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同伴教育法在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2020-01-10高洁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教育法护理学教育者

高洁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山东 菏泽 274000)

同伴教育(peer education)一般是指具有相同性别、相似年龄、相同背景、共同经历、相似生理状况或由于某些原因使其具有共同语言的人在一起分享信息、观念或行为技能,最终实现教育目标的一种教育形式。同伴教育被广泛应用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预防和性健康教育领域,近些年我国一些学者也将同伴教育应用于青少年体育运动、健康教育、心理卫生、残障儿童融合、人际交往、医学生营养教育等领域,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1-3]。由“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转变,是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本研究分析和探讨了在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中应用同伴教育法的教学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教材为《基础护理学》[4],从2019年3月—2019年6月选择我校2017级护理系11、12班共120名学生,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12班60名学生为观察组,11班60名学生为对照组。两组学生在年龄、课程、学历、专业成绩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学生60例应用传统教学法,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将学生集中,为学生示教,边操作边讲解操作要点,学生在一旁观看,然后学生分组自主练习,教师在实验室进行巡视,观看学生的操作过程并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指导,教师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引导学生进行正确操作。

观察组学生60例应用同伴教育法,具体流程:首先,实验课前学生按照学号顺序进行分组,将60名学生平均分为10个小组。从每组学生中,由师生共同各选出1名学生作为同伴教育者,他们同时具备以下特点:学习成绩在班级中处于中上等,责任心强、自学及语言表达能力较强、有较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其次,对选出的同伴教育者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自主学习、提前操作、试讲。自主学习是指学生自行学习相应护理理论知识,另外参考相关文献,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与补充。通过学习通,从手机上提前观看技能训练操作视频,对要学到的护理技能操作步骤有一定的了解。上课前,实验带教老师提前为同伴教育者示教操作内容,并对他们进行指导,把操作步骤更加细致化。最后,同伴教育者试讲,教师随机选择一名同伴教育者进行示范教学,和其他学生进行沟通,解决讲解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在结束之后总结和梳理其中的问题,给学生提供相关指导,确保同伴教育者所讲内容的完整性和操作的准确性。

培训完毕后,在实验课上由老师和同伴教育者授课。首先是老师对全体学生进行示教讲解,结束以后,学生分组自主练习,由选出的同伴教育者展开组内教学,负责指导组员操作,与组内学生展开良好沟通,以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当组员遇到问题时,由同伴教育者先解决,解决不了的问题,及时询问老师由老师解答。在课外的开放实验室中,实行责任制,由选出的同伴教育者继续指导本组学生操作,记录组员的学习、操作和出勤情况,并及时汇报给老师。

1.3 观察指标 理论考核成绩和技能操作考核成绩。理论考核为学生本学期末基础护理学考试成绩,总分100分。技能操作考核包括心肺复苏术、无菌技术操作和两项抽签考试项,共4项操作,最终成绩取4项的平均成绩,满分100分。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学生技能操作平均成绩为(82.93±4.83)分、理论知识考核平均成绩为(80.85±5.71)分,对照组学生技能操作平均成绩为(74.75±4.25)分、理论知识考核平均成绩为(75.58±7.45)分。两组平均成绩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3.1 同伴教育法的作用 同伴教育法体现了教与学的过程、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施教,科学运用到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中,不但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还能提高学生护理技能操作水平。根据数据分析,观察组的理论和技能成绩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显示同伴教育教学法的应用对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有很大促进作用。第一,同伴教育法可以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以学生为主体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掌握操作技能和实际操作的信心。第二,同伴教育法的应用使老师和学生接触的时间增加,交流机会多。教师通过同伴教育者能够更多的了解学生学习中的状态、情绪、意见等,并及时给予反馈,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气氛也较传统教学课堂气氛活跃许多。第三,选出的同伴教育者为了能够胜任“小老师”的工作,学习积极性会更高。本研究中的同伴教育者在成绩考核中,成绩名次均比之前在班级中的排名靠前,这说明同伴教育法促进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指导学生的前提条件是自己能够比其他学生学得更好学得更精,这种教学方法对他们是一种压力同时也是一种动力。第四,在大班教学中同伴教育法的优势更明显。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观摩示教,每个实验室的学生数量较多,教师难以照顾到全体学生,示教时还存在学生看不清楚的现象,同伴教育法能够很好的弥补这一缺陷。小组内部的讨论增加了互动性,学生之间讨论会将问题逐渐清晰化,最终解决问题。第五,同伴教育法的应用延伸到了课外的开放实验室中。我校护理系学生开放实验室是由学生自主练习,多个实验室由一名老师值班辅导,存在学生出勤率低、积极性低的现象。观察组的学生在开放实验室时,基本能够全勤,并且练习的积极性较高。选出的同伴教育者会进行指导和督促,并记录本组成员的不足之处,对解决不了的疑问之处会及时询问值班教师,使问题很快得到解决,小组成员的操作水平得到了提升。

3.2 同伴教育法实施过程中的不足及改进措施(1)指导操作由学生进行,不具有权威性,少数学生表现为不配合,不参与。应对方法:选取同伴教育者时,尽量选择有威望学生或者是班干部。(2)小范围内的同伴教育法使一些学生不认同,认为学生指导操作就代表这项操作不重要,对护理实验课存在轻视看法。应对方法:带教老师提前对学生讲清楚同伴教育法的目的和重要性,引起学生重视。(3)同伴教育者在实施过程中会有松懈现象,碍于情面或其他因素,不能如实地向老师反应学生的真实掌握情况。应对方法:老师及时和同伴教育者沟通,并用恰当的方法指导落后学生,不能让学生认为自己被“告状”。(4)同伴教育法目前在我国实施过程中存在形式多样化的特点,本研究根据本校学生特点和实际情况,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以目前学生的水平仍无法彻底取代老师的示教作用,仍以老师示教为主体,同伴教育者为辅助的形式。

综上所述,同伴教育法在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中具有积极效果,能够帮助学生提高护理操作水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沟通交流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猜你喜欢

教育法护理学教育者
品读
职业教育法大突破:取消普职分流
我国教育者心目中的未成年人好奇心激发和培养
《护理学报》第六届编辑委员会成员名单
《护理学报》举办“护理科研与论文写作”高峰论坛的第二轮通知
《护理学报》举办“护理科研与论文写作”高峰论坛的第二轮通知
色彩健康教育法在老年消化内科护理中的应用
我国教师教育者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护理学杂志》稿约
激励教育法在农村学校教学工作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