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治理主体视域下基层党员职责研究
——以新乡先进群体为例

2020-01-10

中文信息 2020年11期
关键词:新乡职责党员干部

(中共新乡市委党校,河南 新乡 453000)

一、基层治理主体视域下乡村党员职责定位

新时期中国社会正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乡村振兴、乡村治理已经成为实现全面小康的关键内容,“乡村振兴战略能否如期实现主要看‘领头羊’的责任担当和政治心态[1]。”这种责任担当意识在新乡先进群体身上得到具体体现。新乡先进群体作为乡村基层建设的优秀典型,六十多年来涌现出10多个全国先进典型,100多个省级先进典型,1000多个市县级先进典型。新乡先进群体作为乡村事业建设的典型代表,为基层群众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的动力来源于对自身职责的认定。

首先,乡村党员干部在乡村治理过程中作为新时期的干事创业者,应该敢想敢干,探索出一条适合乡村振兴的发展模式。这种模式在新乡先进群体身上就表现为积极对接社会上的技术、资本、市场等生产要素,来合理配置乡村资源,进而培育扶持乡村旅游、工业、农业等现代化产业项目,把过去粗放、分散的乡村生产方式转变成集约经营的现代化发展道路。

其次,乡村党员干部在乡村治理过程中作为乡村能人,应该扎根农村基层,熟悉乡村需要哪一个方面的基础设施、资金投入,知道农民最关心、最盼望的内容。这种模式在新乡先进群体身上就表现为面对民之所盼,能够因地制宜规划乡村建设,弥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缺陷,回应乡村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民生问题,用符合当前发展实际的能力逐步改善居住条件以及配套的养老、医疗、教育等民生保障设施,把文明健康的行为方式融入乡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

最后,乡村党员干部在乡村治理过程中作为基层小微权力的掌握者与使用者,应该做好乡村治理、乡村振兴的组织保障,维护好基层党组织乡村治理的权威,使之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中坚力量。所以,新乡先进群体始终站稳群众立场,考虑问题、部署工作,通过治穷治乱、凝聚人心,壮大乡村集体经济,增强乡村群众对基层党组织领导能力的信任与认可。

因此,职责认定体现了三种人生价值,即实现自身价值的创业者、回报乡梓的乡村能人、敢于担当的党员身份。这三种人生价值结合在一起,凝聚成基层党员干部推动当地乡村治理发展的内在因素。

二、基层治理主体视域下乡村党员职责要求

现阶段,推进乡村振兴“有赖于村级组织的高效承接,这也对村级组织和农村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2]。”因此,党员干部队伍作为乡村治理的中坚力量与沟通主体,能不能带动群众协调各方,成为乡村发展稳定的组织保障,担当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就需要适应在乡村改革发展过程中治理职责的有效转化。

1.从个人创业者转化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带头人

个人创业与带领群众脱贫两者不冲突,是一个带动少数人还是整体脱贫的问题,两者互通转化的关键在于是从个人发展出发还是从整体利益出发,是不是符合党的宗旨意识。

新乡先进群体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自觉践行党的宗旨,以为人民谋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新乡裴寨社区党总支书记裴春亮,之前是当地成功的民营企业家。他凭借着党的富民政策干事创业,实现了个人富裕。但是,当他看到家乡又穷又乱的现状,就利用自身发展积累的资金、创业经验、市场人脉,带领当地群众建设家乡,投资3000万元建设裴寨新村。裴春亮拥有党员和企业家双重身份,正是他把自身的角色进行转化,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放在第一位,才把一个省级贫困村建设成为“全国文明村”,带动更多人实现共同富裕。

因此,乡村党员要成为推动乡村发展的带头人、主心骨,得到群众的认可与支持,就需要坚持党的宗旨,充分利用市场、技术、资金项目等发展因素,以针对性、创造性地服务,切实解决在发展过程中群众遇到的生产难题与创业困难。

2.从乡村能人转化为有能力化解矛盾的治理主体

乡村能人指的是在乡村某一领域能力强、有见识的人群,包括党员干部、经济技术方面的社会精英、外出务工求学人员、熟知乡村人际关系人员等。但是由于这类人群只能凭借传统方式、自身经验、个人威望来解决问题、反映问题,无法灵活运用党和政府的相关政策。因此,随着乡村治理的推进,乡村党员由管理型干部向服务型公仆转变,这就需要乡村能人类型的党员干部转变自身,把乡村振兴的相关政策与当地实际情况联系起来,充分利用乡村能人这一人群,多渠道回应群众提出的要求,化解乡村发展出现的矛盾问题,推动乡村力量成为治理主体。

新乡先进群体就把党组织活动与解决群众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实现自身价值的转换。例如,过去村里办事主要靠党员干部的上传下达,现在因为外出务工求学党员增多、党员老龄化问题,仅仅依靠党员就无法实现。那么新乡封丘县李庄乡党委书记陈明在黄河滩区迁建工作探索出一条乡村群众参与的“联户代表”制度。联户代表及时反映搬迁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在村党支部的指导下及时解决;村内重大问题决策与实施,联户代表协助村干部做群众工作并站在群众立场上参与解决。这些联户代表作为党员干部和群众之间的联系载体,充分发挥乡村能人在政策执行中的作用,针对问题,运用相关政策加以解决,最终让黄河滩区一期搬迁率达到99.6%。

因此,乡村党员只有抓住乡村实际情况,打通乡村治理人员流通渠道,带动更多有素质、有能力的乡村能人支持自身的工作,才有能力由被动变成主动,把工作真正做好做实。

3.从党员身份深刻认识到自身责任担当

“坚持原则、敢于担当是党的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3]。”目前,随着乡村振兴各项政策的落实,基层工作需要做比之前更为繁重的工作,但是推动工作源于乡村党员从自己党员身份中体会到担当意识,担当起自身应当担负的责任。

基层党员干部如何增强担当意识,具体表现为新乡市冀屯镇党员干部在工作实践中表现的不等不靠、不讲条件主动作为、力求完善的工作作风。这种工作作风推动该镇党组织能够依靠党员干部群众的力量,迎难而上,破解许多大事难事,实现“小矛盾不出村,大矛盾不出镇”,冀屯镇各项工作都走在全新乡市各乡镇的前列,综合实力进入全省第一方队,冀屯镇成为全国重点镇、河南省文明村镇,冀屯镇党组织也被评为“河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

因此,乡村党员干部应该认识到乡村治理与基层党的建设之间的关联,只有通过改进党员干部作风,增强担当意识,才能够保持处理问题的工作主动性,锻炼服务群众的工作能力,为乡村各项工作的运行提供组织保障。

总之,乡村党员干部职责要求是解决基层治理能力制约和人员缺位的重要前提。只有理清楚乡村党员干部职责要求的轻重缓急,把能够掌握的各种资源投入到迫切需要解决的短板上,才能推动乡村的持续发展,否则,摊子铺得过大,力量过于分散,只会导致群众的收入水平和基层治理成效不明显,削弱党员群众乡村振兴实践的信心和积极性。

三、加强乡村治理主体职责作用的思考

乡村治理,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需要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更需要基层干部像新乡先进群体一样,明确自身的职责定位,真正解决乡村治理过程中的工作能力制约和缺陷所产生的发展困境。

1.加强党员教育培训增强担当意识

乡村经济社会的发展稳定取决于乡村党员干部的政治能力、自身素质。新乡先进群体在加强当地党组织自身建设的长期实践中,体会到农民出身的党员受到自身所处的公共环境、文化氛围、传统习俗等因素影响,容易关注本家族、本区域、本工作领域的发展,对于乡村公共事务、乡村振兴、乡村治理这些乡村整体发展政策往往会产生惰性,这就需要加强基层党员的思想建设,以培训学习的方式提升党员干部的大局观、群众观,打破以往工作格局的束缚,增强带领群众处理问题的能力。

2.选出能力强的乡村党员能人参与治理

在村民自治机制越来越健全的情况下,乡村治理不再是纯粹自上而下的命令与控制,而是各治理主体之间的互动转化与配合,真正实现党政权威与民间力量的共同治理。

因此,随着乡村振兴的推进,乡村治理的内容与对象覆盖乡村社会的方方面面。产业开发、文化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重大事务,需要具备较高的自身素质、强烈的政治参与意向的治理主体作为支撑,这就决定了乡村治理决策、执行、监督应当由村民当中能力素质比较高的党员或者乡村能人担任,以此沟通村民与基层党组织之间的联系,推进乡村内在的治理创新实践。

3.正确引导乡村干事创业者

乡村治理是一个持续推进的乡村现代化发展进程,涉及社会稳定、经济发展、风俗文化、生态整治等领域,需要政府、社会、基层党组织以及党员群众等个人与组织参与治理,因此乡村的发展离不开各方面人才的经营与带动。这些人是推动乡村快速发展的智力资源,但是如何引导,就成为基层党员干部绕不过去的发展共识与工作职责。

因此,在坚持基层群众利益和当地发展实际的基础上,基层党员党组织和驻村工作队要充分了解创业者的相关信息和发展动向,从创业者项目经营的角度提供创业必要的条件,鼓励引导创业者发展符合当地实际的民居旅游、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特色养殖种植业等相关产业,解决资金、场所等具体问题,增强创业者创业信心与发展认同。

猜你喜欢

新乡职责党员干部
新乡作品精选
新乡医学院
出征新乡,武汉石化拼了
党员干部要“心强身壮”
LNG安全监管职责的探讨
人大党员干部要当好“四个表率”
满腔热血尽职责 直面疫情写忠诚
徐钲淇:“引进来”“走出去”,都是我们的职责
党员干部怎样用好微信群
各级老促会的新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