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热针结合红外线热成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研究进展
2020-01-11黄文立综述刘其昌杨青宇曾玉萍陈树港杨伟萍审校
黄文立 综述 刘其昌,杨青宇,曾玉萍,陈树港,杨伟萍 审校
云浮市中医院针灸科,广东 云浮 527300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er disc herniation,LDH)主要为腰椎间盘位置出现严重程度具有差异性的退行性改变,基于外力或非外力影响下造成椎间纤维环出现断裂,同时出现单个或多个髓核、软骨终板外突,致使周围腰骶神经根处于压迫状态,长时间压迫刺激下诱发腰部与腿部发生疼痛[1]。流行病学研究报道,我国超过40%以上人群患有LDH,而LDH患病率呈现年轻化发展,退变节段常见L4/L5、L5/S1,可能与生活、工作模式等改变密切相关[2]。LDH患病后典型的临床表现有腰部位置伴疼痛、下肢呈现放射痛等等,随之疾病进展LDH患者还会发生马尾神经损伤,增加瘫痪风险,使患者工作及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制约。临床中关于LDH治疗方案主要以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两大类为主,保守治疗属于无创性治疗,患者可接纳程度高,而手术治疗可在短期内改善临床症状,但有大量适应证要求,并不是全部患者均可适用手术治疗,所以临床仍以保守治疗为主[3]。保守治疗以调节椎旁肌肉功能、改善腰椎的动力稳定性来维持脊椎力学平横系统为主,符合“动力失衡为先,静力失衡为主”的学说[4]。近年来,临床中治疗LDH的保守治疗方法包括:卧床静养、药物、物理疗法、推拿按摩、腰椎牵引、小针刀、电针及针刺等等,但上述方法取得的临床有效性不一,针对性不足且治疗深度缺乏,在大量的保守治疗方法中,针刺疗法可有效改善肌肉痉挛疼痛,可减轻肌肉软组织痛;内热针属于针刺疗法中的一种,具备温针灸与银质针两种作用,可刺激到深层部位,在治疗LDH中疗效突出[5-6]。疾病治疗后的准确判断对于患者而言至关重要,现行评估LDH疗效的方式为X线、CT及磁共振等影像学手段检查,但上述检查方式评估准确性较低,需尽快确定动态诊断病情变化的工具或手段;红外线热成像属于功能性诊断技术,可利用人体温度变化来评估患者病灶、性质及严重程度,近年来广泛在临床中恶性肿瘤化疗、普外科手术、内热针松解治疗LDH的疗效评估中应用。
1 红外线热成像治疗在LDH中的应用
1.1 成像原理 医用红外热像技术是利用探测器与接收系统,采集机体散发的远红外辐射能力,采用计算机处理技术生成直观的红外热图,借助显像颜色的差异性来判断机体表层的温度变化,利用正常组织与病变组织间形成的温度差来评估疾病,进而展示不同的机体表层温度变化,便于实现疾病定位、严重程度及性质的评估,作为现代医学技术中可反映机体代谢的检查手段[7]。该技术在临床领域中的应用发展较早,初期是作为筛查乳腺癌的有效手段,随着医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图像质量与温度灵敏度升高拓展该技术的应用领域,开始逐渐应用于中医方式治疗后的疗效判断领域中。近年来,临床大量的研究报道,红外热线成像技术在中医体质判断、症状分辨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8]。
1.2 红外线热成像在LDH中的诊断应用 红外热成像技术的诊断灵敏度提高,在LDH疾病中可评估病变具体位置、性质与病情进展,由于该技术的高灵敏性可辨别病变位置的异常体体温,所以可以尽早诊断疾病,便于临床制定预防治疗方案。崔宝林等[9]研究发现,采用红外线热成像技术检查LDH患者,其小腿前、后外侧位置的温度变化明显高于健康患者,同时针对热成像图表现异常患者采用主观评估及MRI影像学检查发现病变位置的符合率为100%,提示该技术作为疾病检查手段的有效性。MANYOUNG等[10]研究发现,采用红外线热成像技术可从计算机处理的图像中观察到病变位置、疼痛位置及病变扩散领域,是临床中有效诊断LDH的客观指标,进一步弥补了CT、MRI等影像学手段的不足。杨振玲等[11]采用红外线热成像与CT、MRI影像学手段联合检查发现,红外热线成像可为影像学检查先排查出具体的病变位置,更节约检查成本,为确诊LDH提供辅助依据。吴耀持等[12]学者对比CT与红外线热成像技术发现,两种方式诊断一致性较好。
1.3 红外线热成像在LDH中医辨证中的应用 祖国医学以辨证治疗为主,所以对LDH治疗是需进行疾病分型评估再来确定进一步的治疗方式。现阶段,祖国医学在LDH的疾病证型判断以望、闻、问、切为主,但这种方式取得的分型缺乏客观性,会由于患者个体差异而获得的诊断结果不同,为进一步确定标准的客观化辨证分型手段,逐渐有学者应用红外线热成像进行判断。牟成林等[13]研究报道,红外线热成像可实现LDH的分型判断,尤其针对临床瘀血型LDH患者可作为疗效辅助评估手段。孙亚文等[14]研究把LDH患者与健康对照人群相比,结果发现红外线热成像技术可分辨寒、热证型。宋青凤等[15]研究报道,红外热成像可辅助诊断LDH,同时为治疗效果判断提供客观参考依据,且对LDH辨证分型具有一定的价值。
1.4 红外线热成像在LDH疗效评价中的应用 健康人群体表温度会保持在较为稳定的范围中发生小幅度的变化,但机体一旦受病变侵害,机体的温度会伴随疾病严重进展而发生变化。红外热成像技术由于可高效的追踪机体温度变化,并且具有使用便宜、无副作用等优势,现阶段脊柱外科中开始大量应用该技术来作为判断LDH患者疗效的有效手段,治疗前后因疾病逐渐变化,病情进展不同,因此患者的体温变化也不同。李远栋等[16]对LDH患者给予射频联合盘外臭氧注射治疗,采用红外线热成像发现患者治疗后3个月成像热温度低于治疗前,提示该技术评估疗效的有效性。TAKAHASHI等[17]发现,红外线热成像诊断LDH患者治疗效果具有一定有效性,可替代主观疗效评估的不足。高祺等[18]指出,LDH患者治疗前、后采用红外线热成像技术对比评估,可明显发现患者病变区域温度变化,可作为疗效评估的有效依据。康健等[19]发现,临床针对LDH患者应用三靶点椎间孔成形术治疗后,应用红外线热成像评估疗效发现患者双下肢皮肤在治疗前、后对比温差具有统计学意义,所以采用红外热成像技术评估具有一定的价值。
2 内热针在LDH中的应用
2.1 内热针应用原理 内热针疗法作为一种缓解慢性肌肉损伤的临床有效治疗方法,该应用机制是借助内热针对病变位置中的肌肉组织进行刺激,通过多次打微孔的方式深层穿透骨骼肌,然后使用该技术自带的加热功能,使内热针进行温度的传递,让温度散布到肌肉及软组织内,进一步加快病变部位血流供应,提高微循环作用,缓解肌肉张力,从而改善无菌性炎症,让侵损的骨骼肌肉尽快恢复并达到缓解症状的作用[20]。该方法融合了传统针刺治疗与热疗,治疗深度可穿透到骨膜处,与单纯的物理治疗停留在表层皮肤与皮下组织浅层位置不同,因此内热针治疗的更具有优势。
2.2 内热针治疗LDH的作用机制 内热针可改善由于物理、化疗等因素导致的胸腰、下肢局部性软组织疼痛,抑制组织坏死后出现的无菌性炎症。既往研究报道,采用集中型的内热针治疗LDH,取得的软组织松解效果理想,同时可降低对神经根压迫,阻断神经末梢疼痛信号传递,调节局部循环功能,促进机体新陈代谢,使肌肉痉挛症状尽快好转,控制肌张力减轻疼痛,进一步达到控制炎症反应的作用[21]。基于人体软组织解剖学视角中而言,内热针属于密集型针刺技术,通过针替代刀。有研究报道,针刺可对肌肉达到一种松弛的目的,同时远期改善疼痛效果更为理想,可以使LDH患者肌肉痉挛解除。内热针疗法可减轻张力,抑制无菌性炎症的进展,刺激细胞及血管的新生,加快毛细血管进一步扩张,促进血流供应,符合祖国医学中的“不荣则痛”治疗原则,进一步发挥治疗效果来保障机体腰椎的生物力平衡[22]。LDH患者肌肉状态是保障机体稳定性与平衡的关键因素,肌痉挛或痉挛缩都会影响生物力学平衡系统,所以为保障平衡肌群会进行代偿性收缩来发挥调控平衡目的,而内热针则是通过松解软组织来调节肌痉挛。临床研究发现,内热针治疗时可直接刺激LDH患者病变位置,患者往往会伴随“酸、麻、重、胀”的主观感受,这是因为内热针能量逐渐往病变四周位置扩散。既往研究发现,按照LDH发生机制理论,在治疗期间内热针据微循环逐渐改善病灶,从而满足“通则不痛”学说,让LDH病变之处血流供应充足,从而达到修复病变的目的,改善临床表现[23]。
2.3 内热针在LDH中的治疗 在祖国医学领域中LDH归属为“腰痛病”、“伤筋”,发病是由于外邪入侵、寒热、湿,或年老、跌倒等[24]。在现代医学领域中治疗LDH以手术治疗为主,但满足手术指征的患者不多,少部分患者会面临无法预测的合并症,甚至还会出现复发风险,严重影响患者预后。临床中内热针治疗效果较好且安全性较高。田羽玲等[25]以107例高血压合并LDH为研究对象,采用内热针治疗结果发现,内热针可改善LDH临床症状,调节血压心率。毛健宇等[26]研究79例LDH患者,随机对照研究了筋膜内热针治疗与椎体小关节注射液的治疗效果,结果发现筋膜内热针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可减少LDH患者的典型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便于患者尽早恢复正常生活。张琳等[27]以单中心随机对照对比了内热针与腰椎牵引治疗LDH的临床疗效,结果发现采用内热针治疗的患者VAS评分低于腰椎牵引治疗者,而SF-36评分高于腰椎牵引治疗者,提示内热针治疗LDH疾病疗效稳定。内热针疗法虽属于微小有创治疗,但在治疗期间无法避免会侵损机体而导致不良反应发生,如紧张性昏迷、皮下出血、恶心及头痛等等情况。有前瞻性研究报道,内热针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在6.5%。张琳等[28]研究采用内热针治疗LDH患者发现患者并未见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
3 内热针结合红外线热成像治疗LDH的疗效
内热针在体外加热过程中,由于电流处于稳定频率,内热针针身温度处于恒定状态。在既往离体猪骨骼肌与体外加热实验中发现,由于处于离体状态缺乏热量供应,所以内热针针身温度慢慢升高,但在未离体状态时针身温度恒定[29]。内热针在治疗LDH患者前,其腰背部位置的体温明显较健康群体更低或者更高,在内热针治疗后患者的温度分布才开始趋于正常水平,猜测可能是内热针治疗降低软组织无菌性炎性反应,在调节肌肉张力的前提下促进软组织血流供应功能恢复,所以采用红外线热成像技术检查发现患者腰局部温度发生改变,趋于正常。孙美玲等[30]研究报道中有相同报道,随机选取40例LDH患者采用内热针治疗与健康对照组患者对比,结果发现,内热针治疗患者治疗前、后腰部温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内热针使LDH患者腰部温度分布状态改变。庄金刚等[31]研究选取131例LDH患者,随机对照研究电针与内热针治疗LHD效果,结果发现内热针治疗后患者疼痛指数低于电针治疗患者;而内热针治疗患者LFR评分、JOA评分高于电针治疗患者;采用红外线热成像评估疗效发现,内热针治疗患者局部温度、腰部软组织供血状态较电针治疗患者更为理想。内热针治疗可以加快LDH疾病的慢性损伤骨骼肌组织血管新生,便于组织血供修复,而采用红外线热成像技术结合治疗评估,能够监测病灶体表温度变化,图像检测取得的参数可进一步表现局部组织血循环恢复情况,所以对患者病情评估准确性较为理想,进而可观察患者组织与肌肉的状态。
4 结语
内热针疗法在祖国医学与现代医学背景中逐渐完善创新发展,同时采用红外线热成像评估内热针治疗的临床有效性。在现代大众生活方式及生活习惯的转变影响下,肩、颈、腰、腿等软组织损伤发生率呈现增长趋势,是大众面临的巨大挑战,应多加重视。内热针结合红外线热成像治疗LDH这一诊疗方案,在LDH等疾病治疗中获得了较好的疗效,同时该技术治疗对患者不会造成较大的经济压力,在临床中具有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