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唇兰属
——福建省兰科新记录属
2020-01-10林汝强陈新艳陈世品
林汝强, 马 良, 陈新艳, 陈世品,2
(1.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2.福建农林大学兰科植物保护与利用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福建 福州 350002;3.福建农林大学园林学院, 福建 福州 350002;4.三明市园林中心,福建 三明 365000)
兰科植物种类繁多,广泛分布于除两极和极端干旱沙漠地区以外的各种陆地生态系统中[1].近几十年来,由于人类采挖及对生境的破坏,兰科植物的生存受到极大的威胁.兰科植物所有种类已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保护名录[2].2019年3月,作者在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虎伯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福建省本土植物的调查过程中,发现一种正在开花的兰科植物,查阅文献[3]的描述,确定为金唇兰属(ChrysoglossumBl.)的金唇兰(ChrysoglossumornatumBl.),为福建省新记录属、种.
金唇兰属为地生草本,主要分布于东南亚及太平洋的一些岛屿,热带气候特征较为明显.全属约有4种,我国仅分布有2种,主要分布于台湾、广西、海南、云南[3].福建省兰科原有记录71属154种[4],该属、种的发现在扩大金唇兰属分布范围的同时,对于研究其在我国的地理分布和历史演化进程,具有重要的价值,对于丰富福建省兰科植物多样性和促进兰科植物的保护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金唇兰(图1)的假鳞茎近圆柱形,长约5 cm,具1个节,被鞘.叶纸质,长椭圆形,长20~34 cm,宽4.5~7.5 cm,先端短渐尖.花葶长达50 cm,无毛;总状花序疏生10~20朵花;花苞片披针形,长20~34 cm,宽4.5~7.5 cm,先端短渐尖;花绿色带红棕色斑点;中萼片长圆形,先端稍钝,具5条脉;侧萼片镰刀状长圆形,先端稍钝,具5条脉;萼囊圆锥形;花瓣相似于侧萼片而较宽;唇瓣白色,基部带紫色斑点,基部两侧具小耳并伸入萼囊内,3裂;侧裂片直立,卵状三角形,先端圆形;中裂片近圆形,凹陷;唇盘上具3条褶片,中央1条较短;蕊柱黄白色;蕊柱翅在蕊柱中部两侧各具1枚倒齿状的紫色臂.花期2—4月.
分布:云南、广西、台湾、海南;尼泊尔、印度、不丹、斯里兰卡、泰国、柬埔寨、老挝、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太平洋岛屿也有分布.福建省为首次记录.
本种发现于虎伯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查时正处于花期,凭证标本:Fafu20190303,存放于福建农林大学标本馆(FJFC).
该种目前仅发现于虎伯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海拔344 m处的下坡位,所处群落内的物种多且生长良好.群落地虽位于下坡处,但坡度较陡,地表多有碎石,枯枝落叶层及腐殖质层较薄.乔木层以笔罗子(Meliosmarigida)、鼎湖血桐(Macarangasampsonii)为主,植株高度5 m左右;灌木层分布有罗伞树(Ardisiaquinquegona)、水同木(Ficusfistulosa)、柏拉木(Blastuscochinchinensis)、硬壳桂(Cryptocaryachingii)等少量植株;草本层以金唇兰为主要群落,伴生有湿生冷水花(Pileaaquarum)、日本蛇根草(Ophiorrhizajaponica)、赤车(Pellioniaradicans)、裂叶秋海棠(Begoniapalmata)等,植株种类较为丰富并且伴生有网络崖豆藤(Millettiareticulata)、杖藤(Calamusrhabdocladus)、风藤(Piperkadsura)等多种藤本植物.
虎伯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南靖,为南亚热带雨林森林生态系统类型,植物种类丰富并且得到良好的保护.保护区周边种植有柑橘林、竹林等经济植株,且有当地居民上山采集中草药,人类活动频繁.虽然金唇兰群落生长情况良好,但由于其位于保护区边缘,对该群落生境的保护有所欠缺,使得该群落的生存受到了潜在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