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鸡大肠杆菌病的诊断及防治对策
2020-01-10张跃红马会云
张跃红,马会云
(鄢陵县畜牧局,河南 鄢陵 461200)
2020年7月份以来,鄢陵县80多个肉鸡饲养场,饲养的肉鸡呈现瘫痪、拉稀和零星死亡等临床特征。根据鸡群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实验室化验等情况进行综合性分析诊断,确诊为大肠杆菌病感染。针对鸡场存在的问题,笔者采取了有效的防治措施,很快在短时间内控制了死亡。
鸡大肠杆菌病是由条件性致病菌大肠埃希氏菌引起的一种常见传染病。常见于平养肉鸡场,笼养鸡场多为隐性感染。2020 年7~9 月份,鄢陵县11 个镇80 多个肉鸡养殖场,肉鸡呈现高烧、瘫痪、拉稀和突然死亡的特征。发病鸡群多为20~35日龄的鸡群。经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实验室检验综合诊断为鸡大肠杆菌病感染。
1 发病情况
鄢陵县某鸡场,饲养5 000 只青脚麻肉鸡,地面平养,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禽流感疫苗都已按常规免疫程序接种。但是在饲养过程中仍有零星死亡,雏鸡自19 日龄开始,每天都有15~30 只死鸡,严重时1 d 内死亡50 只。曾先后用过青霉素、庆大霉素饮水。共发病820 只,发病率为16.4%,发病后死亡362 只,死亡率44.1%,占存栏数的7.2%。同一时期,另一养殖场饲养的5 800只青脚麻鸡25日龄时发病,发病率29.5%,死亡率45%。
2 临床症状
观察鸡群状态良好,看不到异常变化,鸡群采食量略有减少,饮水增加,急性病鸡突然瘫痪、两腿发软不能站立,倒地侧卧,两腿痉挛后蹬,趾卷曲。发病鸡精神沉郁、呼吸困难,食欲废绝,有饮水欲,排出白、黄恶臭稀粪。
3 病理剖检变化
剖检病死鸡,口腔有黏液。皮下瘀血,胸肌充血。腹腔积液、淡黄色。嗦囊内有少量食物和发酸的液体、气体。腺胃空虚,小肠肿胀,切开外翻,黏膜呈弥漫性出血,直肠出血严重。心包混浊变厚,内有积液,冠状沟脂肪出血。肝肿大、肝表面有白色纤维素性渗出物、爪干瘪脱水。
4 实验实检验
4.1 涂片镜检
以肝、脾、心涂片,染色,镜检均可见到散在单个的革兰氏阴性短小杆菌。
4.2 病原分离
以无菌操作取典型肝病变组织接种营养肉汤37℃培养24 h,可见肉汤混浊。转种营养琼脂平板、EMB 平板,37 ℃培养24 h 后,营养琼脂平板上主要为中等大小、圆形、隆起、光滑、湿润、较均匀一致的半透明近无色菌落;EMB 平板上长出黑色菌落,有的有金属光泽。取典型菌落制片、染色、镜检结果同前。
4.3 药敏试验
按常规纸片法进行。不同鸡场分离菌药敏有差异。但大多对青霉素低敏;对头孢噻呋钠中敏,个别鸡场对庆大霉素和氨苄青霉素敏感。
5 防治
5.1 鸡群预防
用中药(茵陈、栀子、虎杖、黄芩、钩藤)组成的方剂饮用5 d,并在饲料中补充适量的复合维生素,同时加强饲养管理,增强通风换气,清扫鸡舍,每天以(10%戊二醛)1∶500倍稀释带鸡消毒1 d 1次,一般用药3 d后鸡群即停止死亡,1 w后恢复正常。
5.2 病鸡治疗
每千克体质量用头孢噻呋钠肌肉注射5 mg,每日1次,注射3 次,治愈率达90%以上,灌服补液盐,治疗效果更好。
6 讨论
6.1 通过综合诊断,确诊以上鸡病为鸡大肠杆菌病
大肠杆菌属于条件性致病菌,正常情况下多不引发疾病,当鸡群机体的抵抗力降低时,如过冷、过热、密度过大、营养不良以及其他疾病因素,刺激鸡群造成应激,致使鸡体抵抗力下降而发病。因此,对于大肠杆菌病的防治,关键在于加强饲养管理,严格执行卫生防疫措施,尽量消除各种致病诱因。特别是病鸡粪便污染环境,经饮水、饲料、空气传给健康鸡。
6.2 药敏试验结果
大肠杆菌仅对少数抗菌素较敏感,而不同乡镇不同鸡场,甚至在不同时期病原菌都有不同的耐药性。因此,一旦发病,应分离病原,通过药敏试验,选用高敏药物进行治疗。在治疗过程中,除了正确的用药剂量和疗程外,还必须结合改善饲养环境,疏散饲养密度,认真做好卫生、消毒、隔离和精心护理工作,才能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6.3 小结
由于缺乏相应的科学饲养管理技术,致使鸡病的发病率也随之上升和复杂化。在诊治的一些鸡场中发现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由于环境条件差,鸡舍简陋(民房改造,土地面或砖铺地),潮湿污染,通风不良,卫生太差,消毒有困难,或难以彻底消毒;有些养鸡场对消毒认识不足。消毒只流于形式,什么时候想起来就进行一次,消毒不彻底。个别养鸡场从来不进行消毒;有些养殖场初建场时带有一定的盲目性,自己一点技术不懂,完全依赖仅有养鸡经历的饲养人员;无计划性和针对性用药,有病滥用药和超大剂量用药,用药时间不足等是养鸡生产中存在的共病,有些鸡场几乎使用过所有上市兽药品牌,致使病原微生物对多数抗生素产生抗药性,给防治工作带来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