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市“山海河城”模式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探索
2020-01-10刘丹田翠翠徐婷婷赵建成陈龙
刘丹,田翠翠,徐婷婷,赵建成*,陈龙
1.深圳市源清环境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2.深港产学研基地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1],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生态文明建设通过保护绿水青山的生态环境,发展绿色低碳的产业体系,建立安全稳定的生态空间格局,构建系统完善的生态制度体系,培育亲民繁荣的生态文化以及打造舒适宜居的生态生活等方面,促进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和最优化[2- 4]。党的十九大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新希望、新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5]《关于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6]等一系列文件均表明了我国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重庆市璧山区[7]、厦门市[8]、苏州市[9]等地区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均逐步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区域社会经济得到了全面发展。海南省三亚市是我国唯一的热带滨海旅游城市,也是我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城市,其生态资源丰富,地理优势明显。为巩固市域山海美城的生态空间,加快将其打造成为世界级滨海旅游城市及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核心区域,三亚市提出了以“山海河城”模式为思路的生态文明建设方案,在制度创新、空间优化、产业转型、环境改善等方面取得了系列重要成果,使三亚市的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全国前列,荣获了“中国人居环境奖”“全国生态示范区”“全国先进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治理优秀城市”等称号[10]。分析三亚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经验,不仅有利于促进三亚市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发展,也可为我国其他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
1 三亚市概况及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1.1 三亚市概况
三亚市别称鹿城,位于海南岛最南端,东邻陵水县,西接乐东县,北毗保亭县,南临南海。全市陆地总面积为1 921 km2,海域总面积为3 226 km2。下辖海棠、吉阳、天涯、崖州4个区以及育才管委会。2017年全市常住人口为76.4万人,户籍人口为59.2万人,聚居汉、黎、苗、回等20多个民族。
三亚市地理环境独特,三面环山,形成环抱之势,森林覆盖率高达69%,生态环境国际一流;海水清澈、能见度高[11];海洋生态资源丰富,海岸线长达263.29 km,拥有19个港湾、10个主要岛屿、11条独流入海的河流(图1)。市域有三亚东河、西河2条河流穿城而过,河流两岸自然生长的红树林绿影婆娑,是著名的白鹭栖息之地。三亚东河、西河成为连接北部群山、城市市区、南面大海的纽带。城市建设与山、海、河自然融合,形成了具有热带滨海风景特色的国际旅游城市[12]。
1.2 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1.2.1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不健全
三亚市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尚不健全,需进一步完善。海洋生态是三亚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相关制度落实不到位,存在海洋污染、水产养殖、海岸线侵占等现象;三亚市存在国内生产总值(GDP)考核片面化现象,单纯的GDP考核没有考虑环境代价和能源消耗,无法确切表明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成本,不能合理反映人均生活质量;环境监管机制仍需健全完善[13];生态文明制度宣传不到位,公众尚未建立生态文明意识,认识不足。
1.2.2社会经济绿色发展任务艰巨
三亚市在建设国际滨海旅游城市过程中,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推进旅游业发展,2015年全市经济总量进一步增长,GDP高达435.02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例调整为13.7∶20.6∶65.7。但经济发展质量不高、产业类型单一、发展不平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等问题较为突出。三亚市产业以旅游业和房地产业为主,传统工业结构单一,工业基础较为薄弱,主要为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等传统工业产业,提升空间有限,制造业发展缓慢;高新技术产业处于起步阶段,全市引进和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不足10家,与全国其他城市相比,企业数量较少且产值规模不大。第三产业中房地产业占比较高,达71.9%[14],但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较低,服务业发展机制不够成熟;服务业专型人才相对缺乏且国际交流合作项目较少[15],结构转型速度过慢,提升发展质量任务艰巨。近年来旅游人数的不断增加,带动物价和房价快速上涨,三亚市物价指数处于高位运行态势,2014年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消费指数为100.8,而城镇居民收入增速持续放缓,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16];2015年三亚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2010年的10 629元扩大至16 496元,增长了55.2%[17],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任务艰巨。三亚市生态经济的集约发展、平衡发展和绿色发展形势严峻。
1.2.3局部生态环境质量下降
三亚市整体生态环境优良,但旅游人口的迅速增加和城市开发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导致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有所增加,使三亚市局部水生态环境质量有所下降。三亚市中心城区水系(三亚河、大茅水)的中上游存在多处污水直排河道现象,以三亚河为例,2015年共发现污水排河、违法建(构)筑物、河道垃圾等主要生态环境问题7类257处[18];三亚河、大茅水等上游河道范围内及河流两侧、水库周边农田存在过量使用农药、化肥现象,增加了河道面源污染风险,导致三亚河部分断面水质未达到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水质的管理目标要求,制约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使水生态环境整体上难以满足公众日益提升的宜居需求[19]。全市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宣传力度不够,公众生态文明理念尚未根植,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意识尚待加强,同时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及价值理念尚未成为自觉遵守的日常准则,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全市生态环境质量的提升。
1.2.4旅游业发展水平不高
三亚市依托山、海、河等丰富多元的热带滨海生态资源,一直在充分挖掘旅游市场的巨大潜力。近年来,随着海南省旅游重心不断向三亚市变迁[20],三亚市在国内旅游市场的知名度不断提升,接待游客规模不断增长,但其在旅游方面的国际影响力仍较小。2015年三亚市接待游客高达1 495.73万人次,其中,国内游客1 459.91万人次,而国外游客仅为35.82万人次[21]。旅游业发展主要问题:旅游业和产业体系已有老化趋势,国内同质旅游项目不断增多,旅游产业革新较慢,且与国际化旅游项目水平差距较大,旅游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在数量和质量上未能协调发展;旅游收入主要来源于门票和住宿,收入结构单一,具有特色的旅游纪念品较少,附加增值率较低,缺乏创新意识,旅游项目的功能和市场定位不明确[22];旅游配套服务体系和旅游业管理水平较低,旅游公共服务平台和旅游信息服务体系相对落后,高端旅游业服务人才匮乏,旅游业市场秩序也需进一步规范;品牌创造和宣传力度不足,运用电视、广告、网络等媒介以及打造特色品牌进行宣传工作不够,国际性旅游城市知名度仍需提高。
2 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路与目标
2.1 总体思路
作为国内独具特色的滨海旅游城市,三亚市在生态文明建设中,针对自身存在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尚不健全、绿色经济发展任务艰巨、局部生态环境质量下降、旅游业发展水平不高等实际问题,遵循生态优先、以人为本、统筹协调等重要原则,充分利用山体、海洋、水体、植被等环境基础优势,提出了“山海河城”融合发展模式的生态文明建设思路(图2)。即以问题为导向,突出区域特色,通过分析制度体系、经济结构、环境质量、旅游业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依托三亚市城市与山海河融合的自然生态空间格局优势及城市建设处处围绕精品[23]的发展要求,分别从制度革新、生态修复、绿色发展、环境改善、理念宣传、特色构建六大方面总体部署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具体任务,统筹协调推进三亚市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三亚市在生态制度、生态环境、生态空间、生态经济、生态生活、生态文化等方面的建设水平全面提升。
图2 三亚市“山海河城”模式的生态文明建设思路Fig.2 Basic clue of Sanya City’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under “mountain- sea- river- city” model
2.2 建设目标
按照三亚市经济发展和城市发展思路,通过“山海河城”模式的生态文明建设框架的搭建与实施,充分发挥三亚市山、海、河等自然生态资源优势,有效解决城市发展进程中的问题,逐步形成山海相连、显山露水、相互交融的生态环境格局,推进城市发展模式向节约集约型、质量效益型、绿色可持续方向发展,进一步提升城市整体水平,从而加快三亚市世界级滨海旅游城市建设目标的实现。
2.3 空间布局
在空间布局方面,三亚市以鹿回头—南边岭—凤凰岭—抱坡岭—牛少坡—荔枝岭—高岭—马岭一线形成山林环绕格局(图3);以南山至鹿回头之间的三亚湾海域作为滨海地区中心及发展重点,带动东翼亚龙湾至海棠湾一带和西翼崖州湾至乐东一带,发展旅游度假和历史文化主题旅游;以三亚湾滨海为主,三亚东河、西河及其上游沿线为辅,连接凤凰水城至肖棋港沿线,将城市的生态景观与城市活动廊道连接起来,形成独具特色的“一湾两带”滨河景观走廊;以“指状生长、山海相连”为城市发展原则,将城市活动引入“山—海”廊道建设过程中,加强生态景观与城市活动联系,改善城市与滨海、滨河、沿山地区之间的可达性和通视条件,保证山、海、河等环境资源的公共性和开放性。在此基础上,从生态修复、制度革新、绿色发展、环境治理、理念宣传、特色构建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协调城市与山、海、河等自然环境的关系,推进“山海河城”模式的生态文明建设。
肾肿瘤是泌尿系统当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疾病,选择采用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对于肾肿瘤进行治疗,是临床当中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这种治疗方法能够具有较小的创伤,而且在治疗过程中会产生较小的并发症,患者恢复较快,所以具有较为典型的优点[1]。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可以有效的达到与开放手术同等的去肿瘤的目的,所以能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主要分析对于肾肿瘤选择采用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将主要研究情况作出如下报道。
图3 三亚市山林环绕格局Fig.3 Forest surrounding pattern of Sanya City
3 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措施
3.1 制度革新
围绕破解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瓶颈制约,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法规、制度,形成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在政府层面上,严格执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对领导干部任期的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情况进行审计,并将审计结果作为领导干部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制定三亚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将全市的自然资产进行资源整合,统一监管、开发、利用。探索建立绿色GDP的核算体系,创新经济社会发展考核办法,把生态环境保护列为负面扣分和一票否决事项,在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中增加资源消耗、环境损害和生态效益等指标,以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为引领,发展经济的同时强化自然资源保护。开展森林、流域、湿地、海洋、耕地等多领域生态补偿工作,制定差异化保护目标体系和完善的生态补偿机制。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加强跨区域、跨部门的生态补偿协调工作;整合中央财政和生态相关的专项支付资金,形成生态保护补偿专项资金;与精准扶贫工作相结合,协同推进生态保护与脱贫致富[24]。
3.2 生态修复
针对城市生态格局、生态环境被破坏的问题,通过开展以山、河、海为依托的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在保育生态环境本底的同时,增强市域生态空间连通性。将对山的生态修复定位为生态环境的主要屏障与资源供给,重点解决由采石开山和果林侵占导致的山体环境恶化问题。针对采石开山问题,制定地质灾害处理、基质改良、景观绿化、塑造示范的山体生态修复流程,并辅之景观、公共艺术等形式修饰受损山体,形成郊野景观节点;针对果林侵占问题,在立交节点和隧道口或景观敏感地区采用退果改林举措,一般地区采用不退果但实行生态化管理的政策,促使实现生态修复和民生改善共赢。
对河的生态修复主要解决水体污染和岸线硬质化的三亚河、水环境恶化的临春河、景观岸线以及硬质化驳岸严重的红树林退化等其他河流问题。采用3种方式对不同河流进行修复:1)增加径流廊道和多块人工湿地,建设城市湿地公园,实现三亚河城区和海坡段河水系贯通,临春河和月川湿地水系贯通,并将水体景观与城市景观相结合;2)完善市政管网系统,通过源头削减、中途收集、末端净化、全程监管实现海绵城市建设和污染管控,完成配套污水管网建设58 km,改造南边海路和海花路污水管网1 250 m,新扩建泵站7座,清理疏通污水主管220 km,以及整治污水排放口31处,从根本上治理水源污染带来的水环境恶化[25];3)进行生态型岸线修复,结合海绵城市建设,形成上游软质驳岸—中游软质驳岸—下游硬质驳岸的河岸海绵化建设,保障河岸公共性、生态性。
对三亚市作为热带滨海旅游城市灵魂所在的海的生态修复:1)对港口区(河口)污染问题,与河流生态修复中水环境治理相结合,完善全市污水处理厂和管网工程建设,并开展河口和近海海域污染综合防治工作,改善海水水质;2)对海岸线进行重新设计并分期、分段封闭式养护,因地制宜地种植原生植被,建设自然生态景观和滨海带状公园;3)出台《三亚市潜水活动珊瑚礁生态损失补偿办法》[26],对潜水活动造成的珊瑚礁进行生态损失补偿及管理,修复受损珊瑚礁生态系统,保护海洋环境。
对城的生态修复紧紧围绕“一湾两河三路两线”(三亚湾、三亚河、临春河、凤凰路、迎宾路、榆亚路、绕城高速与高铁沿线)城市规划展开,使城市发展呈现“指状生长、山海相连”的宏观结构,充分展现山水园林和热带海滨风景旅游城市的风貌特色。对不同区域的建筑形体风貌因地制宜地进行管控引导,如在滨海一线区域,严格遵守保护滨海岸线、沙滩等管制要求,形成格调统一、富有活力的滨海公共开敞空间;在滨海二线区域,保护和梳理自然山体、河流水系、湿地等生态景观要素,形成显山露水的视野通廊和具有热带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风貌区。
3.3 水环境改善
通过摸排和整治三亚河河面的所有排污口,完善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公共临时污水处理设施等,改善水环境质量;通过实施雨污分流制,优化污水处理厂现有工艺和污水管网接驳等,提升污水处理率;通过河道疏浚、生态补水和河段生态修复等措施进行河湖治理;灵活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构建水环境网格化监测体系,实时动态监测全市重点企业及监测点水质状况与变化,并汇集环境质量历史和实时数据,构建覆盖全市的智慧环境管理平台。此外,制定并实施五大海湾岸线、沙滩浴场污染防治方案,开展崖州中心渔港生态环境整治行动,全面推广海洋无公害生态养殖技术,严防生活水、雨季面源等直排入海;加大三亚湾、海棠湾、铁炉港等重点海湾巡查、监控力度,从严惩治采挖海砂、围湖填海等破坏海洋生态环境的行为,保障近岸海域水质。
3.4 绿色发展
推广绿色经济发展,重点构建以大旅游业为支柱,以新兴科技产业和热带特色高效农业为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着力推动热带特色高效农业、新兴科技、旅游业、海洋产业等重大产业的创新发展。农业结构调整方面,依托本土热带农业资源优势,将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发展新型休闲观光农业示范模式,开发独具特色的休闲农业产品,形成规模化的生态产业链;借助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优势,打造集科研、生产、销售、科技交流、成果转化为一体的服务全国的南繁硅谷,实现产学研融合发展;对当地的农产品进行“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实施地域品牌化建设,形成具有品牌效应的三亚热带高效农业。
旅游业方面,构建“旅游+X”模式,创新旅游产品、旅游业态和旅游服务体系,提升优化旅游产业链,通过全面深化旅游与健康、文化、会展、体育等产业的融合发展,打造以观光旅游为基础,休闲度假为重点,文体、会展及健康旅游为特色的旅游产业体系;积极推动“大三亚”旅游经济圈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共同开发旅游产品和精品线路;完善“四位一体”(旅游警察、旅游巡回法庭、旅游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和行政执法部门)旅游市场监管机制,健全旅游服务的标准体系、监管体系、诚信体系、投诉体系。积极引进国际优质资本和智力资源,采用国际先进理念进行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培育旅游消费新业态、新热点,推进旅游消费国际化。从而促进旅游业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形成全景化、全覆盖、全时空、全民参与的全域旅游景区,促使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热带旅游精品城市[10]。
海洋产业方面,依托三亚海洋科技园,引导各地海洋环保企业进驻,引进和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洋环保技术,形成以南山港、深海科技城、南繁科技城和大学城以及全球动植物资源引进中转基地为主体的“一港三城一基地”建设。大力发展海洋船舶、海工设备和海洋服务业等,并以崖州中心渔港为载体发展现代海洋渔业,打造风情渔村旅游、海洋渔业旅游等,推进海洋产业发展。
3.5 理念宣传
在生态文明建设宣传方面,逐步建立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完善生态文明教育体系,将生态文明知识和课程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中,定期开展面向社会公众的生态文明专题培训;结合世界环境日、地球日、无车日等各种环保主题日,积极举办海洋文化节、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等文化活动;全面开展三亚市生态文明奖评选活动,鼓励公众绿色消费、低碳环保绿色出行、垃圾分类投放、节能节水等,营造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社会氛围。创新生态文明宣传的载体和形式,充分挖掘三亚市本土历史文化、时尚文化、戏曲文化和民俗文化等资源,打造落笔洞遗址博物馆、海洋生态博物馆、热带海洋海岛研学旅行基地等;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拓展生态文明宣传途径,在三亚卫视、三亚日报、政府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等信息共享平台及时准确发布生态文明建设相关内容,提升公众的生态文明意识。
3.6 特色构建
依托自身生态环境优势,构建“双基地”(国际性会议基地和首脑休闲外交基地)建设,使“山海河城”的生态文明建设得到延伸和升华。以“双基地”建设为契机,强化国际化软硬件环境,如推进海棠湾的国家海岸开发、加强亚龙湾的高级别会议会展设施建设等。通过数字化城市建设,建立配套的城市安全保障和应急机制,提升城市的建设水平和管理能力,并充分依托各种高级别外事活动,宣传推广三亚旅游理念,持续稳固三亚旅游城市的核心地位。
4 三亚市生态文明建设成效
通过“山海河城”模式的生态文明建设各项任务的细化分解、层层推进与落地实施,三亚市在生态制度、生态环境、生态空间、生态经济、生态生活、生态文化等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
生态制度方面,2017年三亚市构建了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核算指标体系,推进党政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以及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等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研究,并开展试点工作;完善了“五位一体”的政绩考核体系,建立了领导干部任期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了政绩考核指标体系,2018年生态文明建设相关工作占党政实绩考核比例高达21.3%;全面推广河长制、湖长制、湾长制,逐级落实各相关单位的责任分工与具体任务,有效管理与保护全市河湖和海湾;建立健全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创新开辟“互联网+”开放式环境智能监测监控和开发环境质量公众服务平台,实现政府、企业、公众共享监测信息,2018年三亚市生态环境保护信息公开率达100%。
生态环境方面,三亚市不断加大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综合治理能力,重点整治了城市突出环境问题,使生态环境质量不断好转,2017年荣登《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发展报告》[27]中环境友好型、绿色生产型、绿色生活型、健康宜居型4类城市榜单前10名。2018年三亚市空气优良天数比例持续保持在97%以上,PM2.5年均值稳定在15 μg/m3左右,远优于欧盟标准(25 μg/m3),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地表水水质总体优良,省控及国控河流断面水质达标率为91.7%,黑臭水体已全面消除,近岸海域一、二类海水水质达标率为100%;区域声环境符合国家标准限值,城市功能区昼间达标率为95%,夜间达标率为75%[28]。
生态空间方面,三亚市通过合理利用“山海河城”全域空间资源,不断优化空间布局。构筑了东西带动两翼,南北串联山海,滨海地区和内陆腹地兼顾的“一带三城区、一主两副、一环两楔多点”的生态安全格局;于2016年划定了区域生态保护红线,总面积为878.77 km2,占全市陆地总面积的45.78%,通过严守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和城市开发边界三道红线,确保了2018年区域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
生态经济方面,三亚市不断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传统产业逐步向高端旅游服务业、新兴科技产业、热带特色高效农业、高端医疗健康服务业等新兴产业转型,构建了以旅游业为龙头,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多元化生态经济体系。2017年三亚市成功入选第三批国家低碳试点城市,2018年全市GDP总量达595.51亿元,人均GDP近1.3万美元,位列海南省第一;旅游业收入占GDP的85.4%,为全国最高;单位GDP能耗为0.337 t/万元(以标煤计),单位GDP水耗为57.5 m3/万元,远低于海南省平均水平[29]。
生态生活方面,三亚市通过实施绿化宝岛行动,推进了道路绿化彩化及生态绿道建设,2018年建城区绿化覆盖率为41.1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4.20 m2/人;探索并总结了具有热带滨海特色的海绵城市建设模式,通过高效利用生态本底,不断完善地下管廊基础设施,重点解决了城市的排、蓄、渗难题。
生态文化方面,三亚市通过网络多媒体报道、学校教育、党政领导干部培训、生态体育文化活动举办等多种形式提升生态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宣传水平,逐步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全民行动机制。2018年三亚市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度和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满意度分别达86.70%、88.15%。
5 结语
以“山海河城”模式为思路的生态文明建设充分考虑了三亚市区域特征,体现了区域特色。在深入分析三亚市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制度革新、生态修复、绿色发展、环境改善、理念宣传、特色构建等各项任务措施的实施,有力提升了三亚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在生态制度、生态环境、生态空间、生态经济、生态生活、生态文化等方面成效显著。但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创新的任务,三亚市今后仍需进一步优化“山海河城”融合的生态空间格局,完善生态文明制度,提高生态文明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使生态环境质量继续保持在全国领先水平,生态经济多元化产业齐头并进,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全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从而加快实现世界级滨海旅游城市建设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