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组合作与导学提纲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初探

2020-01-11

中文信息 2020年12期
关键词:小组长导学组间

(山东省青岛第五中学,山东 青岛 266071)

近年来,笔者和学校数学组的全体教师基于个性化教育原则,在课堂上如何实现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探索,逐渐地形成了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组织形式,以导学提纲作为主要学习载体和课堂活动为主线的高效课堂模式,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边实践,边探索。我们的课堂模式得到我们所在区教育中心和学校领导的肯定,并在学校加以推广。在此,我们将一些探讨和作法交流一下,以期得到专家们的指点。

一、以小组合作学习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

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的变革是课堂模式变革的基础。如何将合作学习有效地运用到课堂上,把学生个体的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有机结合,是我们研究的落脚点。通过长期的实践,我们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做法。

1.科学合理地分组

小组人数:4到 6人为一个学习小组(视班额大小,若班额在 40人左右可为 6人小组;30人以下的,可为 4人小组)。各小组之间有相对的独立性和固定性。分组的原则: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以 6 人小组为例,每个小组有 2名优生,2名中等生和 2名学困生组成,保证了组内异质;同时每组成员的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思维程度等大致均衡,做到组间同质。我们的实践证明,组内异质有利于组内学生的相互合作,组间同质有利于各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

2.明确合理地分工

在小组内部进行明确的分工是合作学习的前提。例如:小组长、副组长、记录员、小组发言人等,使每个学生在小组内都有自己明确的职责,以保证每个学生在小组中充分参与活动。同时,每小组内部要有一名学习好、组织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小组长。他既是小组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又是本小组其他学生的“小导师”,协助教师做好本组同学的指导、答疑等工作。

3.合理调控小组之间的关系

小组之间既有竞争又有合作。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学习与探究的欲望,就要设法鼓励小组之间的竞争与合作。

3.1 首先要鼓励小组间的竞争:组间同质为各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提供了可靠的基础。在小组之间引入竞争机制,可采取多种途径,比如课堂积分等。可以每堂课评价,也可以阶段性地评价,同时要对优胜的小组予以适当奖励,以激发每个小组的成员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3.2 各小组间还要通力合作:有些复杂的教学任务,可以分解到各个小组,每个小组完成其中的一部分,然后在全班对各小组的情况进行汇总,得到完整的结论。这样做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也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

4.给每个学生充分的锻炼和展示机会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大胆地利用小组发言和学生讲解。许多问题,不是我们老师去讲解,而是放手给学生:不同难度的问题,交给不同程度的学生。难度大的问题,我们将它分解或转换,让学生完成一个部分或方面,然后让他们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对问题有更充分、深入的理解,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和方式表达出来。

5.科学、全面的评价方式

5.1 由过去单纯重视个人努力程度的评价方式,转变为重视个人评价与小组集体评价相结合。

5.2 将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在小组评价时,不仅有阶段性的评价,还有每节课、每天,每周都有对个人和小组的过程评价,对个人参与小组及小组内部合作学习的参与度、积极性、独创性等的过程性评价。

当然,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采用的教学模式并不局限于小组合作,而是根据不同内容和学生的不同特点采取多种形式,比如个人独立学习、结对互助学习等。

二、以导学提纲作为学生主要学习载体和课堂活动的主要线索

为了使小组合作顺利实施,我们还为学生编写了导学提纲,用导学提纲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载体。总体说来,我们的导学提纲有以下几个特点和环节。

1.环节完整,有利于全程指导学生学习

我们的导学提纲一般分为课前预习、知识回顾、课堂引入、例题、练习、拓展、总结、检测反馈和课后复习指导及作业等几个环节。这几个环节,既有学生的自主学习,更多的是注重引导小组内合作学习,因此,在导学提纲的页面上,都有适合小组合作或讨论的版面和形式。

2.有利于课堂时间的充分有效利用

我们学校在正式上课前有 2分钟铃,这段时间除了做好课前准备外,还可以提前看知识回顾、课堂引入等环节的内容,小组内这时可以做相互提问检查等工作。

3.有利于学生加强动笔落实

数学学科的计算和推理等要求学生多动笔,多落实,多练习。将例题、练习等印在导学提纲上,便于学生快速获取题目信息,迅速地书写推理或计算。

4.有利于顺利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我们的导学提纲不仅设计了适合小组合作或讨论的版面和形式,方便了小组内的同学围绕导学提纲的问题或题目进行合作探讨。在讨论或探讨完毕后进行练习时,我们老师可以在每个小组内有选择地批阅部分学生的练习,若老师不能全部批阅,可先批改每个小组的小组长的练习,然后由小组长们协助老师批改本小组其他同学的练习,充当“小导师”。

5.有利于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

导学提纲设有检测反馈环节。这个环节我们一般放在总结和课后复习及作业环节之后,大多是单独一面,可当堂批阅,也可课下批阅。

6.有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小组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是相辅相成的。我们的导学提纲也重视对学生课下学习的指导。在课下,导学提纲除了指导学生完成一定的作业之外,还对学生课后的复习、拓展及下节课的预习等进行一定的指导。这对于自主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具体特别重要的意义。

结语

我们探究和实践的过程中,不仅对于加强我们的集备工作和提升整个教研组的教学研究工作起到了推动作用,对我们学校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均有明显提升。

同时,我们也应该清晰地看到,我们所探索的,是一条别人不曾走过的新路,在我们实施的过程中,肯定会有不足和缺点,也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指导和帮助,使我们的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猜你喜欢

小组长导学组间
分餐小组长
数据组间平均数、方差关系的探究
更 正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metallogenic regularities and the exploration of graphite deposits in China
小组长的烦恼
“阉割课堂”,本不是“学案导学”的错
Numerical Solution of Fractional Fredholm-Volterra Integro-Differential Equations by Means of Generalized Hat Functions Meth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