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艺术的形式丰富思政的课堂
——“艺术形式+思政课堂”教学模式探讨

2020-01-10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艺术类理论课思政

安 娜

(鲁迅美术学院 思政部,辽宁 沈阳 110004)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思政课又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多次提到思政课的课堂教学改革问题[1]。

一、“艺术形式+思政课堂”教学模式提出的背景

在2016年12月7日至8日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教育要用好课堂教学的主渠道,思政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在讲话中他提出了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八个统一”,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指明了方向。其中,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就是在教学目标和教材使用等统一的前提下,根据不同的学校、学生做到因材施教;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就是教师的作用是主导,积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尽可能地参与到课程中来,使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得以真正实现;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就是发掘其他学科和教学方式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资源,并把它们与思政课有效结合起来,以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3]。对思政课不断改革创新就是要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以及亲和力。

2019年8月1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再次强调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重要性。要求深度挖掘高校各学科门类专业课程和中小学历史、地理、艺术等所有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解决好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相互配合的问题,发挥所有课程育人功能,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

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进行思想政治课程改革与创新,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性、针对性和时效性;积极挖掘其他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资源,并把它们进行有效结合,丰富思政课的形式,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显得尤为必要。

二、“艺术形式+思政课堂”教学模式提出的依据

第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基础,反过来科学的认识对实践又有指导和促进作用。“艺术形式+思政课程”教学模式的探讨也遵循了这一规律。高等美术院校在思想政治课堂实践中,依照自己的院校特色,进行了艺术形式的实践探讨。通过实践发现,很多艺术形式,如音乐和美术在意识形态上、理论上、情感上、育人上都与思想理论政治课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对课堂实践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后,研究者深刻挖掘了两者之间的育人共性及契合点,以意识形态理论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探求课堂创新。艺术形式和思政课所包含的共性使二者的有机结合成为可能。

第二,艺术类院校就是一个巨大的艺术资源库,有着大量的可开发的育人资源。研究者根据不同的专业类型寻找与思政课教学内容的契合点,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专业结合起来,能提高他们的积极主动性,使其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也能实现艺术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同向同行,共同育人。

第三,“艺术形式+思政课堂”教学模式也是从艺术类院校的学生特点出发提出的。艺术类学生文化知识的理论素养相对薄弱,所以纯理论的讲述对他们来说并不容易理解,且单纯的理论讲述对他们的吸引力十分有限,不能充分发挥其主体性地位。而且艺术类院校学生的学习属于视觉性学习,图片、视频、歌曲、艺术品等对他们更具有吸引力,更能激发其学习兴趣。因此,“艺术形式+思政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尊重了艺术类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偏好,是从学生实际出发的。

基于以上原因,“艺术形式+思政课堂”教学模式在艺术类院校不仅具有正确理论的指导,还有广泛的艺术课程支撑,有着丰富的可利用的艺术资源,具有实践的可操作性。

三、“艺术形式+思政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

在教学实践中,研究者利用艺术类院校的大量艺术资源,对古今中外优秀的艺术资源尤其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主流意识形态的艺术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形成艺术资源库。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选取相匹配的艺术资源,将艺术资源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帮助学生更加形象地去理解课堂教学内容。

音乐、歌剧、美术作品等都是非常生动的艺术形式,将它们与思政课相结合,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思政知识的兴趣,易于其理解课堂教学内容,从而提升教学成效。

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中,讲述十月革命意义的时候,可以引入歌曲《北方吹来十月的风》,将它的歌词、创作背景、表达的情感与十月革命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及中国共产党诞生等教学内容相结合,在讲解歌曲的过程中达到思政育人的目的;在讲授“中国梦”时,可以将歌曲《我的要求不算高》引入课堂,该歌曲将人民的愿望、梦想用歌曲的形式表达出来,可以帮助学生充分理解“中国梦”的内涵和意义,帮助其认识到“中国梦”不仅是国家、民族的梦,更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想,是与每个学生息息相关的。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把美术作品引入课堂,通过对美术作品中人物、内容、色彩、表现手法等的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比如,在讲到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时,可以引入古远先生的木刻版画《减租会》,对美术作品进行分析,使学生充分理解课堂内容。在讲到改革开放经济体制改革时,将林永康先生的油画《1992·邓小平在广东》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对作品的创作背景、内容、表达感情进行分析,引导学生了解邓小平同志1992年南方谈话的内容和重要意义以及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性。

除了将艺术作品融入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还可在学生实践中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例如,结合学生的学科及专业类型,引导学生运用艺术的形式进行创作与表达,鼓励学生用艺术语言表达阐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在实践中,研究者看到学生通过各种各样的艺术形式来表达他们所学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书法专业的学生通过书法来展现思想政治的内容,雕塑专业的学生通过做雕塑来展现思想政治的内容,绘画艺术类专业的学生通过油画、水彩画、版画、国画的等作品创作来展示思想政治的内容。

四、“艺术形式+思政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

“艺术形式+思政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在高等艺术类院校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一,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将艺术形式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结合起来,使课堂不再是简单的说教。“艺术形式+思政课堂”的教学模式尊重了艺术类学生的学习认知特性,使其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课堂教学内容。用艺术的语言表达教学内容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堂的有效性。

第二,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与艺术类学生的专业结合起来,启发他们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来表达对思政课的感悟,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教师也能通过学生作品直观地看到课程教学效果,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

第三,使不同课程同向同行,放大了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的效果。“艺术形式+思政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最大程度上实现了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提高了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素质,使其步入社会后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结语

综上所述,“艺术形式+思政课堂”的教学模式是以尊重艺术类学生的群体特征为前提的。该教学模式的运用不仅提高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吸引力和亲和力,而且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感和获得感。可见,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专业结合在一起能形成协同效应,从而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作用。

猜你喜欢

艺术类理论课思政
大数据时代下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少先队文学艺术类阵地
2019年艺术类招生采用我省统考(联考)成绩的院校名单
艺术类专访心得
2018年艺术类招生采用我省统考(联考)成绩的院校名单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独立学院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