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追踪犬山地使用成功破案1例分析

2020-01-11张艳龙李运建陈冠宇

中国工作犬业 2020年5期
关键词:警犬山地嫌疑人

张艳龙 李运建 陈冠宇

近年来,笔者携带警犬参与多起山地丛林追踪工作,通过成都地区一起山地追踪案例来分析追踪犬在山地环境使用中常见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结合工作实际对警犬山地追踪进行初步探讨,以期为在山林追踪中合理、高效地使用警犬提供实战依据。

2018年3月13日20时10分,成都市公安局大邑县公安局警犬小分队接到县公安局指挥中心电话指令:19时许,大邑县苏家镇某村有1男2女被杀伤。男受害人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男受害人家女婿杨某有重大作案嫌疑,现已逃跑,请警犬出警追踪。警犬队接到指令后立即携追踪犬赶赴现场,现场位于大邑县苏家镇一个半山腰的农户家中,从山脚只有一条1米多宽的土路从荆棘密布的山林中通向现场,一直向山顶方向延伸,并逐渐消失在丛林中,训导员在中心现场附近进行追踪搜索,无果。3月15日14时40分,得知犯罪嫌疑人杨某可能在其亲属家的情报后,带犬人员再次携带警犬与参战民警组成抓捕小组,对犯罪嫌疑人亲属位于苏家镇的两处住房再次开展搜索。警犬以犯罪嫌疑人住所提取的鞋子作为嗅源,令犬追踪。警犬从犯罪嫌疑人大哥的住处开始追踪,警犬沿着山路向山上追去,在追踪至犯罪嫌疑人二哥住处方向前约500米时,警犬冲到一处荒地中的竹编简易围棚前重嗅并吠叫报警,带犬人员上前打开围棚看见围棚内床上坐有一人,面部有伤,确认是犯罪嫌疑人杨某后,马上指挥警犬扑向犯罪嫌疑人,惊慌失措的犯罪嫌疑人在警犬强大的威慑力面前很快束手就擒。由此,“3·13”命案告破,犯罪嫌疑人被抓获归案。警犬通过追踪在此次抓捕命案嫌疑人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这可以说是一起警犬在山地环境中追踪很成功的案例,警犬通过追踪准确追到了犯罪嫌疑人的藏匿地点。所以笔者想通过这样一个极具代表性的案例,作如下分析:

一、了解山地丛林区域地形地貌特点

山地丛林是相对清静和封闭的地理环境、以浅草覆盖的山石和土质地面,既为警犬开展嗅觉作业创造了有利条件,也有利于发挥其速度优势;但山高林密、地形复杂等因素又严重制约了警犬功能的发挥;敌暗我明且追捕对象多为穷凶极恶走投无路之徒,使得追踪工作具有较强的危险性。所以山地丛林搜捕对警犬的作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山地追踪犬的选择

(一)需具备良好的体能。在山地丛林条件下犬体能消耗大,且追踪搜索面积大、持续时间长,极易造成犬因疲劳而影响其作业能力甚至生命安全,所以良好的体能是选择山地追踪犬的先决条件。

(二)需具备一定的追踪搜索等嗅觉作业能力。山地追踪是通过警犬灵敏的嗅觉开展追踪、搜索等作业,确定或排除犯罪嫌疑人逃跑路线、发现或甄别相关痕迹物证等,实际工作中最好从追踪、物证搜索犬中挑选胆大凶猛攻击性强的犬且具备扑咬和搜捕功能的警犬,现场作业时才能“一专多能”,事半功倍。

(三)犬需要胆大凶猛,服从性强,环境适应能力强。在实际工作中调集警犬参与山地追踪的现场一般为重特大恶性案件,如杀人、爆炸、抢劫、脱逃等,犯罪嫌疑人多是穷途末路,大部分持有凶器或枪支弹药,逃窜地点多山高林密。追踪工作的特殊性要求警犬能够灵活进入与日常训练环境迥然不同的各种复杂环境进行搜索,在发现案件对象后能够对带犬民警高度服从,根据指令凶猛果断地控制、攻击、制服搜捕对象。

三、警犬山地追踪使用前的准备

(一)了解案情。明确追踪对象特征。主要是了解整个案情的简要情况、追踪对象的体貌体态衣着、身体素质、生活习惯等基本特征、是否持有凶器武器等,有条件要持有追踪对象照片或模拟画像。

(二)熟悉地形。要向熟悉当地情况的干部群众详细询问追踪区域的面积、地形、路径分布、人员分布、山洞等便于藏匿的位置、已知追踪对象活动轨迹以及山间气候、是否有野兽毒蛇等。追踪中尽量持有当地地图或手绘地形图,标注追踪区域、重点部位、路径。

(三)确定嗅源。对于追踪对象身份明确的,提取其日常穿戴的衣服鞋帽等实物作为嗅源;对于身份不明,但在作案现场遗留有痕迹物证的,也可提取作为嗅源。

(四)分配警力。根据追踪区域、重点部位、追踪对象情况合理划分搜捕小组,每个携犬追踪小组以3~5人、1~2头警犬为宜,有条件的情况下为每个小组配备熟悉情况的向导。

(五)配备装备。根据实际情况配备警犬用具、警械武器、防护装备、通讯工具、照明设备、医疗急救用品、食物饮用水等。

四、警犬山地追踪常见的问题

(一)发现时间距作案时间长。动辄几十公里的路程、因堵车而被迫形成的延时过长,以及现场周边车流量大等原因,都给现场气味带来极大破坏,可利用的有效嗅源得不到保证,给警犬的追踪带来极大的困难。

(二)追踪犬对山地环境适应能力差。在地形平坦的地方进行警犬追踪训练和使用,可能犬都会表现得很从容和自然,也会保持持续的兴奋性。但在山地中,当警犬追踪遇到丛林荆棘的阻挡和束缚,就会出现停滞不前或者原地打转的情况。

(三)夜间现场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夜间气压较低,水气下沉,土壤湿度适宜,地面吸附气味能力增强,这有利于警犬在追踪过程中的低头嗅认,但夜间也存在着光线暗,能见度低,在追踪过程中,训导员不能及时观察犬的表情,有效地控制犬的行为。加之夜间犬对于突然出现的声响普遍具有恐惧心理,如在夜间追踪时,鸟类的尖叫或蛇的爬行往往会导致犬追踪速度过慢,或回头看主人,甚至有停靠在主人身旁等行为。这些行为都是犬害怕的表现,使得警犬追踪效果会大打折扣。

(四)大风大雨天气会影响追踪的效果。雨天或者是大风天气,警犬的追踪使用率也很低。雨水极易冲走现场遗留的有价值的气味及嗅源条件,大风天气则会把现场的气味吹散及吹走,使犬在追踪过程中不能很好地把线。尤其是在山地环境中,这些都会让警犬的追踪无法有效地开展。

五、如何有效开展警犬山地追踪工作

(一)注重人犬结合,发挥警犬综合功能。在发挥警犬作用的同时,带犬人员要注重发挥人的主观能力性,将警犬作业与调查访问、群众工作等有机结合,通过询问追踪区域内的住户、过往人员是否发现可疑人员、有无衣物食物丢失情况等,及时发动群众、发现线索。

(二)强化警犬夜间追踪能力。警犬山地追踪往往都是多警种、大兵团作战,持续时间长,很多时候都会在夜间进行追踪。平时的训练我们应多带犬到追踪场地以及山地环境进行环境锻炼,消除犬对各种环境的陌生感,同时使犬适应夜间环境下的各种灯光(如路灯、车灯、现场勘查车的探照灯等),并要在这种环境下培养犬嗅认平面嗅源和实物嗅源。同时夜间现场要加强手电筒的运用。手电筒光应保持在人与犬之间。切忌用手电筒光直接照射犬,避免影响犬的追踪作业或使犬形成“追光”的不良联系。

(三)加强信息联络,及时调整工作部署。山地追踪工作因其地形特点,形式瞬息万变,战机稍纵即失。这就需要在追捕过程中加强信息联络,指挥部对各战斗小组或单元的进度行程要了然于胸,各小组或单元对指挥部的指令也要清晰掌握,对于追捕过程中发现的异常情况、可疑人员、可疑痕迹物证要及时向指挥部报告,并根据指令提取或安排专人看管,等待技术人员处理。

(四)确保人犬安全。追捕现场多山高林密,毒虫众多、结构复杂、人犬行进不便,极易造成中暑、受伤;追捕对象穷凶极恶,多持有武器凶器,对人犬安全易造成威胁。近年来带犬民警及警犬在执行搜捕任务中牺牲受伤的情况屡有发生。所以,在搜捕过程中,要将保障人犬安全作为重中之重。一是根据季节和现场环境条件,科学确定警犬连续作业时间,一般不要超过1小时,保证有充足饮水,在有水源的地方可以使用洗浴等降温措施;二是做好防护,穿长袖衣服;扎紧裤腿,把裤腿塞进袜子或鞋子里;也可预先对裸露皮肤、衣服及犬体涂抹驱避剂等措施,带齐医疗急救用品;三是追捕过程中要注意保持战斗队形,在紧急情况下严禁配合人员在带犬民警和警犬处于危险位置时开枪射击,避免造成人犬伤亡。

(五)追踪到草地时,要注意犬的表情。如果犬乱窜、乱跳,就会中断迹线。这时带犬民警要沿着迹线往前追踪,观察低草、草叶等折断的方向,一般常出现向前倒伏,足迹揉搓现象,草基下面粘有泥土,有时能从粘土的草地上发现鞋的花纹特征。验证犬追踪方向是否正确。但夏季、冬季的早晨,要区别观察露水、冰花、雪花等情况对足迹的影响,以便掌握好足迹前后的变化特征。在高原地追踪要注意草茎被踩踏折断、倒伏掉和出穗芽特征,观察草倒伏方向、折断的新旧程度,从而搞好追踪。

各地山林有的茂密,有的稀稠,有的是原始山林地带,犯罪嫌疑人白天隐藏在山林中,夜间下山到住户家盗窃食物和用来换装的衣服。在追踪过程中,当迹线进入山林时,要注意犬的行为表情,是否正常作业,要注意观察犬通过的地方是否有折断的小树枝以及松软的地面、腐败土质上的足迹等,并进行比较。

猜你喜欢

警犬山地嫌疑人
山地草甸
警犬是怎样“炼”成的
山地建筑竖向设计分析
保水剂在山地核桃园中的应用
警犬戈尔吉
警犬集体过生日
光从哪里来
嫌疑人X的童年照大献身
三名嫌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