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客家围屋造园艺术研究
2020-01-10王晓勤金建华李素萍
王晓勤,金建华,李素萍
(东华理工大学艺术学院,江西 南昌 330013)
中国古典园林按照隶属关系一般分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和寺观园林三大类,多年来学术理论界对上述三种古典园林的特点与造园手法进行了系统和深入的研究。但从研究实例和研究重点来看,目前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以颐和园、圆明园、承德避暑庄为代表的雍容华贵的皇家园林;以拙政园、留园、寄畅园、网师园、豫园、狮子林为代表的素雅纤秀私家园林;以东林寺、灵隐寺、白马寺为代表的幽静深邃的寺观园林。同时中国地域广阔,不同的文化孕育出形态各异的园林形态,如以清晖园、余荫山房、梁园、可园为代表的轻盈明净的岭南园林;以杜甫草堂、武侯祠为代表的古雅朴素的蜀中园林;以罗布林卡、拉萨嘆木夏林卡、日嗜则的吉采林卡,藏传佛教的寺庙林卡为代表的原始粗犷的藏族园林等。其中由客家人在赣闽粤地区所创造围堡式建筑和与之协调的园林形式,成为中国古典园林中独特的一支。现有针对客家园林研究还在起步阶段,如申秀英(2006)在中国南方传统聚落景观区划中将闽粤赣边客家聚落景观区作为8大区之一,强调神秘而奇特客家聚落园林景观的重要性[1];刘世强(2014)认为客家聚落园林景观中山、水、植物、建筑四要素的构成是客家园林形成的物质基础,客家地区社会环境是园林景观形成的制约因素,但还未对具体的园林进行分析、也未就客家园林的造园艺匠进行整理[2];卢梅芳(2016)在其硕士论文《赣州客家乡村景观遗产资源与特色研究》中提到关西新围小花洲的营造,但并未从造园的视角去总结围屋造园的类型和特点[3]。
客家人现有的聚居地主要分布在赣南、闽西、粤东的丘陵地区,其中赣南地区是客家人三次南迁的目的地及继续向闽粤迁徙的中转站,明清后又成为闽粤地区向北回迁的客家人的目的地,因此赣南素有“客家摇篮”之称,客家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赣南地区独特的围屋建筑与闽西的土楼和粤东的围龙屋有着较显著的差别,与之协调的园林景观也独树一帜。文章以赣南客家围屋园林为研究对象,用实例分析去归纳客家围屋园林的类型和造园的特点,以期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中国古典园林的研究领域,丰富和完善中国古典园林体系。
1 赣南自然社会环境
园林的形态与一个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状况有着密切的联系,是造园的基础。赣南地区独特的地形地貌、气候、水文等自然条件为园林提供了基础的山水环境和植物材料,同时社会局势与客家文化使园林表现出自身的特点。
1.1 丘陵盆地、耕地紧张
“赣南”是江西省赣州(原赣州地区)的简称,位于江西的南部,南岭、武夷山、诸广三大山脉交接地区。赣南地区俗有“八分山地一分田,一分水路和庄园”之说,其“山地”之含义乃指中山、低山、高丘、中丘较高的地段,以山区为主含有少量的山间盆地,是耕地面积最紧张的地区,在历史上这一地区人口稀少。建筑多不占用耕地,而是依据山形地势灵活分布于盆地四周。
1.2 气候温和、植被丰富
赣南气候属中维度偏南地区,是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的过渡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型,四季分明,植物品种丰富。常见的有竹、香樟、桂花、黄花槐、马尾松、芭蕉、栗子树、苦楝、棕榈、柿树、枇杷、火棘、芦苇等植物,为造园提供了丰富的植物资源。
图1 渔仔潭围总平面图
1.3 水网密布、河流纵横
赣南水网密布,河流纵横,是赣江的发源地,上游的数千条细小支流汇集成章水、上犹江、琴江、绵江、梅江、濂江、湘江、桃江、兴国江等9条大型的支流。丰富的水资源为客家聚落提供了保障,同时为园林用水提供了便利。如著名的关西新围与关西河、乌石围与东水河、渔仔潭围和栗园围与濂江等。
1.4 社会动荡、聚族而居
历史上赣南地区视作中原的边缘,生活在这里的客家人,受战乱从富裕的中原地带南迁至此,在受到本地居民排斥和宗族械斗、山贼侵扰等恶劣的社会环境中,客家人自发形成了聚族而居的居住方式,从而形成了体形庞大、壁垒森严的围屋。
2 赣南客家围屋园林的类型
赣南客家围屋园林是客家人在不适合农耕的自然环境,及不安定的社会环境中追求美好人居环境的缩影,其与围屋建筑有着密切的关系。根据对赣南围屋大量的实体调研,通过园林中山水、植物与建筑的关系将赣南地区客家围屋园林分为自然型和人工型两大类。
2.1 自然型
图2 渔仔潭围实景图
自然型是中国古典园林最早和最基础的类型,园林四大要素中的山、水、植物、建筑。山水、植物多是利用自然环境中的自然景色,建筑往往是根据山水环境点辍在其中。早期的皇家园林上林苑、唐朝时期王维的辋川别业、魏晋时期公共园林兰亭等都属于自然型园林。赣南客家围屋造园中的自然型,是将围屋置于山水格局之间,将围屋融合于园林环境中,对自然中的山、水、植物更多的是借用,而没有进行过多的改造,只在合适的位置加上人工的亭、台、桥、榭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位于龙南县里仁镇新里村渔仔潭围,其利用山水形式使其成为围屋整体的园林景观。
渔仔潭围始建于清道光九年(公元1829年),道光十八年(1838年)竣工,系栗园围十八世孙李遇德所建。园林可分为围屋建筑与自然环境两个部分。围屋建筑坐南朝北,大门设在东面,呈长方形,面阔55 m,进深 45 m,占地 2475m2,平面布局呈“回”字形,是集家、堡、祠、内院、门坪五者功能为一体的赣南客家方围(如图1、图2)。大体量的围屋建筑看似与环境相互隔离,但通过自然式园林的造园手法,用障景、借景、对景等手法,合理的利用自然中的山、水、植物元素,将围屋制于山环水绕之中,围屋与园林景观相互协调。围屋后有靠山,前有案山,四周砂山屏立,围屋隐于其中。濂江随山形变化在此处形成S型,转弯处形成两个半岛,其中北面为较陡峭的山丘,南面为一开阔的平坦半岛,围屋就位于开阔处。要进入围屋需从龙南县407县道旁的小道进入,小道依半岛山丘环绕徐徐向下,山丘林木茂盛,进入时就可隐约听到潺潺的流水声,却不见水。这里的山丘起到了隔景的作用,使围屋增添一份神秘。绕过山丘路变成了桥,这是濂江上修建的风水桥,风水桥以西,在河的拐弯处,左有象形山,右有狮形山,乃水口之形,当地人称之为“狮象把水口”[4]。濂江从桥下急湍而过,水声更加嘹亮,河道两岸植被丰富,立于桥上看水不过百于米,水又随山势绕行。过桥后便来到一处开阔处,围屋就屹立在右侧,围屋体量虽大,但在其后的苍翠山林掩映下,也就显得融洽了。渔仔潭围旁边并无其他大型围屋,周围耕地较少,这可能是因为围屋始祖系李遇德从事客家酿酒致富后建此围有关。至今,家家户户都保存酿酒的传统风俗。渔仔潭围的园林构造,有意识的运用了其周边山、水、植物的环境,道路、桥梁、围屋都精心布局,最终使渔仔潭围的园林造景出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成为客家自然式园林的代表。
2.2 人工型
图3 小花洲改造前平面图
图4 小花洲改造后总平面图
人工型是指对园林要素植物、山、水进行有意识的改造。在中国古典园林中,人工型对造园艺术要求更高,也更能体现园林艺术的精髓。宋代的皇家园林艮岳、唐代白居易在洛阳履道坊宅园及明清时期的江南私家园林都表现出极强的造园艺匠。人工型的古典园林在空间上移天缩地、在意境上讲求诗情画意,体现了中国古典园林的精髓。客家造园中不仅有对山水的利用,也有对围屋外在环境的改造,如围屋外的晒坪、月塘、背后的风水林等。根据园林与围屋的关系,人工型又可进一步分为围内人工型及围外人工型。
2.2.1 围外建园
围屋的主要功能是防御,内居住着同族的客家人,建筑布局紧凑,高大森严的围墙内没有足够的用地用于园林的修建,往往是在围外专门修建园林。如关西新围在其西门处,建有园林“小花洲”,供围内居民游乐、学习。
关西新围位于龙南县关西镇关西村四面环山的山间盆地,关西河自南向北流经境内,其环境特征是赣南山区盆地的典型,围屋呈长方形,主体建筑面宽83.54m,进深92.16m,占地面积7426m2,建筑格局十分严谨工整,整体结构如巨大的回字。围有两道围门,其中东门为高贵、有一定身份的人和轿子进出之大门,西门为马车进出和一般的人进出之门[5]。西门外的小花洲就如私家宅园的后花园一般,与围屋联成一体,有园林景致,天地合一,阴阳协调,又用坚固的围门使围屋保有坚固和森严的特色。
图5 小花洲改造前后实景图
小花洲初建时内有湖岛、亭、榭、桥组合,种植花草树木,相传是徐名均专为其苏州爱妾张氏所建,具有苏杭风格,从所遗留的园墙残垣上的梅花洞还能看到苏杭漏窗的影子。从遗存的布局和构图来看,小花洲多以直线造型为主,方形的水池及池中的方形小岛与围屋的方正线条相呼应,但这里的方形与关西新围的方形呈现出一定的角度差异,初看时无规律可寻,但将其放在整个围屋群落中,会发现其成为连系周边围屋书房的纽带,使围屋聚落更加和谐。从现有的水池位置可以看出当年小花洲的水引自新老围之间的小溪。2017年在龙南县对客家旅游资源进行整合,以关西新围为核心形成围屋保护群落,对客家传统村落景观进行保护和旅游性开发中对小花洲进行了修复,新的景观中极大的保留了原有湖、岛、桥、墙、熄字台,对于已毁坏的亭、榭和周边的道路并没有做过多的臆断式重建,而只是针对地面进行了重新整理(如图3~5)。这种围外建园的人工式园林,不仅体现了当时不稳定的社会环境下客家人对于居住环境安全性的追求,还体现出客家人对于美好人居环境渴望。
2.2.2 围内建园
围外建园,园林与居住是相互独立的存在,而围内建园则是让居住与园林形成和谐统一的整体。这一类园林与现代的居住小区园林有着诸多相似之处,最典型代表是栗园围。
栗园围位于江西省赣州市龙南县里仁镇的盆地中央,围子始建于明朝弘治十四年(公园1501年),历时18年落成,面积达45288m2,是赣南地区最大的一座客家村围。栗园围与赣南地区较规整的围屋不同,是村围。村围是被包裹在围墙之内的村子,并非由某一位一手策划,统一布局设计而建的,往往是先已有一个同宗(也有不同宗姓的)的自然村,后因安全的需要,而聚众捐资出力做起的环村之围[6]。相比于整体构建的方形围屋,村围的形状多为不规整形态,防御性也较弱,内部的建筑多为单层,有明显的街巷,居住,和园林空间(如图6、图7)。
图6 栗园围现状总平面图
栗园围园林区位于整个围的西侧,布局集中,与居住区有着明显的界线,从栗园围四个围门进入都需要多次转折才能到达,避免入口进去一览无余的尴尬视线,就如同中国园林中的抑景[7]。园林的主体是三口池塘,方正朴实,是围内重要的蓄水设施,面积约4700m2。三口池塘一字排开,中间由路堤相隔,路堤上种有柳树并建有小拱桥,水从桥下相连,形成一个整体。池内常年有潺潺溪流活水注入,池塘是围内居民生活洗涤、浣衣的重要场地。池塘内种有荷花,夏季是观赏的极佳之地。莲子、莲藕又是重要的农业种物,也可养鱼虾,在封闭的村围里,提供给居民食材。无荷花时,形成开阔的水面。在水面的西部向东面望去,东面的纪缙祖祠高大雄伟、在西阳西下之时建筑更是染上了一抹金色,围屋东南面的群山环绕层叠,而这些景色又都倒影在水中,形成一副天然的画卷,美不胜收[8]。池塘靠近围屋正门,西门的一侧的空地上,有相当于现在停车场的系马桩,当年的贵客从西门入,将马停在此处,再步行进入。池塘与东侧祖祠之间的空地,有井台、大树、坐凳,是围内居民休闲的地方。池塘的西南侧是晒坪,为方正的硬质铺地,晒坪上还有一座戏台,农闲季节戏台和晒坪为村民提供表演和观赏的空间,是围内主要的娱乐场所;在农作季节,晒坪用于晾晒作物。池塘的东侧和西侧还有绿地,围里的绿地是具有生产功能的绿地,在非常时期开垦作为蔬菜、瓜果种植的用地,用地方正,布局规整,为减小耕作所产生的扬尘等影响,绿地在空间布置位于最西面。在和平年代用于美化村围的观赏绿地,绿地的边界有少量的乔木做点缀,是围内的重要的绿化空间。
栗园围内的园林在元素上并无精美的亭台楼阁,也无艳丽的花朵,其主要元素为池塘、路堤、桥、晒坪、戏台、绿地。道路宜多为直线而少幽深曲折的曲线,空间布局较规整,功能上更偏重于生产实用。
3 赣南围屋造园艺匠
3.1 尊重自然、巧于因借
图7 栗园围实景图
围屋造园偏重于对自然的尊重与利用,围屋体量虽大,但却能在山水间找到合适的位置,并依从山水、田畴的关系,形成和谐的人居环境。建筑的朝向多随着周边山形水势的风水而定,如赣南地区著名的关西新围建筑朝东北方向、渔仔潭围朝北、栗园围朝西,各不相同,都是因为其建筑所在的小环境中山的走向所影响。从围内望向围外,虽然有高墙阻隔,却总能看到远处的林木苍翠,所借自然之景使坚硬封闭的围屋多了一些园林情趣。园林用水上也多是借用自然的水系加以利用,如栗园围将活水溪流引入围内汇集成池塘,再由暗渠流入南面的濂江;关西新围的小花洲内的方池引西北面的小溪之水形成湖池岛屿景观;渔仔潭围则是借用濂江之水在地形高低变化中形成悦耳的声景。赣南客家围屋体量巨大,但在环境中却和谐得体,是因为造园的思想先于建筑,将周边的山水都成为一个园林。无论是鱼子潭围还是围中有园的栗园围,都将围的周边环境考虑其中。可见赣南的客家人在极度严苛的生活环境中,运用大智慧,为自己创造出一方优美的园林空间。
3.2 生产实用、粗率豪放
客家人在当时的乱局中常常受到贼寇的骚扰,园林的营构提供了生产的条件,引水以成池,池水有灭火的功能,池内可种荷花,莲子、莲藕都是重要的农业种物,也可养鱼虾,在封闭的村围里,提供给居民食材。这种朴素的园林理水与古典园林中的典范汉代上林苑的昆明湖有着相似之处。客家人造园没有精细的亭台楼阁、道路也少有蜿蜒曲折、植物亦无桃红柳绿、水系也多形态规整,因此相比于繁华盛世下的苏州城市私家园林的精巧细腻,围屋的造园属于更加粗率豪放的风格做派。
3.3 借物言志、寓意深远
园林中很多物品都寄托园主人的思想,大到山水之形,小到一草一木都有着特殊的含义。如渔仔潭围有狮象把水口的园林格局,赋予了自然的山脉和水系美好的寓意;栗园围纪缙祖祠厅门上的对联上写到“辛峰鼎峙毓祥光将见云仍风起,乾水远临钟秀气竚看甲第蝉联”,在山水之形中对子孙后代寄予了美好愿望;关西新围前庭的庭院两侧植有桂花树和黄花槐,象征着富贵吉祥、多子多孙。可见赣南围屋园林不是用于游乐的,更是用于彰显客家人精神的媒介。
4 结语
赣南客家围屋造园艺术是一种切切实实的文化沉淀,是非常宝贵的历史遗存,是客家人在赣南独特的自然山水环境及社会驱动下形成了具有宗族特性和军事特性的围屋及其与相融合的园林景观,可分为自然型和人工型。在造园艺术上即有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精髓,同时也表现出尊重自然、巧于因借;生产实用、粗率豪放;借物言志、寓意深远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