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家庭教育的策略研究

2020-01-10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第二中学

天津教育 2020年27期
关键词:家校行为习惯中华

■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第二中学 田 瑛

一、家庭教育中遇到的问题

(一)家庭教育方式过于简单

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在教育孩子时,都没有注重到一些方式方法,大多数家长在孩子犯错时,几乎都是采用言语上责骂或者直接动手打孩子。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但不能给孩子带来良好的教育效果,反而可能会导致孩子的行为习惯出现偏差激进,孩子的性格等方面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现今的教育应当更加注重对孩子的思想进行教育,所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家庭教育中就显得尤为重要,能够让家庭教育变得越来越好,让孩子的成长得到良好的发展。

(二)家庭教育的方法单一

随着现代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孩子的学习成长过程中,很多事情孩子需要亲力亲为才能得到更好的体验,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但是由于父母太过于溺爱孩子,很多事情都不让孩子亲自动手,有时候还甚至帮助孩子完成一些应该孩子自己完成的事情,就导致孩子养成了不爱动手、依赖思想强烈等行为,对孩子的成长造成极其不良的影响。并且家长的家庭教育方法也单一,孩子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分不清是非对错。因此,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家庭教育中就变得十分必要。让家庭教育的方法多样化,让孩子养成良好的思想、行为习惯,能使孩子在今后的生活工作中受益无穷。

(三)家庭教育的内容匮乏

相对学校的思想教育来说,大多数家长在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时,内容都是比较匮乏的。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来进行,有着系统的方式方法和丰富多彩的内容。而家庭教育是没有课程内容给家长进行参照,内容也不是固定的,所以大多数家庭在进行家庭教育时,没有系统的方式方法,也没有丰富多彩的内容。所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家庭教育中,能使家庭教育的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也能使家长在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时有内容可用,能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带来改变,还能让孩子得到更加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有着重大的帮助。由此可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家庭教育中,能够帮助家长丰富孩子的家庭教育内容,让孩子在接受家庭教育时,不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想道德标准,对孩子的成长有着极其重大的影响,让孩子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二、将中华优秀文化融入家庭教育中

(一)学校帮助家长进行家庭教育

孩子的教育问题一直都是学校和家长最为关注的问题。家长相对于学校来说,在教育方面的能力可能会有一些欠缺,特别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因此,学校应该帮助家长进行家庭教育,让家长充分发挥其在家庭教育中的主导作用,所以学校应当担负起帮助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的责任。学校可以根据我国的教育方针以及社会需要,对教师进行专业系统的培训,让教师拥有较强的家庭教育和管理能力,有效帮助家长完成家庭教育。学校和教师应当帮助那些家庭教育经验比较欠缺的家长,给予他们在家庭教育观念和方式方法上的耐心指导和帮助,提高家长对孩子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并且给家长提供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家庭教育内容,拓宽家长的知识领域,提高家长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帮助他们和孩子进行良好沟通,让家长肩负起孩子家庭教育的责任,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每个家庭教育中,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家长完成家庭教育这一重要的使命。如此这般,家长会越来越重视孩子的家庭教育,孩子也能够学到更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良好地传承下去。孩子在不断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思想和行为习惯还能得到良好的养成,才能对未来拥有良好的影响。

(二)家长参与到学校教育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质以及价值取向,能够不断提高孩子的修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家庭教育,有助于孩子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在进行家庭教育过程中,应当家校联合,共同完成对孩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家庭教育。家长在孩子的家庭教育中起主导的作用,想要发挥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其中重要的方式之一便是让家长参与到学校教育中。一些学校认为家长是学校的合作者,家长能够帮助和协助学校对孩子进行教育,让家长参与到孩子的学校教学中,进一步加强家校合作对孩子进行教育,有助于家长对孩子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家庭教育,也有助于孩子的学校教育,这是一个互帮互助的过程。良好的家庭教育会使学校教育变得轻松,家校合作也让家长的家庭教育变得轻松。让家长参与到孩子的学校教育中,加强了家长和学校之间的联系和沟通交流,让家长能够更加深入了解自己的孩子,知道孩子最需要的是什么,和教师一起不断改善家庭教育的内容以及方式方法,让孩子能够得到更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家庭教育,共同为了孩子能够拥有美好的未来而努力。加强家校合作,让家长参与到学校教育中,学校帮助家长完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家庭教育,使孩子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够使孩子在今后的生活工作中得到良好的发展。

(三)提高家长自身的综合素养

孩子的行为习惯以及思想和家庭教育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家庭教育能够得到有效的开展,家长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树立终身学习的良好榜样,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就显得十分重要。在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家庭教育之前,家长需要自身先了解和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果家长自身都不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怎么去教育孩子呢?并且家长在学习的同时,还能够给孩子树立学习榜样,孩子看到家长都在学习,他们才会跟着学习。家长在不断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自身的综合素质也在逐渐提高,自身的行为习惯得到改善,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孩子才能以家长为榜样,提高了家长在孩子心目中的高大形象,有助于家庭教育更好地进行。

三、结语

总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家庭教育中,受益的不仅仅是孩子,家长也同样受益。在这个过程中,家长的自身综合素养不断挺高,行为习惯得到了改善,和学校以及孩子之间的沟通加强,让家庭教育变得越来越好。

猜你喜欢

家校行为习惯中华
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幼儿抓起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体育课中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家访是家校联系的"润滑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