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设误规律

2020-01-11

中文信息 2020年12期
关键词:原文中现代文明做题

(鞍山市艺术学校,辽宁 鞍山 114000)

一、好的做题方法是成功的基础

论述类文本通常学术性强、理论性强,文章所论内容有时离我们生活较远,学生读起来比较晦涩难懂。因此,使用好的做题方法是解题的基础。我将答题方法简要地归纳为“读题干,找区间,巧比对,谨慎选”。首先,答题时不要急于盲目地通读文章。文章难懂,盲目地通读只是在浪费时间。应该先审题,看好题目要求,是选择“正确”项,还是“错误”项,明确题目要求之后,再开始做题。其次,依次阅读每个选项,将选项中的句子还原到文章中,在文章中找到选项所对应的答题区间。最后,将选项内容与原文认真比对,谨慎地做出自己的选择[1]。

二、把握设误规律,简单轻松拿高分

1.遗漏信息有偏差

1.1 出题者在出题时,会故意增删、改动一些表示范围限制或程度轻重的词,这样会造成以偏概全的错误(如:以部分代整体、以个别代一般、以特别代普遍)。

例文:【选项】作者认为非虚构文学与虚构文学是对立的,这样就使我们对文学本质、文学与生活的关系进行新的思考和辨析。

【原文】非虚构文学,作为近几年才在国内被频繁提起的概念,总是容易被和虚构文学对立起来谈。

在选项中“非虚构文学与虚构文学是对立的”,二者“对立”的关系是肯定的,是必然的。而原文中“非虚构文学总是容易被和虚构文学对立起来谈”。一个“总是容易被”就表现了二者“对立”的关系不是那么牢固的。所以这个选项是错误的。

1.2 增删、改动词语造成范围的扩缩。

例文:【选项】台风带来的降水占东南亚各国和美国东南部等地区总降雨量的 1/4以上,而且台风带来的降水量在降水总量中的比重还将不断增大。

【原文】而在包括我国在内的东南亚各国和美国东南部台风带来的降雨量占降雨量的 1/4以上。

原文中“包括我国在内的东南亚各国”,而到了选项中则变成了“东南亚各国”,原文与选项仅一词之差,词语所表示的范围则缩小了,真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2.事物易混淆

2.1 混淆时态与时空

【选项】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社会逐渐转型,中国确立了现代文明秩序,并且对世界新秩序的形成有着良性影响。

【原文】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和自觉地社会转型,中国不仅到了确立现代文明秩序的阶段,也到了能对世界新秩序的形成产生越来越大良性影响的阶段。

选项中说“中国确立了现代文明秩序”,一个“了”字就表示中国已经确立现代文明秩序。而原文中说“中国不仅到了确立现代文明秩序的阶段”,表示中国仅是到了这个阶段,还未确立。一个小小的“了”字就扭转乾坤,将“未然”变成“已然”。在做题时还要注意原文中事物出现的先后顺序。

2.2 混淆条件

“只有……才”“只要……就”这两对关联词的出现往往提醒着此处答案有问题。“只有……才”是充分,唯一条件;而“只要……就”是必要,不唯一条件,做题时要注意二者的区别。

例:【选项】在当今的土地流转和房地产交易过程中,只有我们借鉴明清的经验,才能保证交易流转关系的安全稳定。

选项中“只有……才”一出现,“借鉴明清的经验”成了“当今保证交易流转关系的安全稳定”的唯一条件,这种错误显而易见。

3.易错的因果关系

在做题时,“因果”也是常出错的一点。

3.1 强加因果

【选项】文艺家洞悉了人性和社会关系,与时俱进,因而能写出现实生活广阔且深刻的作品。

【原文】文艺家要深入了解人性和社会关系,与时俱进,因为人性和人的社会关系都随历史的发展而变化;必然要求……

【原文】文艺家如果站在推动历史前进的前沿,其思想就必然带有先进的性质,从而就更能创作出鼓舞人们前进的现实内涵广阔且深刻的作品。

在原文中,“文艺家洞悉人性和社会关系,与时俱进”与“写出现实生活广阔且深刻的作品”二者不具备因果关系。在选项中,二者却用“因而”来连接,显然这是强加因果。

3.2 因果倒置

【选项】由于夏代的双轮车与商代早期的双轮车之间有一定的传承关系,因而二里头文化已被学术界确认为夏文化。

【原文】二里头文化已被学术界确认为夏文化。可见,夏代的双轮车与商代早期的双轮车之间有着不可割裂的传承关系。

在选项中“传承关系”是“因”,而“被确认为夏文化”是“果”。在原文中,“被确认为夏文化”是“因”,“有传承关系”是“果”。这就是因果倒置。

4.张冠李戴

【选项】《墨子》《管子》《荀子》《吕氏春秋》等先秦文献都认定奚仲造车是不争的事实,表明奚仲造车毫无争议。

【原文】诸多先秦文献不约而同地记载造车者为奚仲,可见这是不争的事实。

这道题中,选项中认定奚仲造车是不争事实的是“先秦文献”,而在原文中,通过“可见”一词可以看出:认定这是不争事实的是作者。所以谁的观点、谁做的事一定要辨别清楚,不可含糊。

5.胡乱组合,偷换概念

选文中为了解释某一概念或对象会用到一些事例,出题者会把解释不同概念的事例胡乱组合到一起。

6.颠倒是非

【选项】“有机食品”的生产规范和要求可以称得上苛刻,在有机农场里,不使用现代科技,一切都遵循自然规律。

【原文】在有机农场里,几乎看不到现代科技的影子。

选项中说“不使用”,而原文是“几乎看不到”,那就还是有可能看到的。

7.无中生有,于文无据

所谓的“无中生有,于文无据”是指所给选项中所说的内容在原材料中未涉及,也不能从有效信息中推断出来,是命题者凭空臆造出来的。

原文《陋劣之中有至好》通篇在谈“审丑快感”的问题,并未提及“审美”,所以选项中“这种快感是美的对象所不能给予的”属于于文无据。

8.注意程度、范围等修饰限制词语

选文中出现一些表示程度、范围等这样的修饰词,这些也是常出现的错误。如“偶然/必然”“完全/部分”“主意/次要”等。或者文章中出现“可能”“也许”“大概”“都”等词语,这些都是易错的信号[2]。

以上就是论述类文本阅读的一些设误规律,也是我们在答题中所应注意的问题。认真审题,仔细比较,经过大量的训练,相信答题的准确率一定会提高。

猜你喜欢

原文中现代文明做题
高考做题要先后有序
聚焦高考选做题中的解不等式问题
高考做题要先后有序
高考做题要先后有序
Subcutaneous sarcoidosis of the upper and lower extremities:A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犬之岛》:形式主义的美学突围与现代文明的存在之思
当原始人遭遇现代文明
导数的应用之局部不等式的构造
让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现代文明建设中发挥基础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