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图书馆公益讲座的实践与思考
——以“苏州大讲坛”为例

2020-01-11

中文信息 2020年12期
关键词:讲坛分馆名家

许 苑

(苏州图书馆,江苏 苏州 215000)

一、做好讲座“三要素”

1.选题

所谓主题就是指讲座的主要思想和内容,它是讲座的灵魂所在,看似简单,实则有很大的讲究。我馆在主题确定上始终坚持两个方面,一是大力推广本地优秀传统文化,二是紧扣时代脉搏,关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新趋势。针对广大民众的求知需求和他们所关心的热点难点,安排主题,确定讲师,力求创新和传承同步,积极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目前已形成“名家大讲堂”“先锋讲坛”“苏州地方文化”等18个系列。既保证了面向大众,贴近生活,通俗易懂,又做到新颖生动,亮点突出,吸引眼球,同时还注意规避掉敏感话题[1]。比如《除旧迎新话年俗》《苏州记忆——苏州街巷的历史文化》等讲座,光看主题就能吸引大批读者积极参与,从而真正发挥出公共图书馆知识传播的重要作用。

2.讲师

首先,积极与权威部门合作,保证讲师的高质量。苏州大讲坛最早与苏州市卫生局合作,开办“相约健康”系列讲座,其主讲老师来自各个市里医院,经过十年打磨,现在的讲课老师均是副主任医师或科室主任以上职务。2010年,我们与中共苏州市委组织部合作,推出了“先锋讲坛”系列,由我馆邀约老师,经组织部审核通过,面向苏州基层、社区、企业普通党员干部开讲。每年主场讲座5场,进社区、进学校讲座10场,老师来自北京、上海、南京、杭州与我市各个高校。这些讲座贴近实际生活,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群众中引起较大反响。特别是2014年,我馆开发了“先锋师资库”讲座预约平台,大大方便了各基层党组织的自我学习与提高。通过5年时间,“先锋讲坛”已成为提升基层党员素质的品牌学习平台。其次,注重挖掘苏州人文优势,精选本地老师。国内权威人士、知名专家学者的讲座,不仅为广大市民带来最新最准确的专业信息,更能拉动人气,加深活动效应。如知名学者阎崇年、刘庭华、郦波、郎永淳,今年的潘知常、王文光、六小龄童等,艺术名家石小梅、顾芗、胡凤芝等,这些专家、学者的讲座,理论水平高、内容丰富、语言生动,观众认可度高。但是我馆全年一百余场讲座,不可能每场都是名家大家,因此,我们更注重挖掘苏州本地的文化特色,推选一批既有较高专业水平,又有宣讲经验的老师,他们同样为苏州老百姓所熟知,深受广大听友的喜爱。

3.阵地

苏州图书馆的总分馆体系为我们的讲座提供了阵地保障。目前我们有70家分馆,形成了以苏州图书馆主馆为中心,同时又积极向分馆和社区推广的创新讲座模式。我们有“苏州大讲坛进分馆”和“先锋讲坛进社区”“先锋讲坛进学校”三个系列,这是单独针对分馆、社区、学校设立的。仅2014年就开展了22场。这些讲座都是根据当地的实际需求确定主题和主讲的,比如有针对在校中学生的《读书与人生:阅读名人传,汲取正能量》讲座、外来务工人员的《婚姻家庭知识及妇女权益保障》讲座、党员干部的《以反对“四风”为切入点,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讲座、社区老年居民的《老年病的防治》讲座以及亲子阅读的《阅读童年——谈谈亲子阅读中的想象力》讲座等等。这些讲座扩大了我们的服务层面,提高了公共图书馆的市民知晓度和影响力,丰富了社区居民、在校学生、外来务工人员的业余文化生活,使苏州图书馆成为维护公众基本文化权利和满足公众文化需求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二、注重宣传推广,提升社会形象

首先,整合全馆的讲座资源,确定讲座品牌名称。设计讲座logo、海报、背景、门票、宣传口号等,做到统一和谐、相互呼应。苏州图书馆开展讲座的部门有:会展培训部、研究咨询部、情报部、少儿部以及各个分馆。每个部门的讲座有单独的系列名称,但是统一使用“苏州大讲坛”这一品牌。这样不仅大大丰富了品牌活动的内容,更有效提升了“苏州大讲坛”在市民中的认知度。

其次,要充分运用传统媒体进行宣传。为保证充分发挥讲座的服务效益,我们会提前一个月通过海报、单页、报刊等形式多渠道的发布讲座信息。特意为老年听众设计讲座预告单,列出时间、地点、主题、主讲人信息,方便他们随身携带,随时取阅。传统媒体还是广大市民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可以满足大部分听众的信息需求。比如“名家大讲堂”“先锋讲坛”等名家讲座,我们与《苏州日报》《姑苏晚报》合作,前期刊登专访文章,后期进行讲座报道,做到宣传面广且有序。再如,阎崇年老师的讲座《国学与四修》,采取同步转播的形式,在苏州图书馆和苏州中学同步开讲,不仅满足了数千学子的求知欲望,更让普通市民也能一睹名家风范。

三、加强馆员培训,打造专业团队

公共图书馆讲座要长期有效地开展,必须建立一支有较高专业知识、较强业务能力、胸怀宽广有责任心的团队。首先,要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崇高的敬业精神。面向读者服务,需要每一位馆员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在工作中要不断地主动增强自己的服务意识,以服务读者为荣,以读者满意为乐。其次,要有过硬的岗位技能和专业素养。如果不能及时掌握最新的业务知识,那就会与事业发展脱轨。只有不断地学习进步,才能开阔眼界,开拓思维,更好地为读者服务。同时,还要加强与兄弟图书馆的联系,了解讲座的发展现状,找出差距,整合资源,共同进步。我馆负责讲座的部门是会展培训部,除了开展讲座,还要负责展览、会议、培训等其他事项。在策划讲座的时候也会感到自己的专业水平越来越跟不上讲座的发展速度。“苏州大讲坛”开办至今,深感讲座服务是公共图书馆的一项持续性、系统性并存的业务工作,因此,保证充足的专业人才,打造和谐发展的团队,定期开展针对性的培训是非常有必要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公民素质的提升,各界对公共图书馆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怎样能时刻体现文化发展的需求,满足市民不断追求进步的需要,怎样去有效整合资源,突破创新,是一个值得每位图书馆人深刻思考和不断探索的问题。

猜你喜欢

讲坛分馆名家
“杨荫浏讲坛”系列活动
关于图书馆分馆建设的思考
农业农村部举办第77期每月讲坛
名家之约
名家之约
《杂文选刊》2017年7月精彩推荐公民讲坛
台北市立图书馆北投分馆
提高分馆服务效益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