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
2020-01-11崔超
崔 超
安徽省大禹水利工程科技有限公司(233000)
0 引言
作为我国经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水利工程对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具有重要影响。水利工程具有施工难度大、建设成本高、施工周期长、规模大的特点,混凝土裂缝是其最常见的质量问题。 混凝土裂缝不仅会影响水利工程的使用寿命,还会严重影响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所以,为了更好地发挥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设单位应该高度重视混凝土裂缝问题,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为工程质量提供保障。
1 混凝土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
1.1 温度变化
混凝土在水利工程施工材料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其凝固温度需要满足一定的要求[1]。在浇筑作业完成后,如果不能科学有效地养护混凝土,混凝土内、外部会存在较大的温差,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如果混凝土构件在施工中因温差过大而出现裂缝,其使用强度将会降低。
1.2 环境因素
在混凝土凝固过程中,如果出现高温、冰雪、大风等较大的环境变化,都会对混凝土产生严重影响,导致其出现失水等情况,进而出现塑性裂缝。 中间宽、两端细是塑性裂缝的主要特点。
1.3 材料收缩
混凝土材料具有一定的收缩性[2]。 在浇筑作业完成后,混凝土受到收缩应力的影响而产生形变,容易出现裂缝,尤其是当混凝土构件具有较高的配筋率时,钢筋会约束混凝土材料收缩,导致较为严重的裂缝问题。
2 水利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
2.1 混凝土温度裂缝控制技术
为了降低混凝土对温度的敏感性: ①要重视材料选择,最好选择凝固过程中热度较低的水泥材料,并且合理地控制水泥用量;②做好骨料级配控制,可以将减水剂或粉煤灰掺入骨料中,以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③降低水灰比,通常情况下水灰比应该小于0.6;④进一步优化混凝土浇筑工艺,如使用“二次风冷”工艺技术进行混凝土浇筑工作,能够有效降低混凝土的浇筑温度;⑤有效开展混凝土养护管理工作, 在高温环境中可以使用浸湿的麻片、草帘覆盖混凝土,并且定期进行洒水养护,还应该与混凝土凝固的实际情况相结合,适当地控制养护时间,为混凝土缓慢冷却提供保障,使温差缩小[3];在冬季,应该重视混凝土保湿工作,有效预防寒潮侵袭;⑥应该合理地安排混凝土浇筑施工工序,使用分块、分层的方式浇筑混凝土,能够使混凝土更好地散热,降低温度对混凝土凝固产生的影响。 如果混凝土的体积较大,可以在混凝土内部设置冷却管道,将冷气或冷水注入管道,能够有效地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从而合理有效地控制混凝土的温差。
2.2 混凝土塑性裂缝控制技术
控制混凝土塑性裂缝需要从混凝土生产工序着手,在配置混凝土时,要合理地选择集料的配级,设置科学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特别是需要精确地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同时适当添加减水剂,使混凝土的可塑性得到满足。 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要重视振捣工作,保证振捣全面、适度,以避免混凝土出现泌水现象,预防模板沉陷;如果已经出现塑性裂缝,需要及时处理,在混凝土终凝前,重新进行抹面压光,对裂缝进行有效控制[4]。
2.3 混凝土收缩裂缝控制技术
如果混凝土已经出现收缩裂缝,及时使用水泥砂浆、环氧树脂等材料修补存在的裂缝能够有效地防止裂缝进一步扩大,但是这种技术只针对混凝土表面收缩裂缝,如果想要从根本上控制混凝土收缩裂缝,需要重视混凝土生产工作。 首先应该结合水利工程的实际状况,尽量优化混凝土的性能,适当降低水灰比和水泥的用量;其次,应该合理地设置混凝土的配筋率,均匀配筋,有效防止出现较大裂缝;最后,应该重视混凝土养护工作,适当地控制混凝土保温覆盖时间,及时地涂刷养护剂,使发生混凝土收缩裂缝的几率得到有效降低[5]。
3 水利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有效预防措施
3.1 提高施工人员素质
水利工程建设是一项系统而又复杂的工作,对相关施工人员的技术能力、质量意识、责任意识都有较高的要求[6]。 如果施工人员的相关技术操作不符合相关的流程和要求,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混凝土裂缝的出现几率。 施工前,建设单位应该重视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工作,使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和技术能力得到增强,保证施工人员的岗位技能能够更好地满足水利工程建设需求,保证各施工工序的质量要求得到有效落实。 在进行混凝土施工时,需要严格地管理和监督施工人员的行为和具体操作流程,使人为因素导致的混凝土裂缝得到有效预防,为水利工程的质量提供保障。
3.2 严格控制施工材料
在建设水利工程的过程中,混凝土结构的性能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原材料质量的影响,所以施工材料质量不合格也是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原因之一。 想要对这一因素进行有效预防,建设单位应该严格地控制施工材料的质量,保证采购的施工材料满足水利工程的建设规范和要求, 如水泥的型号、外加剂的种类、骨料的粒径与级配等。 同时,在选择水泥材料时,建设单位应该在满足其它性能的同时,尽量使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
3.3 严格控制施工工艺
在进行水利工程施工时,为了使混凝土裂缝得到有效预防,建设单位除了需要重视混凝土养护工作外,还应该重视二次振捣以及搅拌运输工作。 在进行二次振捣时,混凝土会在初凝阶段进行二次液化,能够使混凝土结构中的粗大骨料和水膜得到消除,使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和均匀性得到提升,进而有效降低混凝土产生塑性裂缝和沉陷裂缝的几率。同时,为避免出现混凝土泌水现象,在混凝土振捣时可掺入适量的粉煤灰,以降低混凝土的水灰比,避免出现干缩裂缝。
在进行混凝土搅拌运输工作时,应该与现场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混凝土浇筑前,在现场试验其配比,并结合水利工程建设的具体要求对原料配比进行优化。 在搅拌混凝土时,要保证其均匀性和整体性,使离析的现象得到有效预防,使施工裂缝得到有效预防。 在混凝土搅拌工作完成后,要保证储存和运输工作的有效落实,防止混凝土变质的情况出现,为工程建设质量提供保障。
4 结语
很多因素可能导致水利工程施工中出现混凝土裂缝,需要水利工程建设单位有效地应用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 建设单位应该从人员素质、施工材料、施工工艺等方面对混凝土裂缝进行有效的控制和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