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术期全期护理对肛肠外科患者术后康复、自护能力的影响分析
2020-01-10康凯璐刘杰平刘芮含
康凯璐,刘杰平,刘芮含
(中日友好医院西区(舰船院区)肛肠科,北京 100192)
0 引言
肛肠疾病是仅限于人类患者的常见多发病症,通常来说就是出现在肛门和大肠上的各类病症统称为叫肛肠疾病,其常见病症就有100多种类型。从医学的角度来说就是出现在肛门和直肠上的各类疾病,常见病症有30多种[1]。目前阶段,常规的护理方法难以满足患者恢复健康的要求,其护理方式单一,不能给予患者心理上的安慰,导致护理效果无法提高[2]。因此,本次测试选取500例患有肛肠外科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采用围术期全期护理的方法对肛肠外科患者术后康复、自护能力的影响,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0月500例肛肠外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并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250例,在观察组中,男167例,女83例,年龄18~70岁,平均(44.1±2.4)岁;在对照组中,男183例,女67例,年龄16~64岁,平均(44.1±1.7)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和常规护理干预(包括:术前准备、饮食、健康知识的宣传、手术后基础护理、病情观察几大类)。观察组患者运用围术期全期护理干预,具体护理干预方法如下。
1.2.1 心理护理干预
向患者科普肛肠疾病发病原因及治疗原理,详细介绍手术中需要用到的、先进的医疗器械、手术的一般流程以及负责手术的医师资历、列举相同病因的手术实例等,让患者放松心情,提高治疗信心[3],减少患者对疾病或治疗的误解,提高患者的信任度和配合度。
表1 两组患者手术后恢复比对()
表1 两组患者手术后恢复比对()
1.2.2 术中护理
①手术准备前记录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告知患者摘取眼镜,叮嘱患者排空腹中大小便;②进入手术室后,对于紧张的患者,医护人员可通过肢体语言表达鼓励和关心(例如:握手、轻拍肩膀等),排除患者焦虑、恐惧的负面情绪[4];③配合医师做好基础护理工作,帮助患者摆放手术适合姿势,达到适合手术的最佳状态。手术进行中,需将患者露出的身体进行保温,做好基础静脉输液护理工作[5]。密切关注患者各项生命体征,保持传递器械的速度和准确性,认真清点手术用品和医疗器械[6]。
1.2.3 术后护理
①将患者平稳安全送到病房,保证送达途中的保暖措施。②告知患者合理饮食,给患者伤口恢复情况做好登记和评估。手术后3 d进行回访观察。③注意患者心理变化,了解患者心理需求,针对不同患者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聆听患者对手术和医护人员的反馈,密切观察患者伤口恢复情况[7]。④对于伤口疼痛的患者,告知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如疼痛持续或者加重,可告知医师,适当采取药物止痛治疗。
1.3 效果判定
①术后恢复情况:收集两组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间、肠鸣恢复时间、疼痛评分(VAS)、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进行对比。②自护能力:参照ESCA评估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自护能力[8]。自我护理能力表含有43个条目,分为四个维度(自我护理技能、自护责任感、自我概念、健康知识水平)[9]。其总共分数172分,每条0~4分,分数越高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后恢复情况
两组患者进行对比,观察组的术后的排气时间、肠鸣恢复时间、疼痛评分、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等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表1。
2.2 自护能力
两组患者在自护能力对比结果显示,观察组的自护能力得分明显比对照组患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自护能力得分情况对比(,分)
表2 两组患者自护能力得分情况对比(,分)
3 讨论
围术期全期护理为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的护理,是一种全方位的、系统化的护理方法,能够对患者健康的恢复有极大的帮助,对患者自护能力的提高和心理干预有着重大意义[10]。本次研究将我院5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分别使用了常规护理和围术期全期护理两种方式。其中使用围术期全期护理的观察组不管是术后恢复情况还是自护能力都要比使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效果要好。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围护期全期护理可以提升患者的自护能力,加快患者术后恢复,减少患者疼痛,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对患者恢复身体健康有着极大的帮助,对患者生活质量有着一定的优质影响,同时患者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工作,还提高了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所以围术期全期护理对肛肠外科患者术后康复、自护能力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