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院设备维修管理模式走向的探讨①

2020-01-10刘毅

科技创新导报 2020年14期
关键词:管理制度管理工作医疗

刘毅

(白城中心医院 吉林白城 137000)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医疗水平正在不断提升,而评价医院医疗水平的一个重要的硬件标准就是医院设备的质量。随着医院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医疗设备的逐渐增多,加强设备维修管理、提高医疗设备质量成为医院必须面对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及时调整医疗设备管理模式,加强管理和维修的系统性和规范性,才能为医院带来实际问题的解决和现实效益,保障病人的生命健康权。

1 医院设备维修工作的现状

目前来说,在医院设备维修工作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制约着医疗设备水平的提高。以下将对医院设备维修工作的现状进行分析。

1.1 管理制度不健全

目前,大部分医院的维修管理制度依然沿用着分散的管理模式,在实际工作中不同医疗仪器由专门的维修人员负责,职责相对来说比较明确,在维修责任的确定方面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随着近几年来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医院的规模逐渐扩大,医疗设备的种类增加,也增加了很多难以维修的高科技设备,这种传统的分散式维修管理模式逐渐不能满足医疗设备维修的要求,显示出一些弊端。另外在现阶段,很多医院对于设备维修工作没有具体规范的标准,在制度方面的重视程度严重不足,而且缺乏足够的监督管理力度,使得已有的制度也难以严格执行[1]。除此之外,问责不严格也是导致管理制度无法实行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大部分医院,对于问责方面缺乏严格的管理制度,使得查究力度明显过弱,也使得问责制度难以得到落实。

2.2 思想认识不到位

目前来说,医疗设备维修人员在医院中受到的重视度往往不够,维修人员的定位始终属于从属群体而不是技术人员的角色,更没有构想过和临床医学工程学科的结合,致使在员工中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着医疗设备维修的效率[2]。个别医院还没有认识到加强设备维修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对医疗设备的维修缺乏重视,使得很多管理人员思想认识不到位,忽略了对医疗设备的及时维修和管理。在这种情况下,管理人员往往责任意识不足,不能认真负责地进行医疗设备维护工作,就造成了医疗设备维修不及时的现象。

2.3 人员素质偏低

许多医院没有给予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工作人员足够的重视,个别工作人员自身管理素质不足,工作效率不高。就目前的情况来说,很多医院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缺乏工作效率高的专业化人才,负责医疗设备维修方面的人员平均素质不高;另外,大部分员工不能熟练地操作计算机,就无法利用现代化的信息系统对医疗设备进行管理,也大大降低了医院的医疗设备维护效率。另外,一些医院对医疗设备维护环节缺乏足够的重视,没有给医疗设备维修配备充足的人力资源。在员工不足、工作量大的情况下,势必无法进行规范化、精细化的管理,容易出现各种疏漏。

3 医院设备维修管理的发展方向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在目前阶段,医院设备维修管理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只有采取科学的措施改进这些不足,才能推动医院设备维修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3.1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制度,是加强医院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及时对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建立一套具有保障意义的规章制度,对于设备维修也的健康运行和快速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在制度中,应当对医疗设备的检查和维护做出具体的规定,提高对维修人员工作质量的要求,还应当对医院的维修部门加大监管力度,定期对维修部门的工作进行检查和审核。另一方面,由于医疗行业的特殊性,医院医疗设备的维修管理制度应当和临床医学工程的建设同步,针对医学水平发展状况和专业差异进行合理的分配,把工作重点放在医疗设备的质量和安全方面。

3.2 采取医疗设备外包模式

在医院设备的维修管理工作中,合理地采用医疗设备外包模式,在医疗设备出现故障时,向社会招揽医院以外的专业人才对医疗设备进行检修,能够有效地将维修方式转变为社会化维修方式,从而大大提高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的工作效率。一般来说,外包维修公司的专业性更强,能够提供专业仪器和工具,可以很好地解决医院维修部门技术资料匮乏、缺少经验、缺乏相关维修设备和人手不足的困难,从而能够为医疗设备维护提供更加优秀的服务和完整的维修系统,更好地保证医疗设备的维修质量[3]。当实行医疗设备外包模式后,医院工作人员就可以减轻繁琐的维修管理工作带来的负担,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患者的诊疗业务中,从而使得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增强。

3.3 加强人员管理

目前,已经有少数医院采取了首先集中人才的管理模式,将具有高端专业知识的人才投入医疗设备的维修管理工作中,积攒足够的实力和维修水平,再进行与临床医疗工作内容的结合,从而突出专业技术在医疗设备维修工作方面的重要性。医院应该根据具体的医疗设备维修管理计划确定合适的员工岗位,并选拔出管理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人员负责整体的维修管理工作。另外,应当树立全员参与管理的意识,动员所有维修人员积极参与设备的维修管理,监督和关注每一个环节,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只有将设备维修管理制度规范化、严格化、透明化,相关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员,并实行合理的奖惩措施,才能提高维修人员的积极性。

3.4 提高员工素质

医疗机构应当加强专业人员的责任意识和能力水平,在进行维修工作之前先进行相关培训,通过定期组织理论技能学习等方式,不断提高维修人员的综合素质。另外,也要重视实践操作,以带教等方式,鼓励新人积累经验,不断提升自身的维修能力。严厉杜绝表面工程,注重培训的最终效果,在培训结束时对参加培训的相关人员进行能力考查,确保维修人员能够在培训中得到自身能力的提升。同时,要积极进行新知识、新技术的普及,避免出现故步自封的现象,通过加强科研工作和科研成果的应用,督促维修人员及时提升自身素养[4]。

3.5 利用信息化的管理手段

在进行医院设备维修管理的过程中,积极主动采用现代化的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利用计算机来进行医疗设备状况分析,能够大大节约时间,降低人力成本,有利于及早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合理利用现代信息系统,能够极大地提高医疗设备维修工作的管理效率,既能够降低医院的设备管理成本,又可以提升外部形象,从而实现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工作的最佳状态,将效益最大化。

4 结语

综合以上内容可知,目前在医院的医疗设备进行维修管理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限制着医院工作效率的提升。因此,及时完善相关制度,转变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工作的发展方向,对于构建完整的医学设备维修流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工作的效率得到了提高,医院就可以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医学科研过程中来,真正大幅度提高医疗水平,带动医院经营模式的转变。

猜你喜欢

管理制度管理工作医疗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食品安全公共管理制度的缺失与完善评析
涉军中小企业管理制度创新探讨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
医疗扶贫至关重要
什么是医疗告知
对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
西点军校严格的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