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学生英语写作被动语态错误分析
——基于CLEC语料库的研究
2020-01-10陈雪琴
孙 阳 陈雪琴
(西南石油大学 外国语学院,四川 成都 610000)
20世纪60年代末,随着乔姆斯基(Chomsky)普遍语法以及中介语理论的兴起和发展,错误分析重新引起了以彼德·科德)(S.Pit Corder)为代表的语言学家的关注。与行为主义理论不同,他们不再将错误看作学习失败的结果,而认为错误分析可以使我们更清楚地了解中介语的发展顺序以及学习者为了掌握第二语言所使用的策略[1]51-54。
由于受母语负迁移及其他因素的影响,英语被动语态一直是中国学习者面临的一大语法难题,甚至一些高级阶段的英语学习者都不能完全掌握。研究中国学习者使用英语被动语态这一中介语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找出错误产生的心理根源,能够为英语被动语态教学提供一些启示。
一、研究设计
本研究基于错误分析理论,采用语料库研究方法,并按照科德[2]提出的错误分析步骤:选择语料;识别语料中的错误;对错误进行分类;对错误进行解释;对错误进行评价,开展具体研究。由于对错误进行评价不是从学习者角度,而是从错误对外界的影响角度进行,因此,本实验仅选取前4步。
(一)选择语料
本研究所使用的语料库为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CLEC)中的子语料库ST2。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CLEC)收集了包括中国中学阶段(主要是高中生,代号为ST2)在内的5个阶段不同水平学习者的考试作文和自由作文[3]1-3。本次实验仅研究中学阶段学习者的被动语态错误,因此,语料选择子语料库ST2。
(二)识别语料中的错误
首先,将CLEC的子语料库ST2数据导入语料库检索软件Antconc 3.5.7,CLEC语料库中将言语失误分为11类,其中包含被动语态错误的属于动词短语类;接下来利用语料库检索软件Antconc 3.5.7检索出标记为vp7的语态使用错误。由于检索结果中有重复数据出现,最后需要研究者手动挑选出有效数据。
(三)对错误进行分类
科德曾将错误划分为认识性错误和疏忽性错误;随后,他又将错误划分为语言能力错误和语言使用错误,其中,语言能力错误又包括语际错误和语内错误[4]。理查德[5]在接受语际错误和语内错误的同时,提出了发展性错误,并对语内错误进行了进一步分类:过度使用错误,忽视规则限制错误,规则不完全使用错误和概念假设错误。本研究按照理查德的错误分类,对所有的被动语态错误进行分类和分析。
二、研究结果与讨论
本研究将检索出的所有被动语态错误分为以下5类:语际错误,过度使用错误,忽视规则限制错误,规则不完全使用错误和概念假设错误。下面将按类别逐一进行讨论。
(一)语际错误
语际错误是指学习者的母语习惯、规则、模式在目的语学习过程中产生干扰作用而导致的错误[6]。语际错误在被动语态使用中主要表现为受汉语表达习惯影响,英语被动语态使用不足或过度。以句子“The film factory in China calls Lekai”为例,此句在中文里常用主动结构“这个电影工厂叫……”表被动意义“这个电影工厂被叫……”,在英语语法结构形式上也没有任何错误,但在语义上却不符合逻辑,属于被动语态使用不足。受语际因素的影响,中学生在写作时常忽略英汉被动语态结构形式差异,习惯性将汉语的表达习惯迁移到英语写作中,这种语言迁移的心理因素就导致了此类语际错误的产生。
(二)过度使用错误
过度使用错误是指学习者依照目标语的某项规则或展开或混合所产出的结构[6]。在被动语态使用错误中,学习者有时将规则动词过去分词的变化扩展到了不规则动词上,从而导致错误产生。从例句“It was builded in 1995”可以看出,学习者在使用被动语态结构“be+done”时,将规则动词的过去分词变化规则过度泛化并扩展到了不规则动词“build”上,从而导致了错误。英语绝大部分动词的过去分词遵循着规则变化,但也有一部分不规则动词的特殊形式,需要学习者单独记忆。
(三)忽视规则限制错误
忽视规则限制错误发生在规则被扩展使用在某个语境,而在目的语中该规则并不适用于这种语境[7]53。研究发现这类错误在被动语态错误中最多。以“There are also many problem have been happened”一句为例,学习者忽视了英语被动语态不能用于不及物动词这一规则限制,错误地将“happen”这一不及物动词用于被动语态。与汉语一样,英语被动语态只用于及物动词,而不及物动词没有被动语态。此外,英语的系动词、状态动词也都没有被动语态。忽视这些被动语态使用规则限制将导致这类错误出现。
(四)规则不完全使用错误
规则不完全使用错误是由于学习者觉得使用相对简单的规则就可以进行有效交际,因而不去学习和记忆比较复杂的结构类型[1]53,最终造成结构缺损。在英语被动语态习得中,有一部分中学生将“be done”结构简化成“done”,如“My shoes have already filled with water”和“It called Sichuan”。这两个例句中,“have been filled with”被简化成了“have filled with”,“is called”被简化成了“called”。这种简化策略常使被动语态结构残缺,导致规则不完全使用这类错误出现。
(五)概念假设错误
概念假设错误是由于错误理解目的语特征而引起的错误[7]53。被动语态的概念假设错误主要表现在学习者误以为“be”是被动语态的标志,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创造了一些含“be”的错误结构。在例句“Apples can be ate in summer”中,虽然学习者用了“be+done”结构中的“be”,但是“done”形式却被误用成“did”,读者只能根据上下文理解这里的被动意义。这一部分学习者在使用被动语态时,认为只要用含有“be”的结构来表示被动意义,不管“done”的形式是否正确都不会阻碍读者的理解。这种为了不影响交际效果而采用的学习策略就是概念假设错误出现的心理根源。
三、结论与启示
本研究将中国中学生被动语态使用错误分成了语际错误、过度使用错误、忽视规则限制错误、规则不完全使用错误和概念假设错误5类,发现母语负迁移等语际因素,以及过度泛化目标语规则、忽视规则限制、简化策略、交际策略等语内因素,都导致了被动语态错误的发生。
根据以上研究结果,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一些有关中学英语被动语态教学的启示。首先,教师可以适当进行汉语与英语对比分析。受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学生在未完全习得英语被动语态的情况下,常会借用母语的一些表达。为此,进行一些适当的对比分析有助于学生了解母语与二语的不同之处,减少错误的发生。其次,教师应严格进行基本训练。学生在使用被动语态时,对动词的过去分词形式掌握不牢固是导致错误产生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经常进行严格的基本练习,帮助学生掌握动词过去分词的变化规则。再次,教师还可以利用“互联网+”等手段,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科技的发展为教学提供了多种工具,教师可利用学校现有条件,多为学生提供一些有趣的英文音频、视频、电影等,增强学生英语学习的趣味性,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