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绦虫病的预防和中西医治疗
2020-01-11赵铎斌
赵铎斌
(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马蹄藏族乡农牧技术服务站,734400)
羊绦虫病是比较常见蠕虫病,它是由多种绦虫寄生于羊小肠当中从而引起的消耗型寄生虫病。绦虫病不仅可以引发传染病,对羊的生长发育会造成不利影响。
1 流行情况
羊绦虫病可以对各个品种的羊只进行感染,不同日龄的羊只也都可以感染,一般是1岁以内的羊羔比较多发,2岁以上的羊发病率比较低。羊绦虫病的流行具有非常强季节性,并且会有地方性流行的特点。羊只一般会在2-3月被感染,4月左右发病,5-7月的感染会达到最高峰,因此春夏季节的地螨繁殖比较多,尤其是在一些草地、灌木丛中数量比较多,造早晨和黄昏或者阴雨天的情况下,地螨都会在茎叶上,当羊进食的时候就会食入地螨,进而导致地方性的流行趋势。莫尼茨绦虫和盖氏曲子宫绦虫的分布范围比较广泛,因此感染的羊只也比较广泛[1]。
2 临床症状
患有羊绦虫病的羊只,在发病初期会有食欲减退的现象,还会伴有营养不良的症状,但是在病情的逐渐发展之下,病羊的粪便中可以发现乳白色的孕卵节片,慢慢的就会出现下痢的症状,虽然使用消炎片或者是止泻药物会有一定的好转,但是过两天之后就会反复发作。再次发作的时候会有明显的贫血症状,病羊的眼结膜、口腔和乳房以及肛门周围都会呈现出明显的苍白状。在放牧的过程中,患有羊绦虫病的羊只会有明显的掉队现象,跟不上羊群,并且腹部会有增多,食欲也会出现减退,但是很少有绝食现象地。发病后期的羊只一旦遇到障碍物会容易倒地,但是扶起来会后可能还会进食。但是严重的羊只会因为机体的功能衰竭卧地且头仰向后方,并且会经常作咀嚼的动作,口的周诶会有泡沫,并伴有一定的精神萎靡,对外界的反应也比较迟钝,最后会因为恶病质衰竭出现死亡。
3 病理变化
对病死的羊只进行解剖可以发现,病羊尸体会呈现出消瘦的状态,并且黏膜也会呈现出白色,没有血色,腹腔内部会有大量的内容物渗出。小肠内部有白色的带状绦虫虫体,并且还会伴有一定炎症表现,肠壁会出现溃烂且变薄。另外,对流行区的内的情况要加强注意,还要注意感染初期,虫体还没有成熟,因此可能不会在粪便中发现节片或者是虫卵,但是病羊也会表现出一定的症状。
4 预防
4.1 加强饲养管理
使用20%的生石灰对羊圈和食槽进行消毒处理,对堆积的粪便进行清理,同时还要重视虫卵的杀灭和处理,要远离鸡鸭活动的场所,避免出现感染。要对传染源进行切断,同时要停止放牧,在严重的疫区使用生理盐水进行输液,然后结合中西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2]。
4.2 做好驱虫管理
在春季、夏季和秋季的时候,要尽量的减少或者是避免在晨后、阴天或者是雨后进行放牧和割草,要尽可能的选择圈养的方式,降低羊群食入地螨的机会。在羊绦虫病比较流行的地方,要在春天之后进行放牧,同时还要及时的进行驱虫。在放牧之后的每隔一个月进行驱虫一次,一直到圈养都要如此。在进行驱虫之后要对羊粪进行清除,控制绦虫对周边环境带来的污染。
5 中西医治疗
5.1 西医治疗
一旦发现羊绦虫疾病,要及时的使用丙硫咪唑进行治疗,要根据病羊的体重配成混悬液,这样不仅可以驱虫,还具有较好的安全性。或者是采用氯硝柳胺,可以根据病羊的体重进行配比,然后内服。
5.2 中医治疗
采用贯众、鹤虱、苦楝子、石榴皮、厚朴各15g,槟榔 50g,蛇床子、雷丸各 20g,枳壳、白芍各12g,雷丸进行研磨,然后用水煎制灌服,每天2次,连服3d。
6 结语
羊绦虫病的预防和治疗需要得到重点关注,要将中西医的治疗方式进行结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应用,同时还要加强日常的饲养和管理,做好消毒和疫苗免疫的工作,进一步的提升羊只的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