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学中开展小学“人工智能”课程的实践与探索
2020-01-10
(南京市银城小学,江苏 南京 211036)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对于小学生的教育问题,社会、学生家长以及学校的教学理念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关注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的同时,更加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希望学生从各个方面提升自身的能力水平。不仅要着眼于现实知识,对于科学技术也要有所涉猎。“人工智能”是未来社会生活发展的方向,在小学信息课程中融入相关知识,是学生认识科学技术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未来发展过程中的必由之路。
一、分析教学实际,创设个性教学内容
在创设教学内容,编写教案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习能力,针对他们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从而构建出适合学生发展的个性化教学内容。素质教育中提倡学生的主体地位,任何教学活动的开展都要基于以学生为主体这一基本前提之上。特别是小学信息技术课,学生通常会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构建出一个民主、开放性的课堂是非常必要的。在创设“人工智能”课程时,教师要对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进行分析,创设出丰富、生动、趣味性强的教学内容,真正体现出“人工智能”课堂的丰富性、个性化的课堂氛围。
例如,在开展“人脸识别技术”的教学过程中,创设教学内容时,首先要明确本节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问题。本节课程就是要让学生掌握人脸识别技术的原理以及实际的应用意义。让学生形成一种新型的逻辑思维方式能够将人工智能技术与生活实际问题相结合,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虽然在生活中 “人脸识别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例如,超市的储物柜、手机的面容解锁以及小区的人脸识别门禁等。但是小学生对背后的原理和技术比较陌生。因此,就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从生活场景进行切入,通过生活情景重现的方式,带领学生认识“人脸识别”功能模块。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小动画进行讲解,采用生动、直观的方式,让学生明白“FaceAI”的功能和原理,掌握“人脸识别”系统工作流程。
二、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自身的认识能力也比较有限,对于“人工智能”这种抽象化的概念并不能充分理解。因此,根据小学生的认识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创设出符合学生认识能力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去进行理解和认识。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有效消除学生对陌生、复杂概念的陌生感,还能够激活课堂活动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自发地进行思考,自主地参与到课堂互动之中。
例如,上一阶段我们已经通过动画演示的方式,对“人脸识别”技术的工作原理向同学们做过展示了,在生活中也有很多场景应用到了这项技术。如何才能让学生对“人脸识别”这个概念有更深入的认识呢?这时,教师就可以创设出有趣的“人脸识别”的小游戏,让学生分角色进行演绎,让他们充分地参与其中。而且,在学生对此有了初步认识之后,教师可以提出一个假设,让学生自主展开探究活动,通过讨论和积极参与,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人脸识别技术,并独立地对 “FaceAI”功能进行探究。教师在学生讨论和探索的过程中,应当在一旁进行必要的指导和补充,给学生提供支持和帮助。还可以引导学生尝试建立人脸识别的数据库进行自我识别。
三、开展合作模式,促进学生能力提升
对于大班式的教学活动,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能力能够迅速帮助学生提升学习能力,实现更快的进步。在教学的过程中,对于需要实践的部分,教师应当创造小组合作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在合作过程中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在共同的讨论和探究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提升能力,实现全面发展和快速进步。
例如,在学生对FaceAI的功能有了全面的认识和了解之后,教师就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学习任务。将班级的学生划分为多个小组,将每个小组中有组织能力的同学任命为“小组长”。然后,让小组以合作的方式完成“制作人脸识别为基础的签到系统”的任务。小组成员合理分配自己的任务,有的学生进行编程设计,有的学生观察项目的进展,有的学生填写活动的评价表。在这种小组合作的模式下,每个人都能发挥自身的优势参与其中。最后由教师对每个小组的完成情况和制作成果进行点评,帮助学生发现问题,从而促进学生编程能力的提升。
四、进行课后总结,建立有效评价体系
在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中,教师的评价是必不可少的。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情况,结合学生的个人发展情况进行评价,有助于帮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客观状况,还能够引导学生深入地去思考,发展自己的问题。积极的评价能够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让学生的参与度更高,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更强。
例如,在课程结束后,老师可以针对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进行总结,通过视频或者PPT的方式,向学生展示“人脸识别”技术在生活中更加多元化的应用。可以从人脸识别技术拓展到图像识别技术,例如车牌、指纹或者虹膜识别等方面。也可以让学生发挥自身的想象力,提出更多的应用场景。并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对学生进行评价,对学生表现、进步点、闪光点进行总结,教师可以借助班级优化大师等评价软件,建立有效的评价体系,帮助学生进步。
结语
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满足现阶段学生成长的需求,特别是在“人工智能”的课程之中,更需要教师创新教学模式,构建个性化的教学内容,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构建民主、开放的课堂。从生活场景入手,让学生在自主实验、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认识到“人工智能”的原理和应用,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出更多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