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学在现代高校图书管理中的应用与实现

2020-01-11

中文信息 2020年12期
关键词:心理学现代化图书

(浙江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浙江 杭州 310000)

随着科技与生产力的进步与发展,市场上流动的商品、信息、服务等越来越丰富。随之而来的是商家(或服务提供者)与消费者(或用户)地位的变化,消费者(或用户)变得越来越挑剔,其需求日趋多元、个性。因此,为了顺应消费者或用户需要,商家或服务提供者针对用户个性特征而量身打造的服务,如定制服装、定制饮食计划、定制新闻推送等在今天层出不穷,但在上述定制服务屡见不鲜的背景下,图书管理的现代化路径探索仍然停留在初级阶段,主要以图书资源的数字化及借阅方式的移动化为主,没有从根本上突破传统图书管理的服务模式。根据读者的身份、既往借阅记录等信息,主动而精准地提供推送式服务则是图书管理现代化的未来出路,本文试图探讨心理学在现代高校图书管理中的应用意义及其实现方式。

一、多元用户画像与阅读需求

大量研究表明,用户画像与阅读需求之间存在紧密联系——相比于男性,女性更偏爱言情、穿越类网文阅读[1];青少年读者偏好形式活泼、图文并茂的内容,中年读者偏好与工作内容有关的图书资料,老年读者则重视养生、休闲和维权等内容[2]。因此,许多线上书城开始重视分频推送服务的尝试,如开设以性别为分类的分频推送服务等[3]。不过上述探索中的读者分类仍然存在不够细化的问题。

依据心理学相关理论,个体的年龄阶段、依恋类型、人格特质等都对于其认知、加工路径存在重要影响,进而影响着个体的阅读选择。英国国家图书馆将少儿群体进一步划分为2-3岁、4-8岁、9-12岁3个年龄区间,并由此开展差异化的少儿分级阅读活动是将心理学成果应用于图书管理实践的有益尝试[4]。实际上,心理学对于高校图书管理现代化实践的意义不仅包括对读者类型及既往阅读习惯作细化的描述与精确的分析,更包括对读者未来的阅读行为的预测。而实现对读者下一步行为的预测则是图书馆管理现代化的最终目标。

二、“内爆”时代呼唤知识路牌

新闻出版署发布的《2019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显示,2019年我国全国出版新版图书224762种,出版期刊共10171种,出版报纸共1851种。除此之外,网络信息更是纷繁复杂——人们已然步入了一个信息“外爆”的时代,流动中的信息呈现指数级式增长态势,远超读者的实际需求。面对如此海量的信息,读者何以有效地搜寻新的、有效的信息?对此,市场上有人作了“知识路牌”的尝试:以“知识的服务商和运营商”为定位的“逻辑思维”通过在同类产品中预先进行一轮筛选,依托微信公众号平台每日发布“60秒”语音,主动向读者介绍“精品”内容产品。

不过,由于微信公众号仍属于“广播式”的、一对多的、单向推送平台,因而难以实现精准化推送。同时,公众号一键“关注”与“取关”的便捷性,也大大削弱了用户的黏性,从而使多数阅读类公众号的读者建议、阅读推广等活动参与者寥寥、形同虚设。

但是,相比于其他平台,高校图书管理平台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图书馆与用户所共享的时空具有较大的重合性。高校图书馆还可以通过举办“走进课堂”“校园读书节”等线下活动,充分调研在校师生的阅读习惯、阅读需求等。而心理学知识可以在上述环节发挥学科优势,让用户更乐意配合图书馆在服务改进过程中的工作,也在享受图书服务时有更愉悦的心理感受。

三、高校图书管理现代化的实现路径

将心理学研究成果应用于实践,为图书管理提供了具体的前进方向与工作指南。不过,实现高校图书管理的现代化仍然离不开数字技术、移动技术的支持。一方面,图书的借阅与归还服务仍然是且未来仍将是图书馆的核心业务,而将笨重的实体书搬进网络、从到馆查询库存情况到线上检索,从排队等待人工借阅到自助借阅等都是图书借阅与归还服务的重要组成内容,数字技术则在上述过程中发挥了核心作用;另一方面,现代心理学的发展也越来越离不开数字技术,不仅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如问卷调查等越来越依托线上平台的开展,同时,调查得到的用户数据也越来越依托数字化存储,不仅如此,移动技术对人们生活的改变亦是深刻的,随时随地的移动阅读方式已然成了许多人的选择,心理学也越来越关注移动时代视域下用户的阅读心理与习惯,因此,顺应用户的移动化阅读习惯既是顺应现实的需要,亦是将最新心理学成果应用于图书管理现代化的最佳选择。

综合上述分析,高校图书管理现代化发展仍然需要在依托数字技术、移动技术的基础上,将心理学研究成果应用于管理实践。而这不仅需要加大网络数据库等基础设施、设备的投入,也需要加强图书管理队伍的人才培养与建设,加大具备计算机、心理学等专业背景的人才的引入力度,通过定期的培训、讲座等方式不断加强图书管理人员的现代化职业技能培训。

结语

眼下高校图书管理的现代化探索普遍停留在初级阶段,往往定睛于通过电子存储实现馆藏容量的丰富化、通过建立数据库实现资源的有效分类与管理、通过自动化检索实现借阅效率的提升等方面的进步,不过上述阶段仍然未能突破传统的图书管理路径,即依据读者的需求被动地提供相应服务。实际上,随着移动技术与数字技术的发展,多数服务业都已实现了服务模式的创新,将服务制度制定的范围由借阅延伸至服务全过程,而高校图书管理同样可以借力科技发展实现服务模式的突破——通过吸纳心理学已有的研究成果,借力于移动技术、数字技术等,应用于图书管理实践,从“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实现管理的真正现代化。

猜你喜欢

心理学现代化图书
边疆治理现代化
图书推荐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武器装备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