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全球创新型城市发展视角浅析坪山新区文化创新路径

2020-01-10代一晴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32期
关键词:坪山新区文化产业

阎 评 代一晴

([1]深圳技术大学 广东·深圳 518118;[2]深圳大学 广东·深圳 518060)

1 概述

本世纪是城市的世纪,发展与创新是城市的主题。中华文化,历经风雨,展现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民族复兴依托经济与文化的发展繁荣,深圳的发展除了经济建设也离不开文化的驱动。位于鹏城之东的深圳坪山新区,正在新背景下探索前进。在全球性创新型城市发展大背景下,坪山新区站在全新的历史节点上,更应深入推进文化创新,让文化创新在新区建设中创造源源不竭的新动力,努力打造东部文化新高地。

2 坪山文化创新对坪山发展的重要作用

经济发展是城市建设的基础,文化促进着城市的发展与崛起。文化创新给城市发展带来了源源不断的生长活力,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在当今全球创新发展的大变革时代,城市化高速推进,城市建设全面现代化,城市文化建设成为打造城市竞争力的重要赛道,城市文化资本成为城市竞争的重要资本,支持并影响着城市发展的未来。深圳文化建设在新的历史起点下经过重新审视与规划,朝气蓬勃,载着“深圳梦”乘风起航。坪山作为深圳最为年轻的行政区之一,在城市新区的新一轮竞争中更应该率先突破,推进创新,力争上游,才能激发活力、创造力,厚积薄发,为打造东部文化新高地赋能,扬帆前进,书写新的文化新篇章。坪山高新区位于深圳东北部前身是特区以外的城区,发展初期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不健全,与中心城区的差异明显。文化基础建设尚且存在短板,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也有限,在此前提下,文化创新是艰难的。而在近三年坪山新区高标准建设文化强区,像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在深圳东部熠熠生辉。文化创新将创造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提升区域发展的经济增速。文化创新也将积蓄文化名区能量,打造坪山新区不一样的“坪山名片”,能够塑造坪山新区独特气质,加强公共精神文明建设,沉淀坪山新区悠远绵长的文化底蕴,聚集文化智慧,汇成独特的“坪山精神”。

2.1 坪山新区文化创新建设现状

过去的一年,坪山高标准建设文化强区,根据《坪山区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至年末,全区共有图书馆(室)11家,城市书房9家,文化站2家,藏书87.19万册,增长36.2%。影剧院2家,博物馆2家,书刊零售点34家,初步形成了深圳东部文化新高地。坪山重视重大主题宣传,在文化品牌传播力方面,也积极在新媒体时代谋篇布局,从新媒体到全媒体再到融媒体,提高了品牌文化的影响力和传播力。深圳自然博物馆落地,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坪山分馆建立,长隆世居等文化中心崛地而起,给文化创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然而,伴随着文化公共设施建设蓬勃发展,公共文化体系设施短板仍然存在,面临着文化产业竞争力不强,坪山文化特色个性不鲜明,品牌识别度不够,区域高品质文化内容和产品匮乏,创新人才不足等问题。

2.2 坪山新区文化创新发展机遇优势

深圳城市中心推进波澜澎湃,从成立初期的市中心罗湖,到金融中心福田、高科技中心南山,城市空间开发在“西进”的进程中加快,40年风起云涌发展史,记载了区域发展全新的蜕变与成长。走到新的十字路口,深圳西部当前空间有限,空间开发日趋完备,已经迎来了发展的瓶颈期。在深圳经济特区全球创新发展的大背景下,破解西部城区空间不足的困局,需要转变思维,从新出发,把规划方向转移到东部区域,达到区域发展的动力平衡。坪山的东部新高地的规划与建设,展现深圳建设城市强区的决心和力量。

坪山进行文化创新,建设新的文化样本,除了历史机遇外,坪山本身也拥有着发展的优势:坪山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区,潜藏的文化底蕴等。除了生态自然条件得天独厚,优质生态资源如马峦山、坪山河等,还拥有客家文化、东江纵队纪念馆红色文化、腰鼓舞等本土文化。依山傍水,因地制宜,开发整合坪山自有的本土文化资源是坪山高标准进行文化建设、塑造东部文化新高地、加快建设文化强区的必经之路。坪山拥有“好底子”,在新机遇下,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定能乘风破浪,砥砺前行。

3 坪山新区文化创新发展面临问题

3.1 文化配套资源差距存在,缺乏文化品牌知名度

深圳的文化版图在2020有了全新的变化,然而文化资源分配不均匀还是存在的问题,坪山与深圳中西部如对标的南山区之间还存在文化设施的配置差距。相比深圳中西部闻名的地标文化设施如深圳大剧院、深圳湾“春茧”、关山月美术馆等文化设施,坪山新区缺乏具有影响力以及知名度的文化地标,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规模上都需在提升。而打造东部文化样本,坪山相比其他文化强区依然有很多提升空间,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文化艺术品质、文化产业品牌等方面难以对标国际创新型城市发展。除此之外,文化资源的开发整合不到位,因此坪山新区需要立足当下把建设深圳东部文化新高地和提升国际文化品牌影响力当作两项重要目标。当前坪山文化品牌知名度不足,品牌传播力有待提升。文化品牌体现在文化要素的各个方面,而文化地标建筑是城市的名片。放眼世界,巴黎的埃菲尔铁塔、悉尼的歌剧院等盛名在外,而国内其他文化名城如北京的鸟巢、广州的广州塔、南京的夫子庙等都展现了城市独特的地理特色和文化魅力。坪山新区存在文化地标影响力不强,特色不明显的问题。

3.2 文化创新人才短缺,区域发展不平衡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文创人才对文化建设与创新的影响至关重要。根据学者黄健对深圳市创意人才的分布调查,主要存在两个问题:文化创意从业人员总量不足且能力缺乏;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分布结构失衡。作为深圳最年轻的行政区之一,坪山的文化产业发展不完善,培养文化创意人才的高校资源稀缺。而文化配套设施相对深圳中西部较薄弱,交通发展不完善,种种因素都制约着文化创意人才的集聚。

3.3 文化产业竞争力弱,产业资源优化整合不够

文化产业竞争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城市和区域的整体经济水平和生活质量,也影响到文化软实力提升、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程度。文化产业的发展,给区域发展创造了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推进了区域经济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的汇聚。然而,坪山区文创产业发展较为滞后与南山福田,学者胡鹏林在研究中指出,深圳文化创意产业百强企业南山福田总部文化经济初具规模,但坪山新区只占到1%。可见坪山新区文化产业发展动力不足。过去的一年,文化产业较快增长与结构持续优化;新技术赋能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消费市场持续扩大,解决好文化产业资源整合,拥抱发展新趋势,推动产业优化升级,是提高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关键。

3.4 文化创意国际合作欠缺,缺乏对标国际的发展理念

在当今全球创新发展的大背景下,文化交流、文化贸易和文化投资并举的新格局逐步形成,加强与国际的合作显得尤为重要,但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风险挑战和众多不确定性。作为深圳东部强有力崛起新力量,坪山新区需要深入探索文化产业国际合作的思路模式。坪山是个年轻的新区,文化力量的沉淀本身需要时间来积累,在国际合作发展方面也有待加强。

4 坪山文化创新路径建议

4.1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健全文化配套资源

文化配套资源整合、实现高品质文化产品开发是坪山打造东部文化高地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实现文化资源合理配置,平衡资源布局具有重要意义。深圳文体设施布局,东西部差异明显,深圳南山坐拥深圳歌剧院、深圳创意设计馆等文化中心。文化配套设施关乎坪山新区建设“坪山特色”的未来发展,也能让坪山人民获得文化提升幸福感。健全文化配套设施对打造坪山“深圳东部文化新高地”可谓意义非凡。坪山新区应该持续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公共文化硬件设施并开展丰富多彩的公共文化活动。同时实现因地制宜的坪山特有的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系统的品质,并就坪山的特色文化,利用集聚效应,打造区域性文化中心,增加文化地标品牌效应,建设坪山特色鲜明文化地标,创造坪山特有的文化魅力。

4.2 引进文化创意人才,加大人才培育力度

文创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对坪山新区着力打造东部文化新高地具有战略意义。当前人才竞争白热化,坪山应做好文化创新人才集聚的顶层设计,积极出台人才引进与培养的政策策略,引进国际国内文化创新的团队和领军人才。但要看到一些城市地区的人才引进过于注重短期效益,缺乏长期规划。除了真金白银补贴政策“千足金”予“千里马”,也要深入考察吸引人才的因素,除了“引进来”还要“留得住”、“管得好”。“引进来”可以出台相关引进政策,除了资金补贴也要认识到交通完善的重要性,“路通”就会“人旺”。而“管得好”体现在对人才的培养。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曾表示,人才不是华为的核心竞争力,对人才的管理能力才是。做好人才培养管理就要建立健全人才培养管理机制,并加强本土人才培养,对接高校建立文创创意和实用性人才实训基地,推进产学研用合作培育人才,这样人才才会“留得住”。人才的聚集也离不开政府、社会、企业的合力,发挥各方力量,才能聚拢众多文化创意人才,为文化创新发展打好人才基础。

4.3 新格局新思维新发展,新科技新业态激活新力量

“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是当前发展的主题。随着技术的发展,以5G、人工智能等新科技为主导的技术创新对文化产业也有着巨大的影响。2020是特殊的一年,百年一遇的新冠疫情来势汹汹,也给各行业都带来了大变革。对于文化产业来说,数字化转型升级成为发展的新主题。疫情期间,“云旅游”、“云看展”等智慧形态的文旅融合,沉浸式的VR技术线上游览博物馆、展览拓展了文化体验的全新感官边界,积极布局数字化,拥抱新科技是文化产业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之举。除此之外,要加深行业融合,实现文化+发展,实现文化产品、运营管理的改革。然而,文化产业要实现高质量融合、创新与发展,也需要政府的鼓励和引导。坪山区当前处于探索东部发展布局的重要位置,做好规划,在建设高质量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同时,也要改革创新文化产业体系,完善政策保障机制,积极推进企业进行产业转型升级,顺应当前“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时代潮流,打造具有“坪山特色”文化产业聚集带,加快推进文化与其他行业的高质量融合,将不断推进文化产业新业态,为文化产业发展创造满满新动能,为坪山新区打造东部高端文化标杆、文化创新样本。

4.4 加快产业国际合作深入拓展,学习国际发展先进理念

要实现文化产业国际合作深入发展,为深圳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贡献坪山力量,需要坚持文化创新“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在做好“文化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坪山也应该集合坪山智库,制定有力的文化创意引进政策,增强对国际高端文化创意人才的吸引力,加强企业间的国际合作,引导企业进行创新产业升级调整,培养具有国际影响力、竞争力的文化企业。除此之外,深度融入深圳经济特区建设,策划文创产品博览会、坪山文化艺术展览会,打造一批精品的高质量的坪山文化活动来传递“坪山特色”,讲好“坪山故事”和“深圳故事”,提高国内国际传播力。

猜你喜欢

坪山新区文化产业
深圳坪山雕塑艺术创意园改造设计
雄安新区设立五周年座谈会召开
坪山阳台——深圳坪山河南布净水站上部建筑设计
坪山柚复兴指日可待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福建:华安举办坪山柚优良单株果实鉴评会
文化产业
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