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2020-01-10邹真理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32期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

邹真理

(重庆市云阳县沙市镇上坪小学 重庆 404509)

个完全独立的个体,没有形成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之间的紧密联系和有效互动。之所以这样说,主要是因为教师没有切实的引导学生,而学生也没有做出对教师教学的正确理解,完全不知道教师教学的目的。基于这样一种情况,在以核心素养理念为指导转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时,教师就应该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并注重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以此来展开对课堂教学情景的合理创设,使原本枯燥无趣的数学知识能够在多样化的教学情境中释放自身独特的魅力。数学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在我们的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时这门学科也是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我们必须对数学的教育教学给予高度的重视,尤其作为一名小学数学老师,对于自己的学科重要性要有深刻的认识。下面笔者就以小学数学为例,探讨如何在核心素养的视角之下进行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1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在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培养的背景下,我国对学生的培育方向更加全面,不单单是对知识的理解和领悟,也要注重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方面的培育。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的知识的传授,而是一种主动地吸收,主动培育个人兴趣爱好,形成德智体美全面人才。小学数学的核心培育对枯燥的数学教学增添了色彩,不仅助于学生学习兴趣,也有助于成绩提高。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是一种在学生学习数学过程中,适应教学发展,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综合素质,并且具有数学这一基础性学科的外在特点。小学数学的核心素养主要表现在应用意识、几何直观、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等十大方面,这些都典型表现了数学这一学科的发展应用和教学内容。而掌握好这些数学素养基本就了解了数学这一学科的规律,具备了敏锐的数学思维意识。

1.1 教学模式落后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在课堂中地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在信息技术普及地同时也出现了一定的问题。一方面,许多教师对于技术处于抵触状态,不愿意应用信息技术为自己的课程带来新的变化。另一方面,一些教师过度依赖信息技术,而忽略了课程内容本身,导致自己的课程只是披着科技外衣的空架子。

1.2 教学方式过于死板

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质量。但是就目前大多数教师的授课方法要不就是简单的讲授法,缺乏对孩子独立思考能力的引导与激发。同时简单的讲授法很难让孩子与实践相结合,导致孩子们学到的数学只是纸上谈兵。也有一些教师虽然采用了分组讨论法,但是并不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指导,只是在讨论过后将自己的观点或者是教材内容一股脑倒给学生,使原本的分组讨论失去了其本身的意义。

1.3 教学主体的监督性不强

在培育小学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学生作为接受主体,变的更加主动。对待新的事物,更加有兴趣去了解和接触。然而与其呼应的教学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大多以按时完成任务性地将知识和方法授予学生,没有应尽一个老师该有的责任和义务。这就需要学校相关规章制度对其加以监督性,让学生与老师间的情感更加深厚,形成亦师亦友的情感状态。

2 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措施

针对我国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要想构建一个高效的课堂,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下面本文将以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核心视角下的小学高校数学课堂的构建。

2.1 用科学的教学观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

在新时代的背景之下,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的教学活动中要有科学的教育观。既然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就要努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提高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这样课堂才会成为高效的课堂。例如:在对“同位角相等”的问题证明的过程中,先不告诉学生这个概念,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已有的知识找到这两个角之间的关系。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证明之前,一定仔细研究图形的各种展示方式,在确定不出问题的情况下仔细地向学生进行展示。在学生提出自己地设想或者想法时,不要立刻对学生地想法进行质疑或者进行判断,可以以小组讨论地方式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2.2 利用生活材料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进行学习的引导作用,并非知识的告知作用。尤其作为数学学科这种实践性特别强的学科来说,将数学与显示生活联系起来。比如在进行“全等三角形”的证明时,可以适当楼梯侧面等例子,引导学生找出这些三角形的关系,从而找到三角形全等的证明原理。

2.3 利用个性化指导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方式和接受程度都不同,如果用一个方法去教育所有的学生,必定会导致学生质量的良莠不齐,所以一定要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来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这样可以使绝大多输的学生可以参与到学习中去,使他们的思维能力与核心素养得到提升与进步。

2.4 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进行教学活动时,一定要充分利用已有的信息设备,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演示各种原理和图形地动态效果图。比如在进行菱形的的教学之时,可以通过动图或者视频演示一个正方形变为菱形的过程,从而引导学生找出这两个图形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之处。在传统教学中,教学过程过于生硬和死板,如果在课堂中加入一些这种信息技术的演示,可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2.5 利用合理化的评价策略提升学生的人文修养

学习评价是学习中十分重要的一环,但是目前我国的学生评价体系过于死板。但是目前大规模进行小学数学的期中,期末考试的改革并不现实。所以可以适当地在平时测评和测验时增加一些有关与小组协作、实践能力的测评。不仅仅从一个方面来进行小学数学学科的测评,也充分考虑学生的实践能力,学习能力,协作能力和整体素质等。同时,一定要严格要求学生的考试的诚信水平,一旦发现作弊,立刻严惩,绝不留情。这样合理的测评体系可以从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人文修养。

2.6 开展数学活动渗透核心素养

数学一直给人的印象就是逻辑严密,而它的教学也是相当枯燥无味,大多数学生经常以清醒的状态开始上课,以晕晕欲睡的状态下课;且这种现象的出现也是学生对数学抗拒的原因。所以要使数学活起来,充满生气,这就需要开展一些列的数学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只是单一的接受知识,缺乏一些活动谈论,使课堂氛围严肃,这样学习数学反而变得更加困难。通过开展数学活动,学习数学变得轻松。比如在学习圆这一形状时,就可以让学生带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圆形到课堂上,以“形”来加深学生的印象,掌握圆这一形状特征。并通过学生各自物品的介绍,调动学生探讨兴趣,使课堂变得活泼。更重要的是,这些数学活动,让学生的自我实践能力变强,这些核心素养就悄无声息地在参与过程中得到培育。学生也更加懂得通过这些活动去思考和解决问题;同时活动开展中伴随着一些列游戏,开拓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适应学生爱玩的性格,从而激发并建立学生的数学核心素素。

2.7 鼓励学生主动发现和提出问题以提升核心素养

学习过程中需要不断地思考,并在思考中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这样学习的知识才会透彻。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以一种小学生自我储备能力少的认知,对学生总是单一的传授知识,并以简单的固有模式规律,这样学生的知识只是停留在表面,自我的求知欲望变少,知识没有新的更新。面对这样的状况,需要老师耐心的引导。在面对课堂教学时,可以延伸一些课外知识,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从中发现问题,并鼓励学生面对问题时敢于举手试问,在一定的信心鼓励下,就会形成无数举起的手。其次,面对学生的问题,或许有些不够成熟,甚至有些孩童的无知可笑,都应该耐心解答,给予鼓励和肯定。

2.8 运用数学思考和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以培育核心素养

数学知识和思考的掌握,对数学核心素养的培育起着重要作用。通过自身掌握的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实践中的一些问题,不仅是一种学以致用的最佳案例,也是知识领悟高的体现。在我们生活中,经常出现一些与数学相关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去从中加以思考,找到数学的诀窍,运用数学的手段和方式对生活问题进行解决。这过程产生了数学的逻辑推理,自我验证,激发出一系列的数学问题。在生活中应用和学习数学,让我们对数学的情感变得更加浓厚,对他的兴趣也更加积极。

3 结束语

数学是一门注重应用与实践的科目,小学数学时数学学科的基础,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在进行小学数学的高效课堂构建之时,一定要注重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育,这样才能培育出对国家发展有贡献的数学人才。

猜你喜欢

学科核心素养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超学科”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