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诵读国学经典的实践

2020-01-10孙顺合甘肃省天水市第六中学甘肃天水741000

课外语文 2020年3期
关键词:国学原则语文

孙顺合(甘肃省天水市第六中学,甘肃 天水 741000)

我国的国学经典经过了悠久的发展和传承,成为促进我国历史长河流动的精髓。在小学阶段将国学经典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可以进一步促进学生的成长,同时也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将国学经典融入到语文教学中,不仅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提高语文学习效率,还可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所以当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当前国学经典诵读的意义

在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国学经典诵读,不但能够让学生体会到语言文学的魅力,而且还能让学生对自身的内涵进行丰富。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过程中,可以使用一些相对经典的书籍,如四书五经等等。这些文学经典作品可以对学生起到有效引导的作用,国学经典中包含一定的韵律与节奏,在进行国学经典诵读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地让学生的诵读变得更加流畅。即使在小学阶段,学生年龄相对较小,不能充分掌握国学经典的内容,但伴随着学生的成长,长时间的经典熏陶也会对学生产生一定影响,在学生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师可以通过国学经典故事来吸引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加深学生的印象,提升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可以近距离和国学经典进行接触,学生在诵读过程中,还能学习到更多的汉字。学生在诵读国学经典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国学魅力,同时也能为其未来发展和学习奠定基础。在当前时代背景下,信息化网络的快速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当前一些大城市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冲击,这种现象也对国学经典诵读产生了相应的影响。小学阶段的学生求知欲比较强,容易受到一些不良文化的侵蚀。假如学生一直处于这种环境下,那么就会导致学生的自制力相对较差,容易被一些不良文化所误导,从而失去其内心的纯洁之地。学生在当前国学经典诵读的环境下,可以对我国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学习和掌握,让学生在质量相对较高的环境下对自身进行升华,使学生学会做人的道理。

二、进行国学经典诵读的基本原则

遵循正确的教学原则是开展国学经典诵读的基础,小学生不同于初中生和高中生,小学生群体有着自身固化的心理特点。同时小学生也有着自己比较独特的个性,所以在小学阶段进行国学经典的诵读有其特殊性。在学校对学生进行实践的过程中,语文教师也对原则进行了相应总结,原则分为鼓励原则、差异原则、模糊原则和主动性原则。其中鼓励性原则和模糊性原则是重点。鼓励性原则也是当前小学阶段语文国学经典诵读顺利开展的基础,语文教师经常对学生进行鼓励和支持,从一定程度上引导学生对国学经典产生热爱和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在诵读过程中的质量。差异性原则就是在班级进行国学诵读的过程中,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着思维和记忆的差异性,如学生刚开始诵读国学经典时,会进行《三字经》的诵读。《三字经》作为我国较为重要的传统文化启蒙读物,对学生来讲相对简单易懂。但是在进行《三字经》阅读过程中,因为其篇幅过长,字数相对较多,还是存在一定的难度。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国学经典诵读内容的增加,学生在开展诵读的过程中会变得越来越吃力。这种现象也会导致一些学生被落下。这时教师可以让其进行熟读,只有学生全身心参与进国学经典诵读中,才能推进学生自身的进步和提升。相同的,语文教师需要在学生表现好时对其进行鼓励和表扬,在班级内部设立相应的国学经典诵读小组,将班级学生分组进行诵读比赛。根据每个小组学生的表现和诵读情况对学生进行相应的鼓励和奖励。这样不但能够促进学生国学经典诵读能力的提升,同时也会激发学生自身的竞争意识,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相应的基础。

模糊性原则主要指的是教师不需要对国学经典诵读中的内容进行逐句解释,只要求学生理解全文的意思,养成学生的诵读语感,这相比逐字逐句翻译来得更加慢一点。但是这种方式也就是激发学生的自主阅读兴趣,让学生在教师规定的诵读内容外,了解更多的国学经典。实际上对于国学经典的诵读不需要进行细致的深究,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相对较小,这时学生可以先养成自身的诵读语感,让学生理解其中的含义。

三、实施国学经典诵读的策略

当前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相应的国学氛围,更好地为学生国学素养的提升奠定基础,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专心地进行国学经典的诵读。所以语文教师可以在教室中贴一些国学名言警句来提升学生自身的诵读积极性。也可以在教室设立相应的国学经典宣传板报等等,更好地让学生处于国学经典氛围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国学素养。班级氛围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够更好地对学生的文学经典潜能进行相应的激发,更好地促进学生自身国学经典兴趣的提升。国学经典诵读进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需要以多样化的形式出现在学生的视野中,不能只是以学习的形式。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可以基于学生自身的不同特点来进行相应的分类,并基于学生的特点来进行教学和国学经典的诵读。语文教师还可以让高年级学生和低年级学生共同进行诵读竞赛,如古诗词填空和古诗词接龙等形式,使学生国学经典诵读能力得到提升。让学生在动静结合中,体会到我国经典文学艺术的魅力所在,更好地对学生学习兴趣进行提升。在开展竞赛期间,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比赛,并为赢家设置相应的奖励,这在一定程度上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有效的国学经典诵读可以进一步促进学生自身知识的积淀,同时也能让学生对我国的文化有深入的了解和掌握。学生在进行国学经典诵读的过程中,接受了国学经典的浸染,才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文化审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一些国学经典是通过古文呈现出来的,其中也包含了较多汉字和成语,这些增加了学生进行国学经典诵读的难度系数。所以,在学生进行国学经典诵读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更好地带领学生进行诵读。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诵读,在教师读完一句之后,学生可以跟着读。同时语文教师还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的解释,让学生对其中的意思进行理解和领会。在诵读完成之后,教师还需要对整篇文章进行分析和翻译,让学生对其中难以理解的部分进行记录。

四、结语

综上所述,国学经典是我国几千年来的文化精髓,也是国家的灵魂,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国学经典进行诵读可以让学生学习到一些国家的文化,还能促进学生文化底蕴和文化品位的提升。语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对国学诵读的重要性进行解析,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尽可能对学生的诵读能力进行提升,寻找问题的解决方式,促进中小学生语文教学不断发展。

附 注

本文系天水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在天水市小学开展国学经典教育的实践探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18}GHB3945。

猜你喜欢

国学原则语文
“垂”改成“掉”,好不好?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
惹人喜爱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