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班主任工作与教学的有效结合研究
——以小学科学教学为例

2020-01-11

中文信息 2020年12期
关键词:磁铁科学班主任

(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鲁村镇中心小学,山东 淄博 256104)

小学班主任的管理及教学策略同时需要进行合理化、科学化、人性化的改善,以达到小学教育改革的要求,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学生。接下来,将重点介绍几种以小学科学教学为例,班主任工作与教学有效结合措施,以便于日后小学班主任能够更好地管理班级,推动学生的终身发展以及小学科学教育水平的发展。

一、注重因材施教的培养理念

小学阶段的学生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无论是在喜好上还是在长短处上,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一面。班主任在管理的时候不应当一味地要求所有学生都朝着一个方向发展,或是强迫学生发展自己不擅长的事物;班主任要做的就是合理的鼓励学生,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来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在自己的长处上得到合理的发展。这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将会起到很重要的影响,班主任应当对此更加重视[1]。

以小学科学教学为例,针对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班主任首先可以对其进行一对一的交流,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主要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深入的了解,包括学生自身对于近期科学学习内容的看法以及学习态度、学习目标等,这是班主任贯彻因材施教理念的重要基础。其次,班主任再通过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总结学生在学习科学上存在的问题以及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并就这些问题以及原因告诉学生解决和调整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在科学学习上的缺陷是可以通过正确的途径弥补的,让学生能够拥有提高学习的动力。除此之外,班主任还可以了解一下学生课余对于科学的哪些方面比较有兴趣,并且鼓励学生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自身的长处,取长补短。这样一来,对于学生的多样化、个性化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注重因材施教的培养是小学班主任工作与教学结合的重要要求,班主任必须对此更加重视。

二、培养学生对于科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尤其是对于正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兴趣对于其学习来说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动力来源。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必须充分了解学生,善于抓住学生感兴趣的点,以此来向学生展示科学实践的魅力,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科学兴趣的目的。

以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当中“迎接蚕宝宝的到来”“蚕长大了”“蚕变了新模样”以及“茧中钻出了蚕蛾”和“蚕的一生”为例,这几课的教学内容实际上是练习在一起的,主要教学目标就是观察“蚕”的生长过程。对于正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对于养“宠物”的兴趣是非常浓厚的,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来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教师可以告诉学生:有一种生物需要同学们去照顾,同学们感兴趣吗?以此来吸引学生的关注,进而引出本课的教学关键“蚕”。布置学生亲自动手养蚕,并且通过养蚕的过程来学习蚕的生活习性,真正了解蚕的一生,完成这几课的学习目标。这样一来,学生对于这节课的兴趣就会得到大幅提升,从而提升了班主任工作与教学的有效结合。

三、创建适当的教学情境

良好的教学情境对于学生学习的影响是终生的,尤其是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这方面更是格外重要。班主任通过创建合理有效的教学情境有助于让学生真正融入科学文化的氛围中。创建合理有效的教学情境需要班主任充分了解学生,结合学生的特点,为学生提供足够多的机会,让学生真正加入课程中,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目的。

以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磁铁“磁力大小会变化吗”一课为例,班主任在讲授这一课内容时,首先,可以向学生事先设立一些问题,以此来为学生学习这节课内容创建问题式教学情境,问题可以设为:“磁力大小会随着磁铁的大小发生变化吗?”“磁力的大小与磁铁之间的距离有关系吗?”等等。其次,再引导学生对磁铁进行试验:让学生先将大小不同的两对磁铁,分别放置在同一位置进行实验,而后记录较大一组磁铁以及较小一组磁铁的位置变化情况。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改变两块磁铁之间的距离,并记录随着距离的增加磁铁磁力的变化情况。最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实验的观察与总结,解决课前提出的问题。在此过程中,学生在班主任营造的问题情境中有效地锻炼了实际操作能力,获取了知识[2]。由此可见,创建适当的教学情境对于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四、培养学生观察与操作意识

“意识指导实践”,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观察与操作意识对于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有着重要的帮助。班主任在进行小学科学的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观察意识与观察能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能够更好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重视培养学生的主动操作意识,不断鼓励、引导学生去挖掘科学的真相、探究科学的原理。

以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声音一单元中“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为例,班主任在讲解这一课内容时,首先,可以利用课前时间上网搜集一些声音,类似于水滴声、鞭炮声、海浪声等等。其次,在上课时利用多媒体将事先收集来的声音音频进行播放,并且针对这些音频提出问题“这些声音是如何产生的?”,以此来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声音。最后,班主任可以指导学生通过利用课前准备的橡皮筋以及尺子等工具来进行试验。学生在这一动手操作过程中可以准备的发现声音产生的规律,而班主任则可以把握时间为学生总结声音产生的原理,以此来加深学生的实践印象,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这一课内容。

综上所述,班主任工作与教学有效结合是小学班主任管理班级、管理学生,展开教学的必然要求。班主任只有将这一做法落实到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才能真正实现小学教育的目标。上述的各种做法对于班主任实现工作与教学有效结合的重要途径,广大小学班主任可以通过这些方面来提升班主任的科学教学及班级管理水平。

猜你喜欢

磁铁科学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夸夸我的班主任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班主任
科学拔牙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
衰落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