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府会计制度下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思考
2020-01-11
(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人民医院,山东 菏泽 274100)
在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和开展下,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中主要的准则是将其合理进行利用,将其利用价值最大化,对于加快社会建设发展速度具有积极的现实作用[1]。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针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意义、其中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详述一二,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一、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意义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Fixed Assets for Non-profit Organizations)主要指的是事业单位持有的使用年限超过1年,且单位价值超过1000元以上,对于专业设备单位价值超过1500元以上,其固定资产在使用的过程中,其大概率处于原有的物质形态的资产均属于固定资产[2]。对于部分单位价值并未达到标准的资产,当其使用期限超过一年时间的大批次物资可将其作为固定资产实施管理并纳入会计核算中。固定资产对于企业来说,其能发挥长期的作用,在基本保持原有的物质形态下,其价值会在不断地发展下转换纳入产品成本内,从而成为产品价值的其中一部分[3]。在新政府会计制度执行以前,行政事业单位在核算中对于固定资产是不提折旧的,也就是按照原有价值核算,自2019年1月1日新的政府会计制度要求,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必须在成本支出中进行实提折旧,这样一来行政事业单位日常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均与固定资产管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其与行政事业履行工作职责和效率有最为直接的联系,因此,实施科学合理的固定资产管理能使其管理更加规范化和标准化,保障固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减少国有资产的流失。
二、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的欠缺
1.固定资产管理重视程度不足
在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中,领导层的管理重心更偏向于业务工作,对于各类的支出票据虽然均会经手签字,但其对于会计管理工作大部分处于无知状态,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有所忽略[4]。加之行政事业单位中财务管理人员相对较少,在对于固定资产的登记和管理中大多由会计兼职完成,并非专人专项进行登记和收录,因此基于会计人员对于固定资产专业知识不足的情况,加上其本身的工作内容繁杂,使其无法两头兼顾,固定资产管理能力不足。
2.固定资产信息收录不完善
行政事业单位在对于固定资产数据信息的核算和收录中,大多数出现信息数据收录不完整的情况,加大了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的管理难度。其中导致固定资产信息数据等级不全的主要原因如下。首先,后期跟踪审核欠缺,针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流动性较高的物资进行收录的过程中,其仅仅将原始购置价值进行入账记录,而忽略了后期的跟踪和管理,使得当下已报废的固定资产仍然处于固定资产管理项目中,对于外借或者借入的固定资产并未及时地进行记录,从而导致信息数据记录账目不平。其次,固定资产使用者对于其信息数据重视程度不足,对于固定资产信息数据记录的重要性认知不足,导致资产使用情况记录不及时或者欠缺。
3.固定资产使用混乱
部分行政事业单位会有其下属单位和公司,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同样管理着其下属单位和公司,其中无论是资金还是固有资产均存在混合使用的情况,在信息数据的记录中难以区分。在其使用期间可能出现行政事业单位购置的固定资产交由下属单位和公司使用,反之也同时存在下属单位和公司购置的固定资产由上级行政事业单位使用。因此,对于此类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使用和处理过程中存在较为严重的历史遗留问题,其管理难度相对较高。
4.固定资产外部审核制度不完善
针对行政事业单位属于财政拨款类的末期固定资产的管理、审核以及监督属于同等级的财政局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进行监管,而对于常规的固定资产,需要在相关管理平台的跟踪下进行处理,无法做到实时实地的审查,使固定资产的后期报废问题出现不足。而对于行政事业单位不属于财政拨款类的,其现有的固定资产不需要接受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监管和审查,此类行政事业单位具有自由处理固定资产的权利,但在固定资产管理质量差、管理水平一般的情况下势必会造成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
5.固定资产内部监管不到位
据不完全统计,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均不单独建立内部审计部门,因此,无法实施自查自纠操作,大多依赖于外部的监管和审查,加之固定资产登记和管理是两个部门分开管理,因此,在登记和管理工作的沟通和交流中极易出现问题,导致固定资产报废或者进行其他处置后负责登记的部门未及时地进行信息更新,导致账实不符。
三、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改进措施
1.提高对于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程度
行政事业单位中的固定资产是维持业务顺利开展、保证各环节正常运转并对外提供公共服务的基础,对于单位内部的固定资产应当切实落实其管理责任,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和资金管理应当同样重视,对此,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更好决策资产的配置更新,保障资产的安全和完整,对于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进行明确的定位,相互之间保证良好的沟通,提高团队协作力,不断提升自我工作责任意识,对于资产管理措施进行具体的规划,从而设立相应部门和工作人员,同时建立岗位责任制。在此过程中,定期开展相关专业知识教育培训,增强自身对于固定资产管理的能力,从工作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不断完善管理制度。
2.完善过程管理和基础性工作
对于固定资产管理的制度应当不断结合情况进行完善和优化,发现管理过程中出现的漏洞和问题,夯实基础工作,切实落实组织制度的执行力,保证固定资产登记记录信息数据的完整性。首先,可进行卡片登记制度,切实做到一卡一物,精准记录;其次,做到定期盘查更新,对于可报废资产进行报废处理,在此过程中,完善无形资产管理和在建工程的管理;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使用人管理资产的制度,做好资产的维护和管理;最后,完善协同工作机制,保证过程管理渠道的顺畅。
3.建立审查监督控制管理机制
对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需要在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的基础上,使各部门之间相互协作互相制约,工作中遵循规章制度严格进行管理,对于行政事业单位外部管理中,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绩效评价部门、财税监督部门以及审计部门应当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监管力度,定期进行清理和排查,对于排查出的问题及时地进行反馈,并监督行政事业单位进行整改。
4.学习新政府会计制度加强会计控制工作建设
自2019年1月1日开始,政府会计准则制度在全国各级各类行政事业单位全面施行,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方式进行了完善和创新,引入固定资产折旧也是权责发生制原则的具体体现,更为相对科学、合理、准确地反映会计信息及资产损耗程度,促进单位加强资产管理,做好资产的配置更新。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定期组织单位会计、固定资产管理的工作人员等进行新政府会计制度的教育培训,从培训内容中了解并掌握到制度的具体概念和运用方式,培训后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纳入绩效考核和职位升迁中,提高接受培训人员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并且相关管理人员应当结合实际情况对固定资产进行计提折旧,预估固定资产的价值,反复核查保证数据信息和固定资产金额相符。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和落实下,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的问题和不足渐渐浮出水面,通过实际情况实施有效的措施进行干预,从而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水平和质量,使其使用效率提升,避免了国有资产的流失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