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学习者中心与学生思辨性思维的培育

2020-01-10

课外语文 2020年10期
关键词:思辨性批判性培育

高 杨

(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各种自媒体的盛行,中学生被图像和碎片化的阅读环境包围,但这种直观接受的文化,十分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培育,根据培养青少年的思维发展规律来看,处于青少年初期的高中生思维具有辩证性和创造性,这时正是培育批判性思维的重要阶段。在现在的语文教育中,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所提倡的那种有教育意义的思维我们十分缺乏,要真正做到以学习者为中心也较为困难,根据新时代的要求和语文教育发展的规律,本文探讨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前提下培育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尝试解决语文教学中两大问题。

二、研究背景

在大数据时代,人才和创新成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和繁荣的关键因素。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创新更需要人才去完成。当今语文教育也越来越重视对人才的培育,大力倡导“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党的十九大指出“落实立德树人这一基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为贯彻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2017 年底,教育部颁布《普通高中和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规定了高中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要发展学生的思辨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在这次修订的新课标中,“学习任务群”引发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其中“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是七大必修课程学习任务群之一,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学习思辨性阅读和表达,发展实证、推理、批判和发现的能力,增强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刻性,认清事物的本质,辨别是非、善恶、美丑,提高理性的思维水平。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现状,根据知网数据统计,关于探讨“思辨性思维”的期刊论文有7905 篇,学位论文有6358 篇,会议论文162 篇,相关报纸52 篇。自从2011 年课程标准颁布以来,思辨性思维逐渐成为人们研究的话题,出版了不少相关刊物。接着在2017年新课标颁布以后,思辨性思维又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在国际上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的我国批判性思维专家董毓先生在2010 年出版了《批判性思维原理和方法——走向新的认知和实践》一书,该书具体介绍了批判性思维的原则、方法以及途径。谢小庆教授是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教育测量研究专家,是国内较早关注批判性思维的人,他认为应该将批判性思维解释为“审辨式思维”。思辨性阅读旨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编写的群课堂系列丛书的任务六“思辨性阅读和表达”,分为四个专题,一从求新立异评说历史事件;二就实证理证辨别时事评论;三由推断推导分析从师学习;四用证伪归谬质疑社会现象。还有在思辨性阅读和写作这方面比较著名的学者是上海的余党绪老师,他是国内基础教育界中倡导批判性思维培育的先进人物。他主要研究以“批判性思维”为核心的思辨性阅读与“基于公民表达的写作教学”,并为中学生出版了相关书籍,旨在培养中学生的理性精神和思辨能力。

国外研究现状,二十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在《How We Think》一书中强调了“反思性思维”后,一些欧美学者就开始研究批判性思维。世界上公认的批判性思维权威查德·保罗提出,批判性思维就是对思维的再思考,就是教我们先要认识自己的思维,分析评估自己的思维处于什么水平,然后不断改善,提高思维的质量。美国霍顿·米福林出版社编制的高中《文学语言·世界文学》也涉及到了批判性思维。由于各个国家的文化基因不同,中西方存在一定的文化差距,在思维的表达方式上就会大不相同,存在着各自的优缺点,值得我们相互交流和借鉴。

四、学习者中心与批判性思维的内在联系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学习者中心符合当今教育教学的发展规律,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学习者中心须是基于问题的学习,要求我们关注学习的本质,坚决倡导发现性学习。罗杰斯的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重视师生关系,指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体验,尊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是一种自我指导式的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能够给学生更多独立思考的空间,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扩散,从而促进了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从知识观与教学的角度出发,知识的传授必然联系到教学问题,教学不应该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而且要让学生主动寻找到智慧的钥匙,帮助学生打开知识的大门。知识论的哲学基础就是认识论的问题,认识论告诉我们,批判性思维能够帮助学生建构知识和意义,只有经过思维审查的知识才是真正的知识,语文知识的学习也是如此,运用批判的眼光对接触到的语文知识进行思考,为不同知识之间建立起内在的联系,形成的才是有意义的语文学习。学习者中心有利于学生批判性思维的产生和发展,同时,批判性思维有利于促进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有意义学习。总之,学习者中心和批判性思维的培育是相互促进的,两者一定是并驾齐驱的。

五、批判性思维的培育

(一)学生批判性思维缺失的主要原因

1.教师话语中心导致学生忽视主体感受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会在不经意间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形成教师话语中心,在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仅停留在理解和欣赏的层面,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堂要求学生要提出自己的质疑,从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教师话语中心阻碍了学生自我表达的需求,导致学生只会被动接受,忽视主体的经验感受,从而批判性思维就会丧失。

2.教材解读模式化导致学生丧失独特理解

教材作为一种中介,我们对教材的解读往往会出现单一化的情况,这不仅会阻碍学生自我理解的表达,而且会把教材变成一种枷锁。教师要明确教材的作用,教材本身只是一种辅助性的教学工具,教学不应该局限于教材内容,而应从教材中寻求突破。我们在尊重权威、经典的同时应该要具有多元化的解读意识,要善于对文本进行批判和质疑。教材权威化会造成学生理解单一,批判性思维弱化。

3.评价方式固定导致学生丧失多元化表达

在应试教育的社会大背景下,评价方式往往会以考试分数作为标杆,学生对作品阅读的兴趣就会大大减弱,关注点会放在如何获取高分上,所以,教师更要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由表达,训练学生的思维品质,从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二)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方法

1.树立学生的学习者主体意识,倡导发现性学习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引导学生树立学习的主体意识。教师可以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采用对话式的教学模式,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可以说是学生的学习能力,发现学习是布鲁纳提出的,强调学生自己梳理知识,亲自获得知识。发现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学生批判思维的培育。总的来说,就是主要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在课堂教学中,拿到一篇文本后,教师要尝试站在学生的视角去体验和理解,巧妙设计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另一点,那就是不可以放任学生无边界地自由解读作品,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说的是每个人应该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忽视作者的存在价值,过分个性化解读作品,教学要有总体的、正确的价值观引领。

2.培养学生推理、判断和论证的能力,引导学生用批判的眼光看待事物

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推理、判断和论证的能力,就要着重培育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平时的阅读训练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运用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来思考问题,提升学生的理性思维品质,例如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看文中论证是否严密,有侧重地培育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并着重帮助学生分析议论文论证的层次和步骤,让学生了解有效论证的逻辑方法,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发展。还有就是我们在鉴赏一首诗歌时,经常会让学生分析诗句好在哪里,这样我们就给学生固定了这首诗是好的,我们不能去质疑它的思想。或许,我们可以让学生尝试修改诗句,以此来赏析诗句的优点和不足之处。教师要鼓励学生用批判的眼光看待事物,重视对事物的审视和考察,相信在长时间有意识的思维训练下,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就会形成,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思辨性思维的目的。

3.优化课堂评价方式,鼓励学生深刻思考后发表自己的见解

学生的学习效果需要通过考试来检测,教师的教学方式也要通过考试结果来评价和改进,但是我们不应该把考试作为唯一目标指向,在课堂上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多采取有建设性意义的评价方式。教师要调动学生发言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在思考的基础上发表见解。同时,我们的考试模式也在不断优化,评价方式也应朝着多元化发展。

猜你喜欢

思辨性批判性培育
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策略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探讨樋口一叶作品中的批判性——以《青梅竹马》为例
悖离核心素养涵育的非思辨性写作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