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文核心素养提升的革命题材文学作品阅读策略研究
2020-01-10李金涛
李金涛
(宁夏中卫市第一中学 宁夏中卫 755000)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爱上阅读,兴趣阅读,是语文教师应尽的职责和义务。在革命题材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学生的阅读质量,加深学生的阅读体验,以便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目的。
一、当代学生革命题材文学作品阅读现状
随着素质教育的影响,阅读成了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阅读能让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精神层次。但随着经济市场化、生活节奏的加快、网络的兴起,他们更加喜欢将时间用在玩有趣的手机游戏上,对阅读的兴趣不高,很多学生阅读的目的是应付教师、应付家长,像革命题材这种比较“寡淡、无味”的书籍,学生更是提不起阅读激情。即使有一部分学生喜欢阅读,爱好阅读,但由于他们却缺少正确的阅读方法,经常会出现一本书读好久,读了便忘的情况,阅读质量不高,长此以往,学生的阅读兴趣会被逐渐浇灭[1]。
二、如何进行革命题材文学作品阅读,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一)触摸语言,感受阅读的乐趣
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培养学生对语言的喜爱和语言的美感,是语言教学获得成功的决定性条件。”在实际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魅力,让他们“触摸”到语言,体会阅读画面感,以培养学生的阅读乐趣。例如,阅读余华的《活着》这一革命题材文学作品时,教师可以先截取文章中比较吸引人、比较有画面感的语言片段,如:“老人和牛渐渐远去,我听到老人粗哑的令人感动的嗓音在远处传来,他的歌声在空旷的傍晚像风一样飘扬,老人唱道:“少年去游荡,中年去掘藏,老年做和尚。”然后,随机抽取几名同学,进行现场画面的还原,然后,询问学生:为什么老人要唱这样的歌?他的心情是如何的?他的身上到底发生了哪些跌宕起伏的故事?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该作品的。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真实地看到“书里面的画面”,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能激发学生一探究竟的探知欲。
(二)师生共读,体验阅读的美妙
教师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实际的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以“学习伙伴”的身份与学生一起阅读,共同体验阅读的美妙。例如,教师可以找一本符合学生认知和心理的革命题材的书籍,如杨沫的《青春之歌》,首先,将这本书进行划分,确定每天的阅读量,保持教师和学生共同的阅读进度。然后,给教师自己和学生适当的时间进行自主阅读。时间一到,教师可以在班级里举办一个“分享大会”,师生共同探讨一些书中的有趣画面、优美的词句、喜爱的人物等,增加学生对林道静为主要人物的一批进步青年的崇拜,对革命的感悟。对于分享的比较好的学生,教师要予以一定的表扬。这样不仅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而且有助于放飞学生的阅读思想,对学生今后的阅读有积极影响。
(三)跟踪检测,提高阅读的质量
对于阅读的效果,要采取多种形式进行跟踪检测,以便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激发阅读兴趣,促进阅读活动不断走向深入。检测的方法有很多种,可以是书面检测、共同探讨、辩论分析等。例如,阅读王树增的《长征》这一书籍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先按照自己的办法进行自主阅读,然后,教师再适当地进行书面检测,如抽查学生的阅读笔记,对学生的阅读笔记进行批改,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教师还可以在班级里举办一个“探讨大会”,让学生分享一些自己的阅读心得,可以是关于阅读技巧的分享、也可以是关于阅读感受的分享,这样不仅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的距离,还能加深学生对长征不怕苦、不怕累的革命精神的感悟,一举多得[2]。
(四)读写结合,深化阅读的成果
由于阅读并不是死记硬背的过程,而是思想感悟和情感感染的过程。教师在进行革命题材文学作品阅读教学时,一定要注重读写结合,以达到深刻阅读的目的。例如,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时,教师应给学生布置相关写作任务,如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让学生写读后感,然后将几篇比较好的读后感,在班级进行朗读,供其他学生参考。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书中人物的印象,提升学生对青春、理想、坚强、坚持的重新理解,还能锻炼学生的文笔,一举多得。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基于语文核心素养提升的革命题材文学作品阅读策略研究中,教师要适当改变教学理念,要善于运用合理的手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丰富阅读方法的传授,开展读写结合,以便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加深学生的思想感悟,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