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进行历史教学

2020-01-11

中文信息 2020年12期
关键词:高中历史高中生价值观

(沈阳矿务局中学,辽宁 沈阳 110000)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高中历史课教学的意义

当今世界国内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对高中生的价值观形成和培育有着严峻的考验。世界全球化速度加快,价值观多元化发展,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教师的责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中历史学科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在高中教学中,教师应挖掘历史教材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将价值观融入课堂教学中,慢慢渗透,日积月累,尽努力培养现代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新人。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历史学科是人文学科的基础,高中生学好历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历史科独有的价值,既是课程标准的规定,也是帮助学生树立健全人格,培养历史使命感的重要途径,即是培养新一代社会主义接班人的现实需要,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既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内在所需,也有利于树立高中生正确的三观。历史教育是一座蕴藏丰富的宝藏,教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对历史知识活学活用。

二、当前高中历史价值观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本身的问题

高中生的年龄正处于心理与生理都成熟的阶段,同时有高考的压力。在应试教育下,高中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还只局限于标语板报等,在实践中并没有得到内化,高中生不理解内在含义,无法形成自己的价值观,不理解内在的含义,自身行为也没有进行改变。另外,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概念都不太清楚,更别谈如何理解,掌握其内涵。现阶段高中生家长们普遍最关心的还是孩子的升学问题,学生也只关心自己的分数,历史作为非主科地位可想而知,价值观的形成需要一个系统的教授,学生重视程度不够,自然无法形成价值观。

2.教师方面的问题

面对新的历史时期和新一轮历史课程改革的形势,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和国家赋予历史教师的光荣使命,很多学校的新教师都经过正规的教师培训,开始工作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授都有许多自己的想法,然而理想和现实是存在严重差距的。热情最后也在工作中逐渐消磨,工作岗位上的繁忙使自己被动的应对应试教育,无法再在教授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发挥作用。

而经验丰富的资深教师虽然也会考虑在教学活动中加入传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但是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也很难坚持自己的初心。加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念兴起不久,很多教师并不能真正理解其内在含义。同时,由于价值观教育在教学中不被受到重视,教师也不愿意花费更多时间精力来解决这些问题。还是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历史知识的学习认知上,高考指挥棒在其中发挥着作用。

3.学校方面的问题

在当前形势下,很多学校并没有明确高中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没有对应试下的学生进行这方面的合理规划和引导。他们为了单一的追求升学率,坚持成绩至上原则,把工作重心都放在了宣传优秀校友等方面,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并没有提上日程,学校单方面认为,宣传优秀校友可以引领学生思想,可以影响学生努力学习。而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只是浮于表面,重视不足,忽视学生的实际水平,导致学生反感,甚至抵触。很多重点高中师资力量雄厚,生源充足,却更重视应试教育,忽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其他高中学校师资流失,更无法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

三、高中历史教学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方法

1.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

价值观教育是一个慢慢渗透的过程,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很多教师水平不高,在历史讲授过程中因为不能用历史教学跟学生说教,也不能忽视教学任务,所以有时会把有趣的历史课讲的枯燥,呆板毫无生气而言,价值观的渗透更是无从谈起。有些历史教师运用填鸭式教学,而不是研究把课讲得好,渗透的方法和手段必须贴近历史教育的规律,如果脱离历史教学,这种教育也背离了轨道。历史教师在教授历史中要贴近价值观教育,要研究教材,善于寻找历史课本上所蕴含的价值观因素,要根据实际情况,不能生拉硬拽,更不能无中生有的编排。同时,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不能用深奥难懂的用词,要由浅致深,善于运用历史教材中的经典文章,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加深对价值观的认识和理解。

2.利用历史人物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融入历史教学中

我们历史教材中对历史人物的描述主要是贯穿在对历史事件的描述中的,历史人物的专门介绍并不多,特别是以他们为主线的资料更少,更别提谈他们情怀的。然而,学生们对历史人物还是非常感兴趣的,教科书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兴趣。教师在讲授课程中要补充信息,并且选取有代表性的历史人物,有家怀教育功能的,可以选取文字,也可以选取影视作品,丰富教学内容,在历史人物教学中,教师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家国情怀提供一个很好的基础,通过历史人物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的教育。历史人物教学要选取有代表性的人物,然后对这一内容进行选择整理,恰当合理地选取才能,对中学生进行有的放矢的传授。有关如何选取,应该选取那些发挥过重大运用的工程、代表性的历史人物。历史人物形形色色,合理的选择能有效地保证高效的传授。

3.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传统

内容更加完善,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接受起来更加容易,高中生处于身心成长阶段,好奇心仍然很强,尤其对新生事物有更强烈的兴趣。当前处于世界大爆炸时期,海量的信息还有华与糟粕,学生根本分辨不出哪种世界观是有利的,所以我们老师教育不及时,学生就会吸纳糟粕,产生不健康的价值观念,行为出现偏差。历史教学不应该偏离实际,因为即使本来就是与实际结合很紧密的。脱离社会生活的历史没有价值,不接地气的历史是不妥的。这些具体生活要比教材更有教育意义。教师应该根据学生这一特点,深刻地理解他们,时刻关注他们的情况,用他们实际情况领悟自己在社会中来领悟自己在社会中的真正价值所在,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价值观的树立比理科知识难度大,他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没有标准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也没有什么技巧,也不能硬性灌输,否则适得其反,引起学生反感。实践证明,渗透是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方式,他需要通过学生自身的学习等来实现。渗透的方式,日积月累,量变达到质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才会深深地扎根于学生的头脑中。灌输只是完成了价值观教育的任务,渗透才会获得满意的效果,被动地应付与主动地接收,优势劣势非常明显。

结语

本文探讨了当前高中历史价值观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高中历史教学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方法。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的确如此,当今世界国内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对高中生的价值观形成和培育有着严峻的考验。历史教育与价值观教育紧密结合,相得益彰,历史就是文化的渊源,历史教师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授给学生是历史老师的责任。学生只有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才能为自己的人生处世打下基础。只有基础过硬才能持续发展,为学生打下一个良好的价值观基础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

猜你喜欢

高中历史高中生价值观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