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小班教学活动导入环节存在的问题与成因分析

2020-01-10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12期
关键词:小班幼儿教师小朋友

张 嵩

夸美纽斯认为:“开头虽则显得无关紧要,但是却具有巨大的潜伏力量。”在15~20分钟的幼儿园小班教学活动中,开头几分钟的导入显得尤为重要,可以吸引注意力,使孩子们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为整个教学活动的成功奠定基础。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幼儿教师由于缺乏对导入环节功能的认识,固守旧的教学思维,急于求成,盲目地加快教学进程,导致幼儿园小班教学活动导入环节问题丛生。

一、幼儿园小班教学活动导入环节存在的问题

(一)导入方式单一

1.小班幼儿教师运用的教学导入方法及使用频率。

表1 小班幼儿教师运用的导入方法及使用频率

7 8 9 10 11 12 13 14 15音乐导入法多媒体导入法材料导入法猜谜导入法悬念导入法幽默导入发情境导入法游戏导入法表演导入法3 2 2 1 1 5 1 1 1 0 5.60%3.70%3.70%1.90%27.80%1.90%1.90%1.90%0.00%序号 导入方法 次数 百分比

由表1可以看出,悬念导入法和衔接导入法的使用频率几乎占所有导入方法的一半,而其他13 种导入方法却很少使用,尤其是演示导入法、表演导入法没有使用到,而情境导入法、问题导入法、故事导入法等这些本该常用的方法也用得很少,仅占20%。

2.访谈结果分析。分析问题“您都曾用过哪些导入方法,在这些导入方法中哪一个或哪几个您经常使用?”显示,幼儿教师认识到导入环节的重要性及功能,但对导入方法掌握有限,统计结果表明,针对15种导入方法,大部分幼儿教师只能说出3~6 种,最多的也只能说出一半左右。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经常用到的导入方法很少,频繁使用的只有3~4种。

由录像资料、访谈资料、教案资料三方面的统计发现,当前幼儿园小班教学活动导入环节存在的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导入方法掌握较少,导入方法单一,重复使用悬念、衔接等导入方法,在导入方法的应用上缺乏创新。

(二)导入时长把握不准

有些幼儿教师不能很好地控制导入时间,草草引入“收”不回来,有些导入环节的时长分配不合理,语言不是过于精练就是过于冗长。

1.草草引入。在54 节教学活动中有15 节教学活动属于导入时草草引入,所占比率为28%。实际导入时间与教案中设计的导入时间不符。

【案例一】

语言活动——“我们的小手能做什么呢?”

(T:为教师,C:为幼儿,下同)

T:昨天老师跟小朋友们讲过什么呢?(老师摆弄自己的双手给幼儿做提示)

C(齐答):小手。

T:那我们的小手都能干什么呢?举手回答!

C1:拿笔。

C2:画画。

C3,C4……

【案例二】

表演活动——童话故事《胆小先生》

T:小朋友听过《胆小先生》的故事吗?

C(齐答):没有。

T:没有啊,那老师给大家讲一讲好不好呢?

C(齐答):好。

上述两则案例,幼儿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有意缩短导入时间或未对导入环节进行精心设计,导入环节过于精练,走入了另一个极端。这样的草草导入没有结合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不能很好地吸引幼儿注意力,激发其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降低学习的有效性。

2.“收”不回来。幼儿教师在教学活动导入环节往往会出现这样的问题,语言冗长拖沓,抓不住教学内容的重点,绕了好大一圈才回到真正想要开展的活动中来。

【案例三】

美术活动——“画公共汽车”

T: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个谜语,“一栋活动房,街上往来忙,停停又走走,随时靠路旁。”小朋友们动动脑想一想这是什么车呀?(幼儿们小声讨论)

C1:火车。(到此时间过去1分钟)

T:不对,小朋友想想,在马路上行驶的,很大的交通工具。

C2:妈妈的车。

T:看来妈妈的车很大啊,老师说的是车里面能装很多人的,每天都有很多人在站点等着的。而且需要我们买票的。(此时幼儿们陷入沉思)

C3:(突然有一个小朋友站起来)老师,我知道,是公共汽车。(到此时间过去5分钟)

T:宝贝儿真聪明,对,就是公共汽车。那谁能说说自己都喜欢什么样的“车”呢?

C4:自行车

C5:火车。(幼儿们纷纷发言,到此时间过去了7分钟)

T:好,小朋友都说了自己喜欢的车,那今天我们就来画一画公共汽车。(此时进入教学主题“画公共汽车”)

在案例三中,教师先请幼儿猜“公共汽车”的谜语,又请幼儿说自己喜欢什么样的“车”,最后引到“公共汽车”上,至此才开始真正贴近教学内容。这样的导语就有点儿绕来绕去的感觉,教案中对导入环节的预设时间是2分钟,而教师实际的导入用了7 分钟,绕了一圈才把话题引到“公共汽车”上,回归到教学内容画“公共汽车”上来。

(三)导入内容偏离主题

导入环节的目标是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求知欲,减轻新知识的学习难度,最终实现幼儿知识的建构。因而导入内容与教学活动内容的契合度将直接影响教学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如果导入内容与教学内容脱节,就失去了吸引幼儿注意,激发学习兴趣的作用。

(四)导入语言使用不当

分析54 节小班教学活动录像和教案后发现,幼儿教师普遍存在导入语言使用不当、表达方式欠缺等问题。

【案例四】

体育活动——“运水果”

T:小朋友们,今天我们来做“运水果”的游戏,老师这儿有一些篮子,一会儿小朋友们把水果搬到自己的篮子里,然后再经过一个独木桥。

导入语言的重要作用在于幼儿教师可以在教学活动伊始为幼儿创设一个可接受的具体情境,引导幼儿调动全身的感知觉器官,将注意力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小班幼儿正处于具象思维阶段,由于知识经验缺乏,第二信号系统不够完善,幼儿主要是凭借直接形象或表象来进行思维,从而认识外界事物,他们对干涩的语言符号缺乏耐心,不易理解。在小班幼儿的词汇库里,多是一些表示直观形象的词汇,极少有表示抽象意义的词汇,而且他们对词义的理解能力也十分有限。因此,教师在集体教学活动的导入阶段,要经常采用与幼儿生活相近或相关的具象性的语言。本案例中,教师可以这样组织导入语言:小朋友们,在我们的面前有一座独木桥,桥那边有一些小猴宝宝,由于猴妈妈不在身边,它们已经饿了好些天了,我们给它们送些水果好不好啊?随后教师可以给每个幼儿提供一个小篮子,里面放一些水果模型,幼儿带着篮子依次走过独木桥。这样的导入语言比较符合小班幼儿的言语特点。

二、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对导入功能的认识不到位

通过访谈发现,大部分幼儿教师能认识到小班教学活动导入环节对整个教学活动的开展起到一个奠基的作用。9 名访谈对象回答“幼儿园教学活动导入环节有哪些具体的功能?”这一问题时,多数教师认为,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吸引幼儿注意力,启发幼儿的思维。个别教师能进一步说出导入可以起到衔接的功能。导入环节的六大功能中被访谈对象只能答出3~4 种,这显然是教师对导入环节功能的认识不到位导致的。多数幼儿教师在组织导入环节时常常用几句话一带而过,把它当成可有可无的部分,这不但影响教学活动的质量,最重要的是,长此以往会使幼儿对学习内容逐步失去兴趣,这无疑会对幼儿的天性以及学习欲望造成伤害。

(二)对教学目标与内容的定位不准确

导入方法的选择和运用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之所以没有运用恰当的导入方法,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教师自身并不明确教学目标和内容,如,教学活动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幼儿的社会性情感和良好行为,则导入环节适合选用演示导入法和故事导入法。导入方法的选用还要考虑教学内容的性质和特征,一般说来幼儿园小班教学内容有的实践性较强(如体育、科学、美术等);有的情感性较强(如社会、音乐);有的逻辑性较强(如数学、语言)。只有选用与教学内容的性质和特征相符合的导入方法,才能使得教学内容更易于被幼儿所接受。

(三)教具与活动材料使用不当

教师不能恰当地运用教具,合理把握活动材料。在访谈中发现,一些幼儿教师对教具作用的认识出现了偏差,有些教师认为“教具用得越多越好,形式越多越好”,有些教师不管教学导入环节是否需要,将教具统统搬进教学活动中来,其结果是转移了幼儿的注意力,使教学活动偏离了教学内容,教具不但没有发挥作用,反而喧宾夺主,影响了整个教学目标的达成。

(四)对幼儿认知水平的判断有偏差

导入的关键就是找出新旧知识的差异,发现新知识的生长点,直奔幼儿的最近发展区。教师在设计导入时必须敏锐地洞察幼儿已有的认知结构,发现新知识与幼儿已有经验的联系点,才能通过适当的导入方法促进幼儿发展。导入效果不佳的原因,要么是教师导入的内容偏离了主题,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激发不起幼儿的好奇心;要么是问题太难,大大超出幼儿现有的认知水平。

猜你喜欢

小班幼儿教师小朋友
小班教学 有效交流
幼儿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如何在幼儿园小班开展区域活动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找茬儿
海边玩一夏
Let’s DIY Poster
小班幼儿语言交往能力的培养
护理专业英语小班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