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声喧哗中敲响“定音鼓”
2020-01-11何平
□文/何平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前,毛主席曾为新华社撰写过一篇脍炙人口的评论。我们每天进出新闻大厦北门,都会看到一层大厅墙上的巨幅雕版画,上面镌刻着毛泽东同志70年前为新华社撰写的新年献词《将革命进行到底》。不朽的雄文,无声地诉说着新华社评论与众不同的红色历史,彰显着新华社评论当之无愧的地位作用。
回顾新华社88年的奋斗历程,无论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领导人撰写的经典名篇,还是新华人自主撰写的一系列引领时代潮流、推动社会进步的新闻评论,评论始终在新华社报道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形成了具有国家通讯社特色的独特风格品格,为我们忠实履行党中央“喉舌”使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把评论工作放在更加突出位置,特别是把宣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总书记治国理政实践作为评论的首要任务,作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具体体现,每年播发解读阐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评论员文章200多篇。推出了一大批宣传党的主张、反映人民心声的言论,从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推出的《向着更加壮阔的航程》,到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播发的《让爱国主义旗帜永远高扬》,我们精心打造的重磅评论不断产生镇版刷屏之效,充分发挥了引导舆论的“定音鼓”作用。
评论,是新闻媒体的旗帜。我们发出的每篇评论,无论由谁执笔,署名的前面都有“新华社”三个字,是在代表新华社发声,是为党和人民代言。这一职责定位,要求我们的评论,必须始终体现党的意志、反映人民主张,必须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必须坚持国家站位、大社风范、新华品格。
要进一步提升评论报道的质量水平和影响力,让“新华好声音”更加响亮,应当把握三个方面:
——前提是,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评论报道对我们履行职责的重要意义,认清“为什么评”的使命任务;
——根本是,要立足国家通讯社的职责定位,明确“评什么”的重点任务;
——关键是,要深入把握评论报道的独特规律,掌握“如何评”的基本方法。
第一,充分认识评论工作重要意义,认清“为什么评”的使命任务。
如果说传播事实是告诉人们“发生了什么”“是什么”的问题,那么发表评论则是回答“为什么”“怎么看”的问题,其特殊功能和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报道真相”十分重要,“揭示真知”同样不可或缺。前者为“事实判断”,后者为“价值判断”。二者相结合,才能使人们不仅在“事实”层面知道有和无、真和假、虚和实,也能在“价值”层面认清是与非、美与丑、利与弊。
1.作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重镇,评论是我们履职尽责的必然要求。当前,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前所未有地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如此之近,前所未有地离世界舞台中央如此之近。要肩负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就必须响亮地发出时代的强音,以深刻的见解、雄辩的逻辑、思想的力量,讲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深刻道理,引导人们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凝心聚力。
2.面对复杂的国内外舆论环境,评论是我们引领导向的锐利武器。面对舆论场上各种思潮相互激荡,各种观点相互碰撞,尤其需要发挥评论报道团结鼓劲、凝聚共识、解疑释惑、激浊扬清的作用。要在多元多变多样中定主调、强主流、立主导,旗帜鲜明地代表党、政府和人民表明我们的立场、观点和态度,对内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对外展示形象、扩大共识,正确引导国内舆论和积极影响国际舆论。
3.应对传媒格局的深刻变化,评论是我们提高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在当今信息量“过剩”的时代,稀缺的恰恰是有思想含量的评论,这是媒体参与竞争和取胜的制高点,是无法复制、不可替代的核心竞争力。人们常说新闻是“易碎品”,如“明日黄花”。但新闻评论所蕴含的思想内涵、彰显的价值观念却不会轻易过时。面对海量的新闻信息,谁能提出深刻的思想观点、真知灼见,谁就能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掌握话语权、主导权,拥有更强的传播力、影响力、引导力、公信力。
第二,立足国家通讯社的职责定位,明确“评什么”的重点任务。
明确了“为什么评”之后,“评什么”的问题就摆在了我们面前。大千世界,万象纷繁,从何入手、何处落笔?要心中有数,对准焦点。
鲁迅先生曾说,“选材要严,开掘要深,不可将一点琐屑的没有意思的事故,便填成一篇,以创作丰富自乐。”对新华社而言,我们撰写的是新闻评论,就是要始终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设置议题,对中央的大政方针、决策部署进行深入阐释,发挥舆论引导作用;关注人民群众情感的共鸣点设置议题,最大限度地凝聚社会共识;聚焦社会舆论热点设置议题,遇到突发事件、焦点话题迅速跟进,及时发出权威声音;针对思想认识上的疑惑点设置议题,用正确的观点、深刻的见解、理性的分析为人们解疑释惑、析事明理。
简而言之,新华社的评论要有政治上的高度,体现导向性;有表达上的锐度,具有针对性;有思想上的深度,富于启发性。
一要占据真理的制高点,让党的创新理论成为时代的最强音。一篇优秀的评论,必能折射出真理的力量。新时代,指引我们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伟大旗帜,就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武器,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科学指南。只有坚定不移地用这一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我们的评论报道工作才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只有坚定不移地将宣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我们的评论报道才能彰显真理的力量。要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及时跟进评论,深入阐释其深刻内涵、精髓要义,引导人们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
▲《韧性潜力定力——透视当前中国经济》等十余篇新华社评论被央视《新闻联播》连续口播,起到提振信心、鼓舞士气的作用。
二要占据时代的制高点,在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中设置议题。新华社的评论,必须着眼大局、围绕大局、服务大局,以高屋建瓴的站位、宽广开阔的视野、冷静清醒的判断,把握时代脉搏、洞察风云变幻、揭示发展趋势。比如今年上半年,面对经济下行和中美经贸摩擦带来的压力,我们自主策划“聚焦中国经济亮点”栏目,连续播发20余篇系列述评,其中《韧性潜力定力——透视当前中国经济》等十余篇稿件被央视新闻联播连续口播,起到提振信心、鼓舞士气的作用。困难挑战无疑是客观存在的,但不能因为看到某一个企业或行业、局部地区在一定时间内遇到一些困难,就影响我们对整个宏观经济形势的总体判断。要跳出身处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局限,具有“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大格局、大视野、大判断。
三要占据道义的制高点,充分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人民立场是党的新闻工作的根本立场,群众观点是评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如果说,发布新闻保障的是人民的“知情权”,那么,发表评论则是维护人民的“表达权”。近年来,我们聚焦普通劳动者播发的《高温下,请善待与尊重他们》,聚焦百姓切身利益播发的《保护疫苗安全的高压线一定要带高压电》等评论,都是为人民发声的代表作。重审“呼格案”时,我们播发的评论《疑案沉冤昭雪彰显公平正义》,今年针对湖南新晃埋尸案播发的评论《绝不能让黑恶势力逍遥法外》等评论,都是在维护人民利益、捍卫公平正义,产生了良好效果。
四要占据舆论的制高点,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的评论要站在舆论的制高点上,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把握住这一核心价值观,我们的评论就能够在众声喧哗中发挥一锤定音的作用。近年来,我们针对抹黑英雄、解构历史、消费民族苦难、恶搞革命歌曲,针对把《黄河大合唱》恶搞为《讨薪歌》等现象及时发声,播发的新华时评《捍卫红色经典升华红色基因》等稿件,旗帜鲜明地予以批驳,发挥了澄清谬误、明辨是非的作用,体现了我社评论的担当与品格。
第三,深入把握评论报道的独特规律,掌握“如何评”的基本方法。
新闻评论与消息、通讯等体裁同属新闻报道,同样具有真实性、准确性、时效性等“共同属性”。同时,作为一种独特的报道体裁,评论也有其“特殊属性”。
如果说,新闻信息的传播是以“事”为主,那么,新闻评论的报道则是以“论”为要。从方法论的角度看,前者主要是运用“归纳法”,即通过深入实际的采访,从一个个具体的事例、典型、个案中总结、概括、提炼出带有普遍意义的结论;后者则主要是运用“演绎法”,即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通过逻辑推理的方式,对新闻事实作出符合客观实际的观察、分析、判断。
正如新闻报道有“五个W”基本要素一样,评论写作是由“论点”“论据”“论述”三个基本环节构成。
1.论点——要旗帜鲜明、高屋建瓴,体现思想性。
论点是评论的灵魂,往往折射出一个新闻机构的高度与水平,衡量着评论作者的视野与能力。好的论点至少应该具备四个要件:
一是观点要正确。评论是对事实的价值判断,立场、观点、主张必须正确。归根到底,要以总书记提出的“四个有利于”(有利于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推动改革发展,有利于增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有利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为准绳。2015年,网络上出现了关于“党大还是法大”的言论。实际上,这是一个别有用心的伪命题。为此,我们及时组织播发了评论《绝不允许“党大还是法大”伪命题干扰政治定力》,旗帜鲜明地指出这一问题的本质,起到了正本清源、以正视听的作用。
二是态度要鲜明。毛主席曾经指出:“我们必须坚持真理,而真理必须旗帜鲜明。”新华社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倡导什么、反对什么要旗帜鲜明、爱憎分明,不能态度暧昧、模棱两可。尤其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要站稳立场,对正确观点、美好事物大力弘扬,对错误思想、丑恶现象敢于发声亮剑,以主流思想观念引领多元舆论,以正确价值理念凝聚社会共识。
1984年,我社播发的评论《一号文件要管“二号文件”》引发强烈社会反响。当时的背景是,从1982年到1984年,中央已连续3年发布关于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吹响了农村改革的进军号。然而一些部门、机关和地方却作出某些不符合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的规定。农民反映:中央一号文件是“阳关道”,那些“二号文件”是“绊马索”。为此评论指出,一号文件是中央指导农村工作的纲领性文件,部门、地区制定的具体政策和规章制度,都必须贯彻、服从中央一号文件,这是检验是否在政治上和党中央保持一致的一个重要标志。这篇评论用醒目的标题、鲜明的观点,发出了坚持改革不动摇的强烈信号,为广大农民群众吃下“定心丸”。
三是立意要高远。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描写林黛玉教香菱作诗,说“平仄是末事,词句也次之,第一是立意要紧,意趣真了,诗自然是好的”。评论的写作又何尝不是如此。一篇好的评论,论点既要源于事实更要高于事实,视野开阔、站位高远。
今年国庆前夕,我们连续播发三篇署名为“宣言”的文章《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长风破浪会有时》。这三篇高端评论的题目,用的是习近平总书记2012年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引过的三句诗。这组评论站在实现民族复兴大业的时代高度上,以宏大的历史视角回顾了艰苦卓绝、砥砺前行的“昨天”,讴歌了奋发有为、繁荣昌盛的“今天”,展望了前途似锦、宏伟壮丽的“明天”,既讲清了是什么,更讲清了为什么,让人们在骄傲自豪的同时,更加坚定了“四个自信”,可谓新中国成立70周年评论报道中的扛鼎之作。
四是见解要独到。评论要想高人一筹,就必须有深刻、独到见解,而不能浅尝辄止,更不能人云亦云。
在2016年的“快播案”中,我社曾播发过一篇言论,围绕当事人辩护权利,从“疑罪从无”的法治角度阐释了“实质正义”必须有“程序正义”作为保障的理念,相对其他媒体有的评论,可以说高出一筹。
2.论据——要充分扎实、生动鲜活,体现雄辩性。
事实胜于雄辩。虽说评论以“论”为主,但“论”也要言之有物、言之有据、言之成理,否则就会成为空泛议论、无病呻吟、苍白无力、难以服人。只有虚实有机结合、事理互为补充,才能将道理讲明白、把观点说透彻。
好的论据应当是真实的,而不是虚假的;是新鲜生动的,而不是陈旧过时的;是有典型意义的,而不是没有新闻价值的。应当把握三个要点:
一是突出一个“实”字,为论点提供有力的支撑。论点是建立在事实基础上的判断,要说明论点就必须讲清事实。1948年底,毛泽东同志在西柏坡为新华社挥毫写下题为《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新年献词。文章的论点十分鲜明,开宗明义第一句话就是“中国人民将要在伟大的解放战争中获得最后胜利,这一点,现在甚至我们的敌人也不怀疑了”。围绕这一论点,毛主席用解放战争开始两年多敌我双方力量发生的变化进行了详尽对比。从战争之初国民党在人数、武器上的绝对优势,到放弃全面进攻计划、由进攻转入防御,从人民解放军歼灭国民党兵力速度的显著提升,到全部瓦解敌人战线,翔实的数据、确凿的事实,力量的此长彼消,让将要获得“最后胜利”的结论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不容置疑。
二是做到一个“准”字,使论断更加雄辩有力。这里的“准”,除了事实准确外,主要是指切入要准、聚焦要准、表述要准,从一系列能够佐证论点的事实中准确选择最具代表性、典型性,最有说服力、感染力的作为论据,从而让论述更加雄辩,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1949年1月4日,为了驳斥蒋介石在发布的元旦文告中的所谓“和平”烟幕,毛主席写了《评战犯求和》。文中对蒋介石提出的“和平”前提逐条批驳,着墨不多却字字如刀,把反动派虚伪嘴脸解剖得体无完肤。尤其是在批驳国民党威胁要进行所谓“京沪决战”时,说自己“在军事、政治、经济无论哪一方面都要超过共产党几倍乃至几十倍”的论调时,评论仅仅用了一个论据,即:目前解放军就有300万之众,“‘超过’这个数目一倍就是600多万人,10倍就是3000多万人,‘几十倍’是多少呢?姑且算20倍,就有6000多万。”可“拥有6000多万名军官和士兵的国民党人看不见自己的6000多万,倒看见了人民解放军的300多万”。在三大战役进入尾声,国民党数百万精锐在长江以北被尽数包围歼灭的事实面前,蒋介石的威胁不过是色厉内荏的绝望、欺骗舆论的伎俩。毛主席用这一论据使蒋介石的谎言不攻自破,雄辩有力,切中要害。
三是体现一个“活”字,让论述更加形象生动。如果说析事明理可以加深读者的理性认识,那么恰到好处的比喻、历史典故的引用,则能引发人们的情感共鸣。
同样是在《将革命进行到底》一文中,为了揭穿国民党反动派企图划江而治、争取反扑时间的假和平阴谋,毛主席引用伊索寓言里“农夫与蛇”的故事做比喻,讲清了人民解放战争必须坚持到底,“不可沽名学霸王”的深刻道理,这种寓理于事、以事明理的写法,增强了评论的说服力、感染力。
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还有鲁迅先生在《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中“痛打落水狗”的比喻,用形象的手法说明,敌视革命、欺压人民的反动分子不会因为人们的“好心”“慈悲”而做出任何改变,对这些人不能讲什么“费厄泼赖”,要像对待咬人的狗一样坚决打击,“无论它在岸上或在水中”。可谓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3.论述——要鞭辟入里、周密严谨,体现逻辑性。
黑格尔指出,逻辑思想是一切事物自在自为地存在着的依据。可以说,评论的力量就是逻辑的力量。而论述正是从“论点”到“结论”的逻辑推演过程,论述精辟,道理才能讲得透彻。
一直以来,我们的评论最容易犯的一个毛病就是缺少论述,动辄就是“事实证明”“历史证明”“实践证明”,或“毫无疑问”“毋庸置疑”“可以相信”,但事实、历史、实践是怎样“证明”的、“相信”的依据又是什么?却缺乏事理的支持、缺少逻辑的推导。“有理不在声高”。评论要体现说理的力量、思想的力量、逻辑的力量,就必须经过充分严密的论述。
《文心雕龙》作者刘勰说过:论如析薪,贵如破理。意思是说,论述应像劈柴那样,贵在按其纹理破开。这个“纹理”就是逻辑。亚里士多德也提出过“三段式”逻辑推理论述法,即:大前提—小前提—结论。因此,有说服力的论述应当做到:逻辑严密、条分缕析,层层剥笋、言之有据,入木三分、鞭辟入里,是思想性和生动性的统一,逻辑性和形象性的统一,深刻性和通俗性的统一。欲达此目的,需要把握四个要点:
一是要揭示本质。评论报道要见人所未见,识人所未识,言人所未言,就应透过现象深入本质,去除枝蔓抓住核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实行土地家庭承包,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一举解决了吃饭问题。但有的地方出现了“强调自主权过头了”“下面不听指挥,乱了套”等杂音。新闻界的前辈范敬宜同志通过扎实调研、深入思考,采写了新闻史上的名篇《分清主流与支流莫把开头当过头》。提出基层所谓的“过头”,其实是改革活力充分释放的“开头”,抓住了现象背后的本质,作出了正确的判断,有力地宣传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重大决策。
二是要反映普遍。评论的选题要有普遍意义,要善于从个别中发现一般,从个性中发现共性,以滴水见太阳,窥一斑而见全豹,发掘带有普遍意义的价值。不久前,湖南湘西州永顺县女教师李田田因为发文批评形式主义被深夜约谈的事情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事情虽然发生在教育领域,却是基层形式主义的缩影。人民日报针对这件事播发了评论《戳破形式主义泡沫还需更多“李田田”》,我们也播发了评论《治理形式主义,就要为善意的批评者撑腰!》,发挥了激浊扬清的作用。
三是要把握趋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要有草摇叶响知鹿过、松风一起知虎来、一叶易色而知天下秋的见微知著能力。”这对我们做好评论报道也极具指导性和启发性。评论报道同样要有发现“风起于青蘋之末”的敏锐性、鉴别力,具有“一叶易色而知天下秋”的洞察力和预见性。
新华社历史上有篇评论就很有代表性。1941年6月下旬,《新中华报》改为《解放日报》一个多月后,苏德战争爆发。6月26日,毛主席亲自审改的社论《世界政治的新时期》在《解放日报》刊发,明确指出“苏德战争是世界政治新的转折点”。随后他又交待胡乔木同志再写一篇社论,题目叫《苏必胜,德必败》,并从四个方面阐述了理由,指出:“苏联的胜利并非唾手可得,重大的牺牲与一时一地的挫折也还不可避免。但全人类和全中国的战斗信念是:中必胜,日必败;苏必胜,德必败。”尽管当时很多人对这个判断将信将疑,但一年之后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使这一预言得到验证。像这样的洞察力、预见性,很值得我们学习。
四是要富于辩证。从“形式逻辑”来讲,一是一、二是二,非此即彼。但是在“辩证逻辑”中,讲的是既对立又统一,不能用“非黑即白”的简单化思维。社会现象更是错综复杂,既有“一因一果”情况,也有“一因多果”“一果多因”“多因多果”“互为因果”等情况,要避免主观片面、以偏概全,更需要作辩证分析、科学研判、理性思考。而要对事物作出全面、准确、科学的判断,就必须以唯物辩证法作为思想武器,才能防止简单化、片面性和形而上学。
辩证分析要把握“两论”:一是“两点论”,二是“过程论”。比如,如何看待当前经济形势。前三季度GDP增速6.2%虽有所放缓,但仍在合理区间(预期6%-6.5%)。纵向比,今天每增长一个百分点,相当于27年前10倍。横向看,在世界经济总量过万亿美元经济体中增速最快。所以我们看待形势,既要看到困难与挑战一面,更要看到稳中有进、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和总趋势,看到韧性、潜力和回旋余地。还比如,反映民生保障问题,要着眼于我们仍处在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报道既要体现“尽力而为”,也要注意“量力而行”,不能脱离发展阶段,一味吊高胃口。
只要我们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不断提升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我们的评论就能站得高、看得远、说得透。
论点、论据、论述,是我们撰写评论需要把握的三个关键环节。它们既各自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又辩证统一于一个完整的思维和写作的实践过程。在统筹把握这三个环节的同时,还要正确处理好四个关系:
一是虚与实的关系。评论虽然总体上是以论为主、比较抽象,但也不能离开新闻事实的本源,要坚持缘事而发、虚实结合、寓理于事、理从事出,在对事实的分析判断中讲清背后的本质和规律。
二是深与浅的关系。好的评论总是蕴含深刻道理。而深刻的道理只有转化为浅显的语言,才能为人们所理解和接受。要善于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喜闻乐见的表达、生动鲜活的比喻,让深刻的道理深入浅出。鲁迅在《文学和出汗》中批驳“文学当描写永远不变的人性,否则便不久长”谬论时,不是抽象地说理,而是用“出汗”作比喻:“‘弱不禁风’的小姐出的是香汗,‘蠢笨如牛’的工人出的是臭汗。不知道倘要做长留世上的文字,要充长留世上的文学家,是描写香汗好呢,还是描写臭汗好呢?”把一个深刻道理以人们日常生活体验进行阐释,既有可读性,又有说服力。
三是立与破的关系。“立”就是评论要有指导性、鼓动性、启发性,“破”就是要有战斗性、针对性、警示性。前者是“旗帜”“号角”,后者是“匕首”“投枪”,二者缺一不可。当然,批驳性评论要记住“辱骂和恐吓不是战斗”,而要批之成理、驳之有据。
四是理与情的关系。和所有优秀的新闻作品一样,好的评论同样应该是有思想高度,同时又有情感温度。欢呼喜庆时满怀激情,缅怀纪念时饱含深情,感同身受时充满温情,这样我们的评论就不仅能具有理性的光芒,也能展现人性的光辉,不仅能让人们从逻辑上认同,也能在情感上共鸣,从而更加有效地说服人、启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