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省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耦合性分析*

2020-01-10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9年11期
关键词:耦合度耦合河南省

张 琼

(郑州科技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河南郑州 450000)

0 引言

新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以及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的旅游业得到快速发展,在当前绿色生态发展背景下,旅游业已成为一些地区的支柱产业,在带动地区贫困人口脱贫和地区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日益重凸显[1-2]。城市化发展进程中,由于城市和农村发展的不均衡以及城市和农村之间缺乏有效衔接,造成农村地区经济乏力,社会发展滞后,教育和医疗等基础设施水平较低,人居环境脏乱差现象依然严峻,严重制约全面小康建设目标的实现[3-4]。而乡村旅游作为一种创新的旅游模式,以特有的乡村人居环境、乡村田园风光、乡村民俗文化、农业生产及其自然环境为基础进行旅游开发,对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5-6]。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考察调研时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而乡村旅游扶贫是产业扶贫的创新方式,通过挖掘贫困地区的旅游资源,满足城市居民日益增长的休闲娱乐需求,同时也对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增加农民收入起到重要作用,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融合发展是通过开发旅游带动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乡村旅游扶贫的实质就是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融合发展,是精准扶贫的创新[7]。

当前关于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融合发展的研究已成为学者关注的重点领域。王耀斌[8]等以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扎尕那村为例,对多维贫困视角下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效应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在经济维度与资产维度上,乡村旅游对贫困户存在较为显著的正向效应,另外,在教育维度、健康维度和生活维度上乡村旅游并不能对贫困户起到显著的正向影响,但也不会对其产生显著的负向效应。黄炜[9]等以武陵山片区为例对精准扶贫视角下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动力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供给系统是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动力的核心引擎,地域品牌形象重建是乡村旅游供给侧改革的关键。陆书建[10]基于精准扶贫背景对安徽省乡村旅游驱动力进行分析,其主要驱动因子包括经济驱动、城市环境驱动和健康卫生驱动,其中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饮用水质达标率和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呈正向驱动。林丹[11]对乡村旅游精准扶贫中贫困人口的受益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资金、社会关系、文化水平和技术技能在不同程度上成为致贫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构建乡村旅游目的地贫困人口受益机制,有效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助推脱贫。以往研究较多从基于某一视角对乡村旅游对精准扶贫效应进行研究,对两者的耦合性研究鲜见报道,文章基于河南省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发展现状,从两者的耦合发展角度对其耦合性进行研究,旨在为河南省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的协调发展提供合理的参考建议。

1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1.1 研究区概况

河南地处中原,黄河中下游地区,是中华民族与中华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其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展示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也体现出河南省丰富多彩的文化旅游资源。

河南是我国主要的农业生产大省,农村人口众多,2016年河南农村人口总数为5 171万人,居全国第一位,城镇化水平相对较低,在9 237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中,有1 065个村被列入旅游扶贫重点村,占比11.5%,是扶贫工作中的重点省份。依托于乡村旅游发展积极开发乡村旅游资源是河南省旅游扶贫的重要一环,河南省3.890 2万个旅游资源单体中,70%都在农村,乡村旅游资源十分丰富。2016年河南省财政下拨1 000万元资金,专项用于16个乡村旅游项目,通过打造乡村旅游示范县和特色旅游村,培育一批具有河南特色,体现中原文化的知名乡村旅游品牌,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带动贫困农村脱贫。

近年来,河南省出台多项旅游扶贫政策,把发展乡村旅游和精准扶贫有效地结合起来,并且通过深入到每村每户,针对性地帮助贫困群众实现再就业,助推脱贫致富。2016年,河南省贫困人口371万人,比2010年减少556万人,扶贫效果显著,贫困发生率也逐年降低,得益于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从根本上形成乡村特色产业,是农村居民的工作生活得到切实保障。按照《河南省产业扶持脱贫实施方案》规划要求,到2020年实现现有贫困人口的全面脱贫,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的融合发展是促进河南贫困地区发展的重要契机。该文基于河南省乡村旅游发展和精准扶贫现状,以两者的融合发展水平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分析两者的耦合性为河南省乡村旅游发展和精准扶贫相结合的旅游扶贫提供合理的发展建议。

1.2 数据来源

该文研究数据源自:(1)河南省统计年鉴(2010—2016),(2)河南省乡村旅游网关于河南省乡村旅游的统计及报道,(3)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0—2016)。

2 研究方法

2.1 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耦合机理

考虑到旅游业本身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上所体现的价值与精准扶贫自身在乡村经济、社会和环境所带来的成果之间的碰巧耦合,因此,需对两者的耦合发展的关联及耦合机制进行分析,以使该文基于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耦合性研究的耦合发展阶段分析更具客观性。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的耦合是将两者进行有机结合,从而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形成一种更高层次的产业扶贫模式,因而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的耦合是通过创新、精准资源配置方式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益,基于乡村旅游的产业带动以及精准扶贫的本质要求,两者在时间、空间和目标效益等方面存在紧密的联系。

2.1.1 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在时间上的耦合关联

随着2020年全面小康目标和全面脱贫进入攻坚期,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推进,从时机上来看,这是党的“十九大”报告的刚性要求,因此决定了扶贫要精准、快速有效,乡村旅游是以乡村优质的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为基础,不需要大规模长周期的旅游开发,契合了决胜全面脱贫的基本要求,从时间看,精准扶贫不仅要实现全面脱贫,更要实现长期稳定增收,而乡村旅游作为旅游业的创新模式,集合了乡村的优质旅游资源,对乡村的农业现代化发展,乡村人居环境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等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有效防止贫困率的重发,由此看出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在时间上具有极强的关联性。

2.1.2 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在空间上的耦合关联

乡村旅游开发是基于乡村优质的文化和自然景观为基础的旅游开发,从精准扶贫的视角来看,乡村区域可分为贫困乡村和非贫困乡村,而精准扶贫的对象是贫困乡村,从乡村旅游开发的角度看,如果一个贫困乡村拥有优质的乡村旅游资源,则该贫困乡村的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则可以在空间达成耦合,借助精准扶贫的政策、财力和物力等资源的扶持,推动乡村的农耕文化、乡村性、民俗民风等乡村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形成与精准扶贫在空间的完美契合。

2.1.3 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在目标效益上的耦合关联

图1 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耦合互动关系

乡村旅游开发不仅可以增加乡村居民的收入水平,还可以在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方面促进乡村的全面振兴。经济脱贫是精准扶贫最直接的目标效益,实现贫困乡村贫困人口的脱贫,从而深入地带动乡村居民的生活质量、精神文化建设的提升,从而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实现精准扶贫的最高目标效益。图1为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的耦合互动关系图例,从图1可以看出,精准扶贫与乡村旅游在促进乡村振兴上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紧密系统,在贫困乡村发展乡村旅游,其与精准扶贫在目标效益上具有高度的契合和重叠,形成了相互促进的耦合机制。

2.2 构建耦合系统指标体系

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两个系统在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等方面的关联度较高,其组成的耦合系统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因此基于其耦合系统的复杂性,在严格遵循代表性原则、层次性原则、数据可获得性原则和系统性原则的基础上对耦合系统进行具体指标选取。乡村旅游已经过30多年的发展,而精准扶贫的概念在2013年首次提出,因此基于河南省实际情况,通过查阅河南省统计年鉴,选取2010—2016年的数据,分析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近7年的耦合发展变化情况,以乡村旅游发展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上体现的价值与精准扶贫在乡村经济发展、乡村社会发展和乡村生活环境改善上的成果组成耦合系统。具体指标选取参考前人研究成果以及河南省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和精准扶贫的实际成效,构建最终耦合系统指标体系表1,其中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两个子系统各包含10个具体指标[12]。

表1 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耦合系统指标体系

2.3 指标权重确定

采用熵值法计算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耦合发展系统指标体系各指标权重,在一定程度上可避免人为因素的主观影响,具体计算步骤如下。

①采用极差标准化方法对原始数据做标准化处理,公式为:

(1)

②对各指标做比重变换:

(2)

③计算第j项指标的墒值:

(3)

④计算第j项指标的差异度:

αj=1-hj

(4)

⑤计算第j项指标的权重:

(5)

2.4 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耦合度评价模型

2.4.1 功效函数

设变量Ui(i=1,2,3,…,m)为河南省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耦合系统的序参量,Uij代表第i个序参量的第j个指标,Xij(j=1,2,3,…,n)为第i个序参量的第j个指标值。若αij,βij分别为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耦合系统稳定状态下序参量的上下限值,则河南省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对耦合系统的有序功效系数Uij可表示为:

(6)

式(6)中,Uij反应各系统指标达到目标值的满意程度,Uij的取值范围在0~1之间,Uij越趋近于0表示越不满意,Uij越趋向于1则表示越满意,采用线性加权法确定各子系统序参量的总贡献值,计算公式为:

(7)

式(7)中,Ui为耦合系统第i年的综合评价值,λij为耦合系统评价指标的权重。

表2 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耦合协调度等级划分

2.4.2 耦合度模型

参考物理学中的容量耦合系数模型,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两个子系统的耦合度计算公式为:

C=[(U1×U2)/(U1+U2)2]1/2

(8)

式(8)中,C的取值范围为0≤C≤1,当C等于1时,两个系统的耦合度最大,表示两个系统间处于良性共振耦合状态,耦合系统将趋向新的有序结构,当C等于0时,两系统耦合度最小,系统间处于相互独立的无序状态。依据物理学耦合阶段的划分依据,将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耦合状态分为3个阶段。当C大于0且≤0.3,说明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耦合系统的耦合水平较低,两者均处于起步阶段。当C>0.3且≤0.7,说明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耦合系统处于中等耦合阶段,两者的发展水平有所进步,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当C>0.7且≤1.0时,说明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耦合系统达到了最佳耦合点。

2.4.3 耦合协调度模型

由于耦合度在反应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整体功效上存在不足,因此无法客观反应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的协调程度,需构建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耦合协调度模型,公式为:

D=(C×F)1/2,F=αU1+βU2

(9)

式(9)中,D为耦合协调度,C为耦合度,F为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耦合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数,反映两系统的整体协同效应,α、β为待定系数,计算最终耦合协调度,将耦合协调度划分为4个层次。

3 结果与分析

3.1 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耦合发展水平

通过功效函数式(6)计算出河南省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耦合系统的功效系数Uij,然后通过式(1)~(5)计算得出耦合系统各指标权重λij,再将权重值代入式(7)得出乡村旅游和精准扶贫两个系统的综合评价值U1,U2,最后将U1和U2代入式(8)和(9)得出河南省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耦合系统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值,结果如表3所示。其中河南省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耦合度在0.3~0.7之间,处于中等耦合阶段,两者的发展水平有所进步,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但耦合度值变化不大,因此,如何合理开发乡村旅游资源使其与精准扶贫在全面小康建设中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是全面促进乡村旅游发展,实现旅游扶贫的最佳效果,达到高度耦合阶段的关键。通过耦合协调度等级划分表对不同年份的耦合协调度进行等级划分,其中2010—2011年为低度耦合协调水平,2012—2014年为中度耦合协调水平,2015—2016年为高度耦合协调水平,耦合协调度整体呈上升趋势,由此看出,河南省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耦合发展趋势良好,结合当前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使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在进一步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等方面实现效益最大化,使两者的协调发展水平达到极度协调。

表3 2010—2016年河南省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综合评价指数与耦合协调度

3.2 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耦合发展阶段分析

3.2.1 起始发展阶段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乡村旅游的规模与类型也在不断创新,规模效益逐渐凸显,2010—2016年,河南省旅游收入增长率保持在年均16.5%,乡村旅游对旅游业的贡献值逐年增大,年接待人次突破一亿人次。图2为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耦合协调发展趋势图,从中可以看出,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在2010—2016年的综合评价值增长趋势明显,两者均处于快速发展期,从耦合度变化来看,其值从2010年的0.492增长到2014年的0.500,且多年处于稳定状态,说明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处于中等耦合阶段的快速发展期。从两者的耦合协调发展趋势看,2013年为其耦合协调发展的转折期,其中2010—2013年为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耦合发展的起始阶段,2013年精准扶贫概念首次提出,此时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的综合评价值、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值处于同一水平,得益于乡村旅游的发展,旅游扶贫效应逐渐凸显,为精准扶贫,实现全面小康建设奠定发展基础。

3.2.2 稳定发展阶段

随着2020年全面小康建设进入攻坚期,精准扶贫政策对全面脱贫具有引领作用。2013—2016年为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耦合发展的稳定阶段,耦合协调度从中度协调过度到高度协调,扶贫效应显著,其中河南省贫困人口数量从2013年的639万下降到2016年的371万,贫困发生率从2013年的7.9%下降到2016年的4.6%,体现出精准扶贫对全面脱贫的积极作用,而作为旅游扶贫重点的乡村旅游发展对精准扶贫的推动作用同样显著,两者的协调度在2016年达到0.693,接近极度耦合水平。基于城乡一体化发展、新农村建设和旅游扶贫等一系列政策的提出,乡村旅游产业越来越规范化,间接带动了乡村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而精准扶贫在促进乡村扶贫事业发展的各项资源的合理分配、对规范乡村旅游发展、缩小贫富差距、提升乡村居住环境等方面均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图2 2010—2016年河南省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趋势

3.2.3 耦合性分析

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耦合发展的阶段性及波动性对河南省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发展具有指导作用,从图2可以看出,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耦合发展趋势良好,基于河南省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发展现状,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环境发展以及两者所体现的具体效益上可较为清晰看出其是否具有较高耦合性。乡村旅游作为新兴旅游业态,在促进产业融合、提升乡村就业率、改善乡村居住环境等方面与精准扶贫政策的各项指标具有极高的融合性,体现在乡村旅游在间接带动农林牧渔的投资、城镇化率、乡村旅游收入等方面,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乡村从业人员、水利环境投资额以及卫生水平和居住环境等是精准扶贫效益的直接体现,其中,河南省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额从2010年的1 110亿元增加到2016年的3 697亿元,说明河南省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发展具有良好的耦合协同效应,但两者均未达到成熟阶段,应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农村文化开发等影响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耦合发展的重要因素。图2中,U1、U2和耦合协调度D在2016年均处于历史最高点,但耦合度变化不大,今后应注重两者的融合发展,更好地推进城乡一体化、美丽乡村以及产业转型升级,充分挖掘乡村资源优势,以促进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的全面协同发展。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基于耦合度评价模型对河南省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耦合协调发展进行研究,得出结论:(1)河南省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处于中等耦合阶段,处于快速发展期,如何合理开发乡村旅游资源使其与精准扶贫在全面小康建设中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是全面促进乡村旅游发展,实现旅游扶贫最佳效果,达到高度耦合阶段的关键。(2)2010—2013年为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耦合发展的起始阶段,2013—2016年为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耦合发展的稳定阶段,耦合协调度从中度协调过度到高度协调,扶贫效应显著。(3)河南省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发展具有良好的协同效应,但两者均未达到成熟阶段,应重视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农村文化开发等影响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耦合发展的重要因素。

4.2 讨论

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促使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相对完善的交通、医疗和教育环境,促使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转移,造成农村地区经济乏力、劳动力流失、贫困发生率较高。而乡村旅游发展对促进乡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是推进城乡一体化,提升乡村居住环境的重要推动力。该文基于河南省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工作的实际情况,通过耦合评价模型分析两者的耦合性,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以及环境改善方面所体现的具体效益对影响两个系统耦合发展的重要指标进行选取,并结合当前全面脱贫的现状,对两者的耦合发展阶段进行分析,并总结影响两者耦合发展的因素和耦合发展协调水平,对河南省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的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不足之处在于两个系统的时效性与复杂性,缺乏相关理论支撑,在指标及数据选取上存在不足,今后应对两个系统的指标的选取进一步研究和深化。

随着2020年全面小康进入攻坚期,农村的贫困状况需得到实质性的改变,精准扶贫概念的提出对农村全面脱贫工作的实施提供了精确指导。党的“十九大”创造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从乡村经济社会环境、居住环境、文化环境等方面提出发展要求,乡村旅游促进了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增进了城市与乡村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城乡一体化发展,对实施精准扶贫工作奠定了基础。结合当前河南省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耦合发展现状,首先应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强化企业主体作用。河南是全国重要的旅游资源和农业生产大省,文化旅游资源和农产品加工企业众多,因此找准旅游发展定位,挖掘文化价值,融合一、三产业发展,形成乡村旅游产业链,实现旅游扶贫。其次应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从发展经济、保护资源和环境等方面合理规划乡村旅游,确保贫困村落达到精准扶贫的效果,并使精准扶贫与乡村旅游运营管理得到有效保障。另外需继续完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保障投入资金的有效性,培养高素质人才,助推扶贫,积极发挥农民主体的参与性。

猜你喜欢

耦合度耦合河南省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双速感应电机绕组耦合度研究
擎动湾区制高点,耦合前海价值圈!
基于磁耦合的高效水下非接触式通信方法研究
合并高校耦合度测评模型的构建
知识产权的创造能力与保护能力的耦合评价
多星座GNSS/INS 紧耦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