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20-01-11

中文信息 2020年12期
关键词:中华图书高中语文

(山西太谷中学,山西 晋中 030800)

引言

中华文化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从古至今,无数仁人志士给人们留下了光辉而灿烂的文化瑰宝,这足以让我们为之自豪,高中语文作为高中学生的一门必修课,与中华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要想学好高中语文就要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效地渗透于其中,下面就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些策略。

一、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虽然近年来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但是完全从传统中的应试教育转变过来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学校中的教育大部分还都遵照着应试教育的方式进行着。很多教师为了让语文基础较差、语文知识积累量不大的学生提高语文成绩,直接让学生去理解课文,而很大程度上淡化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虽然这种方式提高了学生的语文成绩,但是学生的语文素养没有真正培养起来,他们也只是被当成了“应试工具”。事实上,教材中的很多内容都与中华传统文化有很大的关系,一篇文章,不是简简单单理解记忆就够了,而是要真正地找到其中的文化精髓,从而让这些优秀的文化精髓根植于学生的精神世界中。这就需要教师去引导、帮助学生深入挖掘包含于其中的中华传统文化[1]。

例如,在学习《鸿门宴》这篇课文时,单纯地理解文章的意思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该多引导学生体会故事中人物的性格特点。项羽自大傲慢,意气用事,不懂得把握时机,自以为刘邦不如自己,项伯屡次示意,项羽却不予理会而错失良机酿成大错,这也是他后来被刘邦打败的重要原因。其实历史中有很多值得学生们借鉴的地方,在深入挖掘这篇课文中的传统文化过程中,同学们可以看到古人的智慧与处事态度,并且从中学习吸收一些优秀的方面;另外,项庄“舞剑”也展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娱乐方式,在实际授课中,教师可以给学生科普一下“舞剑”这一娱乐方式,引导学生课下多查阅有关资料,课上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给大家讲解这些知识,帮助他们去了解,去欣赏中华传统文化。

二、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的授课方式

学好语文,首先得让自己成为一个“杂家”,这不仅指的是知识层面上要博览群书,阅读丰富,也指学习形式和学习渠道上的多样化。语文涉及的知识十分广泛,内容丰富多彩,这就意味着教学中不可以采取单一的形式进行授课。尤其在当今社会,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对于在校的学生而言,不可以脱离互联网和高科技,因此多媒体教学就显得格外重要。教学过程中运用视频、音频等手段不仅可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而且也能让知识更加直观地展现出来[2]。

例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播放视频的方式让学生直观深切地体会当时作者所要表达的意境。《蜀道难》中的蜀道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然而单纯靠学生的想象却无法让学生彻底理解这种险峻的地势,如果能以视频的形式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这样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欣赏诗句的同时,学生也能很好地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体会古人那种波澜壮阔的胸襟。

再例如《蒹葭》这首词,“在水一方”写的是人们追求一件事物难,“溯徊从之,道阻且长”的困境和“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的幻境与之前的追求事物之难正是人生的真实写照,人们经常会有求而不得,百般受阻,再到失落惆怅这种经历,然而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在音乐中体会着这些惆怅,仿佛置身于其中,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其中的意境,从而可以联想到自己的学业,未来的工作、爱情等。

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将中国传统文化渗透于高中语文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其中的美,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才是学习语文的真正意义所在。

三、努力给学生创造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氛围

学校应该积极呼吁社会各界给予支持和援助,努力建立与社会各界的联系,让图书阅读走进社区,走进家庭,这当然也就需要家长积极配合,多抽出一些时间来陪孩子,其实家长在空闲的时候完全可以以阅读来取代其他的活动,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孩子自然就会养成阅读的好习惯。教学中教师应该多带着学生去参观一些名胜古迹,也可以多带着学生去文化馆等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场所,尽可能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传统文化学习氛围,让传统文化伴随着学生走过整个高中学习 [2]。有关部门也要积极开展文化宣传教育活动,可以出一些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宣传海报或者图书画册之类的进行宣传,学校方面以班级为单位,每个班级设立一个“图书阅读角”,把这些图书画册放在这个“图书阅读角”供学生阅览。另外,在各方面条件都允许的情况下,学校可以主动邀请相关专家举办讲座,动员学生参加到讲座中去,在讲座中可以多设立一些互动环节,比如成语接龙游戏,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应变能力,也能帮助学生积累成语;与此同时,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地向专家提出问题,让气氛活跃起来,这样也能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讲座过后,可以让学生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收获和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从而让学生更加深刻地领会其中的精髓。

结语

总而言之,中华传统文化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在实际教学中要尽量避免传统的应试教育,努力将中国传统文化渗透于高中语文教学中去,真正培养学生的美感,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将中华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延续其生命力,使之成为世界文化中的亮点。

猜你喜欢

中华图书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图书推荐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班里有个图书角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