲裂或局部出血的情况,严重影响羊的进食和活动,最终可能导致其死亡。
一般来说,诊断该疾病是通过检查羊只的唇部、口角、鼻镜等部位是否有红色的斑点或是脓疱、水疱等,以此作为依据,判断是否存在感染羊传染性脓疱病的可能性。另外,3-6 个月龄羊是改疾病的易患群体,所以在进行临床诊断的时候,要重点检查该年龄段的羊群[1]。
除了上述的鉴别诊断方式,还可以采用实验室诊断的方法,可以取患病羊唇部的结痂皮作为研究资料,对其进行简单的处理之后,进行单项琼脂扩散实验还有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实验,实验的结果若是显示为阳性,就能够进行确诊。
2 中医防治方法
首先,羊一旦确诊羊传染性脓疱病,需要及时的进行隔离,然后再进行治疗。 具体的治疗过程中可以用浓度为0.1%的高锰酸钾溶液去清理患病羊的患处,清理完毕之后,可以将豆酱和水进行混合,外敷患病处,并且持续使用5-7天,同时配合中药汤剂。 具体的处方组成为: 生地、丹皮、金银花、连翘各 9g,栀子、黄柏、黄芩各 10g,黄连3g,用水煎服,然后去除药渣,让患病羊每天服用一剂,连续服用三天。 除了这一种治疗方式,还可以将煅石膏、黄连、桔梗、儿茶各3g,黄柏6g、青黛5g、薄荷5g 混合到一起,研末,然后使用布袋包装,将其放置到温水中,浸湿之后再放到病羊的口中,连续使用三天[2]。 还有一种方式可以用冰片 10g、花椒 10g,炒焦青盐、香豆各 50g,马勃100g 和五灵脂200g,研末并且使用蜂蜜进行调制成浆糊状,然后敷到患病羊的患处,连续服用一周观察效果。
除了上述的这些治疗方法之外,还应该做好预防措施,精心喂养,喂养营养丰富的饲料和干净的水源,提高羊群的免疫力。 要做好羊圈的消毒和杀菌工作,定期进行杀菌和消毒。 并且要做好羊群的免疫工作,定期注射疫苗,提高抗病能力和免疫力。 保持羊圈的干净整洁,做好通风工作,避免细菌和病毒的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