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措施探讨
2020-01-10范卫燕
范卫燕
(浙江省兰溪市育才中学,浙江 兰溪 321100)
在初中语文教学内容中,常常涉及到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具有很大的价值,值得学生学习。可是,在以往教学中,有些教师的教学方法比较刻板,局限于应试教学思想,不利于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因此,本文从创新的角度,尝试探讨传统文化的创新渗透方式,以期推动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前提和立足点
在当前社会环境里,学生可以借助许多先进的电子设备去了解世界、认知世界。可是,学生接收到的讯息多数来自于现代社会,这些讯息倾向于快餐化、娱乐化,可能会对学生的思想意识产生一些错误的引导。因此,语文作为初中阶段的重点科目,应该积极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信息,让学生的思想多方面发展,体会和学习古人优秀的思想和文化精神,健全人格。语文教师想要有效渗透传统文化,使之与语文教学有机融合,必须明确好传统文化的前提和立足点。
(一)渗透传统文化教学的前提
在以往初中语文教学中,部分教师受传统应试教学理念的影响,将教学的焦点集中于理论知识的讲授,忽略了学生思想方面的教育,不利于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和品德。因此,当前语文教师应该积极摆脱传统应试思维的束缚,学会从教书育人的角度去创新教学思维,以此展开传统文化的渗透,借助传统文化的思想价值来影响学生,使之学会古人温、良、恭、俭、让、忠等优秀的传统文化美德。
以古诗教学为例,教师不能够一味要求学生记、背古诗,而应该从教书育人的角度,挖掘古诗中蕴含的人文智慧和思想精神,多讲解和传递一些关于古诗的创造背景、诗人的生平经历等历史知识,让学生全面认知和了解古诗所要表达的思想文化精神,学会如何做人、如何树立正确的思想,最终提升思想文化境界。
(二)渗透传统文化教学的立足点
在明确传统文化渗透的前提之后,需要立足于语文教材,尽可能将语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使得学生既能学习知识,又能提升自身的文化涵养。如果教师脱离了语文教材,渗透了一些与教材无关的传统文化思想,就很容易让学生产生思维上的混乱,无法有效体会教材中所要渗透的传统文化精神。以《论语》等教学内容为例,教师需要立足于课文有关内容,深入分析课文中渗透了哪些传统文化精神,适当对课文内容进行拓展和延伸。比如加入一些与课文相关的历史故事,使课文更加有趣,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一边学习一边感受古人的优秀品质;在不断的学习和领会过程中,净化了学生的思想,提高了学生的素养和鉴赏水平。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的具体实施过程
通过上述分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想渗透传统文化,就必须先创新教育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思维,采取有效措施,立足教材内容渗透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与语文课程有机融合。可以从课前、课中以及课后等方面,具体实施传统文化的渗透工作。
(一)语文课程教学前
由于初中语文课程教学时间非常有限,限制了教师课堂讲授的内容。因此,为了很好地渗透传统文化精神,可以利用微课等教学手段,立足教材,对教材中的传统文化进行有益拓展,并将其归纳并制作成微课视频,以便学生课前预习,使学生可以提前了解关于课文的历史背景和故事,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领域。
以《孙权劝学》教学为例,为了让学生真正学习和感知孙权这个人物形象,从中得到有效的人生启示,教师可以利用追本溯源的教学方法,对课文进行有益拓展。比如借助一些小故事来引入“吴下阿蒙”和“刮目相待”两个成语,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这两个成语的用意。可以利用微课视频,将故事内容制作成小视频,发送给学生观看,学生可以利用课前时间,自己去学习有关的内容,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推动学生挖掘课文中蕴含的古人智慧和精神,从中汲取传统文化的优秀思想。
(二)语文课程教学中
在利用微课协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之后,学生会对课文内容产生一定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抓住学生的兴趣点,结合先进的教学技术手段,尽可能丰富和优化课程中的传统文化内容,使之更加生动形象,以打开学生的思维,尽情体会传统文化精神。
以《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古诗为例,这首古诗被世人所传诵,也有人将其中的诗句作为现代歌曲的歌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引入一些现代歌曲和视从情感来看,本词所表达的是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
四、采用吟唱形式,丰富学生审美感受
利用吟唱的方式,能够让静默的古诗词变为听得到的直观声音,这就能够将呆板的文字符号转化为视觉与听觉的立体音乐形象,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快速、更深入地进入到古诗词的意境中。在反复吟诵的过程中,读者、作者、编者,三方能够碰撞出情感与心灵的火花。与其他文学作品形式有所不同,古诗词艺术美具备的得天独厚优势是自身的节奏感与韵律所产生的音乐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唤醒学生审美能力最为有效的方式就是吟诵。而几乎所有的古诗词在古代是可以吟唱的,所以,古人称为“吟诗”。吟诵是中国古诗词文的一种创作方法,也是古诗词鉴赏的一种方法,还是我国古代授徒读书普遍应用的方法,有悠久的历史传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门绝学。春秋时期,孔子曾有“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的说法。后来逐渐流传,只剩下文字,音乐就流失了。钱仲联、徐文端、唐圭璋、吴调公、陈少松等一批志在保护“吟诵”这一文化遗产的学者努力发掘,以期使其发扬光大。我听过陈少松先生吟诵的《关雎》《蒹葭》《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诗词,节奏鲜明,朗朗上口。现在,我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一般会找来吟诵的音频或视频放给学生欣赏,学生非常感兴趣。和着这种优美的节奏和旋律,学生逐渐体会到诗人或愁苦、或喜悦、或悲愤、或无奈、或闲适、或壮烈的情感,悄悄地,审美趣味得到了跃升,学生品格也得到了提升。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对诗词的吟诵,对其蕴含的思想、情感、道德、哲理等进行挖掘。并能结合时代背景,体会作者的心理,是山河破碎的痛心疾首,是仕途失意,还是壮志难酬?如此,学生能够对作者的情感产生更加真切的体会。长期坚持,学生的审美素养一定可以得到有效提升。
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审美教育元素。初中正是学生审美素养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之时,不仅要对古诗词中的语文知识进行讲解,还要提升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在具有深刻底蕴的古诗词中全面提升学生的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