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初中音乐教学中开展审美教育的思考

2020-01-11

中文信息 2020年12期
关键词:美育音乐课程

(辽宁省朝阳市第五中学,辽宁 朝阳 122000)

在初中音乐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讲解音乐知识的基础上,需要有目的地提升学生的音乐技能,开展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在实际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音乐课程教学内容,全面优化课程教学氛围、学生感知、教育教学手段,逐渐加深审美教育层次,让学生感受音乐艺术美感,体悟音乐内涵与情感,尝试赏析音乐,逐渐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让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水平,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1]。

一、初中音乐教育中融入审美教育的必要价值

结合目前初中音乐教育教学情况分析,可以发现,目前音乐课程教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为。

第一,课堂教学方式单一,缺乏灵活性;在课堂中,教师一味地讲解音乐知识,搭配音乐录音聆听环节,目的在于让学生更多地掌握音乐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内涵。但是这种教学活动导致学生在课堂中的自主空间不足,难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无法让学生深切感受音乐情感,长此以往,班级学生逐渐失去音乐学习兴趣[2]。

第二,缺乏明确的音乐教学目标。在初中教育体系中,一些音乐教师缺乏对音乐学科的正确认知,往往是为了教学而教学,缺乏具体、明确的音乐教学目的,无法发挥出音乐的美育教育功能,学生无法体会到音乐中的艺术美感。

结合这些情况,可以发现,初中音乐教学正处于“低效”的发展阶段,为了提高音乐教学的有效性,推动音乐课程教学改革,教师引入审美教育,以审美教育丰富音乐教学过程,创新教学方法,明确教学目的,深入发掘音乐中的审美教育资源,强化初中音乐教学的意义,让学生能够通过音乐学习感受音乐美感、热爱音乐,最终形成良好的审美素养。

二、初中音乐教育中融入审美教育的具体方法

1.营造优雅音乐氛围,陶冶学生艺术审美情操

要想在初中音乐教学中融入审美教育,建议教师要营造优雅、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放松身心,避免学生产生无聊、枯燥的心理,为学生之后融入音乐审美情境做好准备。教师可以结合音乐课程内容,在课程开始时播放导入音乐,以轻柔、优美、舒缓的音乐帮助学生放松身心,营造一个充满音乐美感的课堂空间,初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发学生的音乐审美意识。

结合初中音乐教材中的“渴望春天”,教师可以根据本节课的歌曲内涵,结合歌曲中“春天万物复苏,所有事物都充满了生命力,表达对春天的渴望”的内涵,在教师中摆放一些鲜花与绿植,同时播放这首歌曲,以欢快、鲜明的音乐刺激学生的听觉感知,以美丽的花朵刺激学生的视觉感知,以清新的空气刺激学生的嗅觉感知,让学生沉浸于这种“对春天的渴望与感知”中,从而初步对本首音乐形成感性理解,为之后开展更深层次的审美教育奠定基础。

2.关注学生音乐感知,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爱好

要想在初中音乐教学中融入审美教育,建议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主”基本原则,重点关注学生在音乐课堂中的主体感受,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乐于欣赏音乐、主动感受音乐,以此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爱好,让学生在音乐审美活动中强化审美感知,实现审美教育目标。

结合上述提到的“渴望春天”歌曲教学内容,教师可以深入分析本首歌曲的歌词、旋律与歌声表达,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音乐我说接龙游戏”,就是让学生从节拍、旋律、歌曲节奏、歌词含义、情感表达、乐器使用等方面说出自己的见解,若“龙”在哪名学生处“断开”,则由这名学生给大家唱一段这首歌曲,以此激发班级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学生的愉快的氛围中游戏,通过游戏环节深入思考音乐,感受音乐的内涵、情感表达与节奏旋律,不断强化学生的音乐审美感知,实现音乐审美教育。

3.借助现代教育手段,强化学生音乐审美体验

要想在初中音乐教学中融入审美教育,建议教师借助现代教育手段,构建真实的音乐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沉浸于这种音乐情境中,形成更加真实、直观的审美体验,进一步强化学生音乐感悟,陶冶学生的情操,实现音乐审美教育目标。

在初中音乐教材的“春江花月夜”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分析本首歌曲内涵,知道歌曲演奏乐器为管弦乐器,结合“旋律流畅婉转,格调古朴典雅、生动秀美”的歌曲特点,将“春天静谧的夜晚...小舟在江面荡漾...花影...摇曳...”这幅景象通过虚拟仿真视频展示出来,同时拉紧窗帘,播放“自然流水声”的背景声音,为学生构建一个真实的“春江花月夜”情境,让学生在听音乐的同时仿佛置身于这种情景中,感受自然景色的秀美,体会乐曲的婉转典雅,感知音乐中的美丽景色与艺术美感,从而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水平,实现审美教育目标。

与此同时,教师可以以优雅、柔和的声音引导学生,让学生思考“闭上眼睛,你看到了什么?”“空气中有清新的味道,这是来自什么的?是岸边野花吗?”“耳边有淙淙的流水声,是船底湖中水的缓慢流动吗?”“耳边是哪里来的音乐?与眼前的景色有何种关联呢?”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沉浸于这种情境中,切实体会乐曲中的魅力景色,感受古典音乐的魅力。

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音乐课程教学是初中美育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音乐课程教学活动,教师能够实现美育教育目标,达成美育育人目的,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价值观念与审美情趣,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为了更好地实现音乐课程的美育教育目标,教师结合音乐教学内容,深入发掘音乐中的美育资源,以音乐美、情感美、韵律美强化学生的音乐审美体验,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与赏析热情,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音乐审美活动中,以此锻炼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猜你喜欢

美育音乐课程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师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