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科学研究绩效评价工作
2020-01-10
(武汉大学工业科学研究院,湖北 武汉 430072 )
一直以来,为了科学地管理科学、科学评价及其研究,分析科学、评价科学、评估科研成果,以及研究提高科研效率的方法和途径,在全世界都越来越受到本国政府的重视。高校是我国科学研究的主力军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国际形势的变化,科技的重要性再次凸显出来,高校科技工作面临巨大的挑战,同时,也孕育着新的机遇。科学研究绩效评价是科学研究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科学研究活动的持续深入开展起着重要的促进和支撑保证作用。如何加强高校科学研究绩效评价工作,也就成了高校科研工作的重要议题,对高校科研工作及高校科学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科学研究绩效评价对高校的重要意义
科学研究是高校的三大职能之一,科学研究做得如何,通过科学研究绩效评价工作我们可以评估一个高校科技事业发展情况,进而判断高校发展情况。一般来说,科学研究绩效评价是推动高校科技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促进科技资源优化配置,提高高校科技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和保障。科学研究绩效评价对高校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有重大意义。《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若干措施的通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中央级科研事业单位绩效评价暂行办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这一系列意见的出台,彰显了国家深化教育领域改革,推进高校科技体制改革,解决目前高校科技评价体系存在问题的力度和决心。
二、绩效评价在科研工作中的作用
科学研究绩效评价是科研管理工作重要组成部分。绩效评价是推动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面,有效的绩效评价可以尽快解决当前高校科技工作中的主要问题,扭转各种不良风气和行为,保证高校科技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既有利于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发的突破和创新,又有利于应用型研究的成果转化和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同时,有效的科技评价能够为优化高校科技资源配置提供理论依据,从而进一步推进高校科技评价管理水平的提高。绩效评价工作是增强凝聚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服务科技创新的主要牵引力。高校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在科研管理工作中强化绩效评价,树立一种重科研效果,强化用钱效率与效能的管理理念。依靠绩效管理,围绕科技创新,结合绩效制度,确立绩效评价的组织格局。在组织形式上实行交叉任职,在管理上,实施交叉管理,使财务人员和科研管理人员共同承担起绩效评价工作与科研管理工作的双重职责。
三、开展科研绩效评价的方法
目前同行评议在科研评价方面仍起着无法替代的作用。但历史与现实表明,专家评估总是不可避免地受到人为因素,甚至任人唯亲、精英统治等的竞争引发的冲突所带来的侵害。因此,目前广泛采取科学计量学指标和专家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科研绩效评价工作,根据设定指标分值来统计相关指标数值并邀请专家进行综合评价,得出评价结果。
四、发挥绩效评价在科研工作中的作用的方法途径
1.强化绩效思维
建立全方位绩效评价体系,是全面深化科技改革的要求,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公共决策和管理不断优化的有效途径,可以进一步提高科研效益,回应社会关切、规避科研道德风险。要加强绩效管理宣传辅导,统一思想,提升绩效管理工作思想站位。将绩效管理作为全年重点工作来抓,理顺上下级内部的关系,尤其要抓好工作的督办督查,形成常态机制。及时对工作现状、存在问题、成因及努力方向进行剖析,促进工作进一步完善。
2.评价结果运用
绩效评价结果可用于三个方面。第一,预算资金分配提供参考。依据绩效评价结果进行预算资金分配不仅可以量化和考核资金的使用效率,还能通过绩效目标和绩效指标来考察项目的完成程度。第二,绩效评价结果问责。将绩效评价结果与行政问责建立联系,可提升行政人员的责任意识与职责使命,从而提高部门的行政绩效。第三,绩效评价结果公开。提高科研计划目标完成、管理、产出、效果、影响等绩效透明度,是科研管理改革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绩效评价结果的公开是实现财政资金透明化的重要环节,是人大、政协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的前提。利用大学官网公布绩效管理相关信息,从公开内容上看,在单位决算中汇报年度预算绩效管理情况,包括年度绩效自评和绩效再评项目个数、涉及资金总额以及部分项目的绩效自评结果和绩效自评表,在网站上设置“预算绩效管理”“绩效评价报告公开”专栏公布预算绩效管理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