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将平凡伟人的家国情怀运用到实际教学
——以《邓稼先》为例

2020-01-10

课外语文 2020年36期
关键词:邓稼先伟人家国

逄 华

(江苏省镇江市镇江崇实女子中学,江苏 镇江 212004)

《邓稼先》是一篇回忆性散文,被编在部编版语文教材七下第一篇,杨振宁将邓稼先先生的生平、贡献放在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中描写,表现了邓稼先不平凡的人生经验和对中华民族的贡献。教授此篇课文,教师致力于使学生得到家国情怀的熏陶和教育,同时学习到邓稼先先生将个人生命奉献给祖国的崇高情怀。本文由六个小标题串联,各部分间有内在联系,逻辑严密。第一部分从中华民族的百年屈辱史入手,为赞扬邓稼先创设环境,做必要铺垫,放在开头。第二部分总体介绍邓稼先的生平和成就。第三、四、五部分,分别从气质品格、工作作风、献身精神方面具体展现邓稼先的伟大精神。同时,这三部分由浅入深,由低层次到高层次,有逐渐深入的意味。第六部分是全文的高潮和总结,水到渠成地引出对邓稼先的高度赞扬和缅怀,文章主旨得到全面的体现。这样,整篇文章结构安排严密合理,独特而周全,可见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高超的逻辑思维能力。

一、将平凡伟人的家国情怀运用到实际教学的重要性

家国情怀对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家国情怀影响着学生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时代价值和实践意义,学校应加强家国情怀教育,将其融入学生们的日常教学教育工作中,探索新途径,增添新方法。

家国情怀文化育人建设有助于学生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校应将其作为首要任务,家国情怀中富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营养,学校应加以重视并落实到教学中,从而促进学生家国情怀文化素养的提升。学生是接受家国情怀培养的主体,家国情怀有利于塑造学生的民族性格,家国情怀蕴含的深刻内容对学生的价值观、道德水平有着决定性的培养作用。

二、将平凡伟人的家国情怀运用到实际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程度不够

学校对于《邓稼先》课文中的家国情怀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只关注课文内容的教学,对于学生家国情怀素养提升的教学方法容易忽略。

(二)教学方式单向化

就中学生而言,他们日常和教学媒体接触、互动比较有限,教师在课堂上使用多媒体资料时,学生的参与度并不高,比如演示性的课件,教师大多是单方面传授,学生被动接受,缺乏互动性和执行力。在线学习的方式和共享媒体资源的途径对感官刺激增加,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和参与积极性,但面对新媒体技术,在线学习的方式和访问方式已经改变,学生的特定学习行为,应付在线学习任务以及学习的自我监督已得到变更和调整。这意味着,一方面,媒体资源是教授的渠道,另一方面媒体承载着教师反馈学生信息和态度的平台,只有教师单方面讲授没有学生反馈的媒介,在互动效果方面大打折扣。

三、将平凡伟人的家国情怀运用到实际教学的途径

(一)结合优秀传统文化和道德素养培养

学校在课堂中应积极开展优秀家国情怀文化教育,并将其与培养道德水平相结合,增加学生的民族自信心,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底蕴,启发学生的人生价值和奋斗精神,增强学校家国情怀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学校在课堂课文教学的同时可以采用潜移默化、春风化雨式的方法,例如,带领学生饱含深情地朗读课文,这样可以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并且培养教育学生道德品质。

(二)鼓励学生多阅读经典

学校应站在较高角度以及用长远的眼光来看待家国情怀文化教育的意义,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学生们多阅读经典书籍,改变学生的阅读习惯,提升学生阅读经典的能力,激发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对于学生读不懂的地方应给予相应的指导,选择学生们接受力高的,但又不失文化内核的书籍,采用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引导学生读书。

(三)开展文化教育活动

凡伟人的家国情怀要想真正融入实际教学之中,学校应策划一系列校园文化活动。学校应定期在校园内举办各类文化活动,比如平凡伟人家国情怀知识竞赛、平平凡伟人家国情怀书画展、征文比赛、音乐会、创意设计活动等,引导学生从日常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感受平凡伟人家国情怀的魅力,吸收平凡伟人家国情怀的精髓,发挥文化育人功能,将优秀平凡伟人家国情怀文化寓于丰富的校园实践活动中,开展各类弘扬平凡伟人家国情怀的文体活动和实践活动,在内容和形式上注重教育性和思想性,积极发挥高雅文艺活动的德育功能。学生们可以通过积极参加此主题的活动,对平凡伟人家国情怀进一步地了解和学习,在准备这些活动中,学生不知不觉便学习到了很多平凡伟人家国情怀的内涵。

(四)改善校园文化氛围

《邓稼先》课文中反映出来的平凡伟人家国情怀魅力,学校可以将其融入校园建设中,不仅仅通过课堂,也通过校园文化的建设让平凡伟人家国情怀魅力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使学生更深层地领会。比如校园建筑中凉亭的设计等等,提升校园的文化品位,文化育人环境需要优化,修建蕴含平凡伟人家国情怀元素的建筑、文化长廊、文化广场,树立学文化名人的塑像,改善教学楼及相关公共设施的文化传播功能,探索发挥校史馆、历史遗迹等校园景观的育人功能,加强优秀平凡伟人家国情怀文化教育载体建设,充分发挥校园环境的育人功能。

(五)开设平凡《邓稼先》课文精读研讨课

学校的课程设置中应精心对平凡伟人家国情怀的教学内容进行设置,将优秀平凡伟人家国情怀文化教育融入课程体系中,设计理论学习之余,加入平凡伟人家国情怀素养教育,通过现实的内容,多样的形式,生动地表达增强教学效果的现实性和有效性,充分发挥平凡伟人家国情怀课程的重要性,使学生感受到平凡伟人家国情怀的魅力。

(六)创建一支具有良好家国情怀素养的教师团队

教师应增强个人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提升个人文化修养,勤于学习,吸收家国情怀的营养,并传递给学生。

(七)通过互联网全面应用新媒体技术

互联网时代,信息和知识的很大一部分来自互联网,平凡伟人家国情怀文化教育应多采用互联网技术。当代学生和教师平时的学习和工作也离不开计算机和网络,应充分利用这一平台,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教育。课堂中充分利用新技术,使用多媒体,让学生对平凡伟人家国情怀的概念和内涵产生生动的认知,可以播放相关电影、动画,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便捷性,运用各类文化形式,生动具体地拓展平凡伟人家国情怀传播渠道。

(八)学校提高重视

学校在传承和落实家国情怀中具有重要地位,学校的建立以及发展的过程即家国情怀文化有目的有计划发展的过程,学校应肩负起加强对学生的人生观教育的责任,学校应重视家国情怀的传承,学习家国情怀的精华,用其塑造学生价值观,培养具有家国情怀文化底蕴的优秀学生,结合新时代特色,实现将平凡伟人的家国情怀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去,鼓励学生努力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回报社会。这有助于学生价值形成和道德养成,也有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四、结语

学校的家国情怀教育不能缺失,以《邓稼先》课文为载体,融入温良恭俭让 、仁义礼智信等儒家核心思想,鼓励学生多践行家国情怀内涵,让家国情怀在书本、课堂和学生头脑中形成鲜活印象,发扬光大家国情怀文化思想,提高学生对于家国情怀的认识,达到以文化育人目的行知兼顾,实现更好的育人效果。

猜你喜欢

邓稼先伟人家国
邓稼先 献身国防 铸就辉煌
和伟人一样爱上图书馆
伟人也曾经是公认的“坏孩子”
家国两相依
邓稼先 此身许国 再难许卿
“两弹元勋”邓稼先 深藏功与名,汗洒戈壁滩
家国情怀
但为家国 无问西东
卑微的伟人
伟人出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