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可群辨治神经性皮炎验案
2020-01-10沈丽娜柴可群陈嘉斌
沈丽娜 柴可群 陈嘉斌
1 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53
2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 浙江 杭州 310012
柴可群主任中医师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浙江省名中医,从医三十余载,治学严谨,经验丰富。笔者有幸跟师侍诊,受益颇多。现将柴师诊治神经性皮炎验案一则介绍如下,以飨同道。
陈悦,女,41岁。2019年4月23日初诊。主诉:双上眼睑皮疹反复发作8年,加重1年。患者8年前起食用虾蟹及辛辣时容易出现双上眼睑皮疹,予抗过敏等对症治疗后可缓解。1年前(2018年10月起)症状加重,持续不缓解,伴眼周红痒,皮肤增厚,2018年12月于我院皮肤科诊断为神经性皮炎,予芙必叮等治疗无效。刻下双上眼睑皮疹,眼周红痒,皮肤增厚,便秘,舌红、苔薄白,脉缓。柴师根据患者皮疹特点,四诊合参,辨证为血虚风燥,治以养血疏风清热,以“养血为本,适度驱邪,随证而治”为法则,方选当归饮子化裁。处方:当归、熟地黄、制大黄、川芎、太子参、桂枝各30g,赤芍18g,黄芩15g,竹茹、防风、枇杷叶各12g,生甘草6g。8剂,水煎服,日1剂。5月1日二诊:服上方后,患者感瘙痒好转,便秘缓解,舌脉同上。前方奏效,予原方基础上当归加至45g,去黄芩、川芎,加蒲公英30g,苦参18g,竹茹易胆星。继服6剂。5月7日三诊:瘙痒好转,便秘症状基本消除。柴师仍依前法调治3周,并嘱患者忌服腥发及辛辣之物。后随访半年,皮疹未复发。
按语:患者皮疹瘙痒日久,皮肤增厚粗糙,伴便秘,此为久病血虚、化燥生风所致,进食虾蟹等发物及辛辣后易引动内风,或助热生火,故柴师认为治疗当以养血祛风为主,稍加清热化痰之品,故以当归饮子为基础化裁,使阴血渐充,正气得复,邪气自去,皮疹消退。方中四物汤(当归、熟地、川芎、赤芍)养血活血,滋阴润燥,达“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防风与养血药同用,祛风止痒而不温燥。太子参补益脾肺之气,助血液化生,与熟地等量,体现了柴师注重治病求本,重视固护先后天之本——脾肾二脏。风为阳邪,郁滞体表易于化热,故以黄芩、竹茹清体表之热,并与同属肺经之枇杷叶共清上焦肺热,合内经“肺主身之皮毛”之意。“肺与大肠相表里”,制大黄既可泄热通腑,缓解患者便秘之症,又可助枇杷叶宣肺清热,促进体表气血运行,润燥止痒。桂枝与赤芍、川芎等活血药同用,可增强其活血的力量,也可解肌调和营卫,促进气血流通,同时,于大队养阴药中加入辛温的桂枝,微微生火,取“阳中求阴”之义。生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养血祛风、清热润燥之功。二诊时患者症状好转,故在原方基础上加大当归用量,加强养血活血之力。苦参为皮肤科要药,加之既能清热,又能止痒,且柴师认为清热、化痰同类药宜替换使用[1],故黄芩易蒲公英,清热而不伤胃;竹茹易胆星,清热化痰而不伤阴。该案之中,柴师始终以养血、祛风、清热为治法之要,遣方用药疏养结合,邪正兼顾,则阴血得充,风热自退,皮疹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