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学方式的转变

2020-01-10马霞

读与写·下旬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转变策略小学美术新课改

马霞

摘要:新课改背景下,要求各学科教学模式不断创新,并对培养学生学科素养赋予新的要求。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已在各学科教学中有了广泛应用,并对优化教学创造了便捷条件。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及学生需求,创新教学方式,构建积极有效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模式。本文就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学方式的转变策略进行探究,以期对提高小学美术教学水平及学生美术学科素养有所增益。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美术;教学方式;转变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20)03-0237-01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各学科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都发生了变化,但距离新课改的标准及学生素养提升的要求比还需进行不断创新和优化。如小学美术教学,由于部分教师缺乏与时俱进的教学思想,在教学中依然保留着传统教学中呆板机械的教学模式,只关注基础美术专业知识教学而忽视了学生美术综合素养的培养,导致学生对美术学习缺乏应有的兴趣。制约了小学美术教学水平的提升。

1.新课改背景下美术教学面临的问题

1.1 美术作品呈现形式发生改变。

美术作品存在和呈现方式影响着全社会关于美术作品的认知及价值评论。传统美术创作中,从我国古代到近代,也包括电视传媒的普及时期,美术作品总是以实物的形式呈现给世人,其价值的呈现,如纸张、木石雕刻、皮革绘画等均是借由实物为载体体现出来,具有真实可感的特点。从创作者到美术相关从业者对于美术作品的欣赏及展开教学都主要基于实体作品而进行的。但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美术作品的存在和呈现方式发生了明显变化,需要现代美术教学形式相应发生变化。而实际情况是受传统作品欣赏方式的影响,大部分美术创作及教学仍然以实物载体展开。

1.2 美术作品价值的认知有所改变。

以往美术作品的价值借由其实体形式传递出来,作品的唯一性决定了其价值的高低,这种认知方法也得到全社会相关行业的默认,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对美术作品的价值评判体系,对推进美术创作及美术教育发挥着决定性作用。因此以实体为载体呈现出来的美术作品价值也成为了直接推动美术教育发展的直接推动力,它不仅影响着社会资源关于美术教育的各项投入,而且代表着美术教育方向。新课改背景下,美术作品的唯一性发生了明显变化,相应其价值的评判标准也发生调整。其属性转变为商品,而商品保值是体现其价值的标准,由于美术作品保值功能的变化,带来各行业降低关于美术作品价值的评价,并导致对美术作品投资的减少。

2.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学方式的转变策略

2.1 优化调整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

在传统美术教学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并依据美术教材展开教学,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讲、欣赏及练习并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堂作业,由于对课堂教学的参与度低,难以调动学生對美术教学内容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但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使得教学过程更为直观、简洁且生动,得以使学生可从多角度进行美术知识学习,同时大大提高教师备课效率及学生课堂学习效率。如,每堂课前,教师可要求学生从网络上查找相关的知料,以促进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和熟悉本堂课教学内容,更好地在课堂教学中与教师展开交流探讨,实现观点与信息的共享,大大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同时,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借助可计算机模拟现实进行虚拟新的教学空间,并在其中大量美术资料及优秀的作品,便于学生学习和欣赏,实现优质高效的美术学习。为了便于学生学习、交流并积极发表对美术作品的欣赏感悟及学习建议,教师可借助网络构建一个以学习探讨为主的交流群,为学生提供一个课余相互交流讨论的平台,教师也可在群内解答学生的疑难点,密切师生关系,增强学生的美术学习探究积极性。

2.2 美术教学结合学生日常生活展开。

核心素养背景下,要求美术教学紧紧围绕学生兴趣和需求而展开,同时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以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其学习的探究精神。而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广泛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小学生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及思维方式。需要教师重视信息技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密切教学活动与小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使学生能够更简便、更高效地学习和丰富美术学习相关知识及技能,促进学生深入感知美术作品与生活的内在联系。教学中,教师可借助网络多角度呈现美术作品,便于学生的鉴赏与评价,建立小学生的审美体验,促进学生更直观、更深入把握到美术作品创作的本质。同时,使学生通过美术作品认识到美的内涵,以及如何在生活中发现美、感知美和创造美,继而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综上所述,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美术教学需要与时俱进,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作为优化美术课堂教学的辅助,创新教学模式,以不断满足学生关于美术学习的多元化需求。在完成日常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不断结合新的美术教学理念,从美术理论知识、专业技能、美术修养等方面丰富美术教学内容,以促使学生美术综合素养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 许瑞端.新课标视域下小学美术教学有效性的组织实施路径[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7(36):225~226.

[2] 夏明坤.基于信息技术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分析[J].读写算:教师版,2017(40):187.

[3] 胡学云.“有效性教学”在小学美术教学活动中的应用——以“中国绘画”章节为例[J].中学教学参考,2017(15):82.

猜你喜欢

转变策略小学美术新课改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