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教师在大学生自主锻炼中的作用

2020-01-10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体育锻炼体育课体育教师

苏 杭

(开封大学 体育教研部,河南 开封 475004)

体育课是培养大学生健康体魄、塑造优秀人格的必修课。当前,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整体下滑,令人担忧。究其原因,除受沉迷网络和手机游戏、作息时间不规律等不良生活习惯的影响外,一个重要的内生性因素在于缺乏自主体育锻炼意识、能力和行动。因此,体育教师不仅需要认真完成体育课的教学任务,更重要的是应在体育课及课外活动中发挥主导作用,通过正确的指导和引领,培养学生热爱运动的自觉性,促使他们树立自主体育锻炼的意识,提升自主锻炼的能力,为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打下坚实基础。

一、自主体育锻炼的内涵

自主性是行为主体按自己意愿行事的动机、能力或特性,是哲学、政治学、伦理学、法学等多个学科领域都涉及的论题,不同的领域赋予了这一论题不尽相同的内涵。

行为主体包括生物个体、群体、组织等;“按自己意愿行事”包括自由表达意志,独立作出决定,自行推进行动的进程等[1]。《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指出,大学体育课程的基本目标之一是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并基本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基本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能够编制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欣赏能力”[2]。

根据相关概念的解释以及对有关文献的总结得出:自主体育锻炼是指学生在没有强制性的要求下,主动自觉地进行身体锻炼和欣赏体育运动的意识,包括能够掌握并采用科学的锻炼方法,具备掌握运动技术并自主锻炼的能力,还能对自身体育锻炼效果进行准确评估,进而让自主锻炼成为一种能够长期坚持的生活习惯。

中共中央国务院2016年10月颁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培育青少年体育爱好,基本实现青少年熟练掌握1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确保学生校内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到2030年,学校体育场地设施与器材配置达标率达到100%,青少年学生每周参与体育活动达到中等强度3次以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秀率25%以上。”由此可见,培养大学生的自主体育锻炼意识,变被动安排为自觉自愿,对提升体育技能水平、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在“健康中国2030”背景下,大学体育课不仅要使学生学习掌握运动技能,还要通过体育课树立健康的生活理念,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在这个过程中,体育教师扮演着重要角色,即仅仅在课堂上使学生掌握运动技能是远远不够的,更应该把技术训练和健康知识、课堂教学与课下辅导有机结合。

二、影响大学生自主锻炼的因素

(一)教学硬件设施的不断改进为自主锻炼提供了有利条件

大学体育课的开展与教学硬件设施的水平有着密切关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当前各高校的体育教学硬件相比过去都有了长足发展,基本上都配备了塑胶跑道、室内综合运动馆等相关设施,不仅使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条件更优越、选择更丰富,还能培养学生的自主体育锻炼意识,同时为体育教师能够开展田径、足篮排、乒乓球、健美操等多种专项教学以及进行课下辅导、组织比赛活动等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体育教师在培养学生自主锻炼意识方面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体育教学的硬件设施相比过去已经有了很大改善,教学计划的实施和完成具备了更有利的条件,但是,从培养学生自主锻炼意识和能力的角度看,在完成日常体育课教学计划之后,体育教师的指导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依然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自主锻炼积极性不强,科学体育锻炼意识欠缺,科学锻炼方法掌握不够,身体素质不断下降。究其主要原因,可从三方面加以分析。

1.教学目标存在局限,教学内容不能与时俱进

客观上讲,当前体育教师对学生的教学还大多数停留在课堂普修课、专选课、选修课上。课堂上的教学内容也多是以体测达标、技术教学、基础的身体素质练习为主,形式单一、枯燥,缺乏专门从传授体育健康知识以及培养体育锻炼意识角度来进行授课的认知,并且采取标准较为单一、方法较为粗放的教学,很少按照学生的不同技术水平进行分层教学,学生虽然在课堂上进行了身体锻炼,但是仅限于被动去学习、复习、完成期末考试任务,无法形成系统的健康体育锻炼意识,认识不到体育锻炼对于其今后发展的重要性,对体育锻炼缺乏兴趣,不愿主动进行锻炼,长期坚持更无从谈起;或者在不了解自身条件,没有掌握正确锻炼方法的情况下盲目进行体育锻炼,不仅成效不好,还可能对身体造成损伤。

2.学生当下所处环境对其自主体育锻炼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进步,学生在进入大学校园之前接触的体育项目更加多样,部分来自城市地区的学生在初中和高中就开始进行体育专项课学习,运动技术水平相对较高,同时随着手机应用以及互联网的快速传播,获取体育健康知识和身体锻炼方法的途径也更加便捷多样,但学生自主运动的内在要求较低,对于健康知识和科学锻炼方法或一知半解,或缺乏系统的认知,加上手机社交软件陡增和对游戏、闲聊的贪恋,越来越多地挤占了以往学生课余进行体育运动的时间。

体育课是培养学生自主锻炼意识的重要平台,如果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只是注重技术教学和体质测评而没有合适的激励引导,反而会使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的兴趣不足,转而进一步沉迷网络游戏,进行体育锻炼的时间都无法保证,树立自主体育锻炼意识和开展相应锻炼实践更无法实现。所以,体育教师不能仅仅止于课堂的技术动作教学,还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改进教学理念和方法,对学生的课上课下乃至生活、心理方面进行全方位了解和引导。

3.难以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

现在高职高专院校体育教师授课任务较重,在体育课之外时间有限,有组织地指导学生自主锻炼存在困难,加上学校缺乏相应的核算方案和激励机制,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师课下指导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

三、充分发挥体育教师作用培养学生自主体育锻炼意识和能力的措施

(一)了解基础体质,掌握学生体能

教师在学期开始前,应根据学前体测或高中档案资料,对所在班级学生体质情况进行初步了解,包括学生的身高、体重、基本的速度、耐力水平等,以此为依据制订教学计划,确保大部分学生有能力完成所学的体育课内容。

(二)明确教学目标,改善教学方式

应以提高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为首要目标。教师要在了解学生基本运动水平的情况下进行技术教学,简化技术教学结构,简洁明了讲解技术内容,适当降低难度,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掌握基本技术要领,并给予其充分练习时间;改善教学方式,多采用“启发式”“互帮式”等教学方法,加深学生的印象,使学生之间能够互相影响,共同进步[4]。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应适时对学生进行鼓励,提高其学习积极性和成就感,从而对体育锻炼产生兴趣。

体育教师不仅要在技术课上创新教学方法,还应该注重理论课的学习,每学期的教学中应该增加体育健康方面的理论知识学习环节,针对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以提高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等需求为切入点,向学生普及正确的锻炼知识,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意识到身体健康对其今后发展的重要性,切实了解自身的实际情况,克服不良的生活习惯,坚持进行体育锻炼。

(三)改进评价标准,体现人性化、个性化

在进行期末考试时,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不仅要进行身体素质和运动技术水平的考核,还要重视对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练习态度等方面进行评价,对于不同水平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改变过去单一的通过期末考试成绩对学生进行评定的标准,充分做到以人为本,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完成学校体育课学习后对体育锻炼依然保持浓厚的兴趣。

(四)注重课下引导,拓展培养时空

国家卫计委、中宣部、教育部等10部门于2016年11月18日发布《关于加强健康促进与教育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基本在我国普及,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将要比2015年降低10%,确保学生校内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大学生体育课上课次数一般是每周1~2节,如果仅仅依靠体育课是无法满足学生锻炼需求的。在体育技术和理论课上,体育教师主要是教会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正确技术,而学生在课下是否主动践行所学内容则是培养其自主体育锻炼意识的关键。过去,体育教师多是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教学、检查,缺乏对学生课下练习情况的了解以及体育锻炼兴趣的培养。因此,体育教师应该主动对学生的课下体育活动进行指导、监测、激励,促使其在校期间能够尽快形成自主体育锻炼意识,为将来的工作生活打下良好基础。

教师应主动与学校内部的体育社团进行交流,定期举办校内或学校之间的体育比赛、集体活动,如球类比赛、骑行、长跑、定向越野等,并提供专业指导,吸引学生参与。而学校之间通过长时间的交流,每年定期举行相关比赛,如英国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的赛艇比赛,形成传统的经典赛事,能够增强学生的认同感和爱校意识,提升其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当前,智能手机在学生群体中基本普及,虽然许多学生沉迷手机而忽视了体育锻炼,但从另一方面来说,也使得教师能够在课下随时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例如:体育教师可以通过相关的手机运动应用,如微信群交流、每日走路步数、跑步打卡等,对学生的课外锻炼情况进行监测指导,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反馈,并作为课外体育锻炼成绩计入期末成绩考核,使学生在课余时间也能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并互相监督激励,培养学生自主锻炼的意识。

(五)建立科学机制,激发指导潜力

除正常的课堂教学评估外,学校应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奖励机制给予主动开展课下指导的教师以表彰和鼓励。例如:构建和执行课下指导社团和班级学生锻炼的学时计算、津贴补助、评优评先评职优先等制度,激励体育教师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更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自主锻炼,为增强学生体质做出更大的贡献。

结语

大学生自主体育锻炼意识的培养关乎其今后的工作和生活,在培养过程中,体育教师无疑起着关键作用,如何让学生对体育锻炼产生兴趣,并养成长期坚持的习惯,是体育教师的核心任务。在当前的新环境下,要求体育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运动技术和健康知识,还要主动在课下与学生互动交流,充分利用智能手机快速便捷的优势对学生进行鼓励指导,最终切实贯彻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目标,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努力。

猜你喜欢

体育锻炼体育课体育教师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体育课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
一堂遗憾的体育课
体育教师应重视自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