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丽的高原“红”
——云南迪庆、丽江党建创新手记

2020-01-10

共产党员(辽宁) 2019年24期
关键词:迪庆党总支丽江

彩云之南,青山如黛,碧水奔涌。昆明、丽江、迪庆,一路向西,如同走进了漫长的画卷。路边的村寨里,不时有鲜红的国旗、党旗映入眼帘,青翠欲滴的“人间天堂”愈显安宁祥和。

近年来,迪庆藏族自治州、丽江市全面提升基层党建工作质量,以党建引领脱贫攻坚、社会综合治理等各项工作,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社会长治久安打下了坚实基础。

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

都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而就在几年前,一些地处绿水青山的村寨,却与“金山银山”的梦想渐行渐远。

“村子发展不起来的根本原因,就是基层党支部没能挑起大梁,村民各自为战,没有形成致富奔小康的合力。”迪庆州香格里拉市建塘镇红坡村党总支书记汪丽春对此深有感触。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总体思路,村党总支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与境内享誉全国的5A级景区普达措国家公园共同投资建设酒店,往日烟熏火燎的烧烤摊撤出了景区;制定村规民约,严禁砍伐树木,几代人守护的原始森林愈加郁郁葱葱;村民或在景区就业,或从事种植、养殖、放牧,致富产业“多点开花”。

在自家高大精美的三层藏式楼房里,浪茸村民小组的茸比老人掰着手指算起了自家的经济账:“酒店是村集体经济,每年每户分红2万元;景区反哺村庄,每年每人5000元;我养了六七十头牦牛,每年收入2万多元;在森林里捡拾松茸,每年收入1万元;儿子还种着14亩地……”

由党组织牵头,与相邻景区共建共促,同样是丽江玉龙雪山脚下甲子村的发展思路。2016年,甲子村在玉龙雪山景区内成立甘子甘坂婚纱摄影服务有限公司,为到雪山拍摄婚纱照的各地情侣提供休息室、化妆间、用车、协调拍摄场地等服务。短短几年时间,公司就从2台车发展到10台车,从13名员工发展到25名员工,集体经济的“蛋糕”越做越大。2018年,甲子村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3500元。

在香格里拉市建塘镇尼史村占地180亩的三草中药材种植基地,木香、大黄、黄精等长势良好。村党总支组织土地流转,与企业联合建立种植基地,村民赚取土地流转费用和在基地务工的工资,既降低了风险,又增加了收入。村党总支书记肖建华告诉记者,“党总支+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模式受到广大村民的欢迎。今年3月,一家企业来村里建立车厘子种植基地,村党总支仅用一周时间就完成了1400亩土地的流转工作。

智慧党建——“让人民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

丽江古城,流韵千年的纳西古乐与前卫的民谣交响,鳞次栉比的青瓦房、曲径通幽的石板街与时尚的招牌相映,是全国游客心目中的旅游、休闲、文化胜地。

近年来,不少游客惊奇地发现,在古城的各个角落,悄然出现了醒目的二维码标志。只需轻轻一扫,小到找厕所、查路线,大到解决旅游纠纷,都会得到满意的答复——这是丽江市创新推进“智慧党建”的一个缩影。

2019年7月1日,丽江智慧党建大数据平台正式上线运行。通过对党组织、党员、阵地建设、基础党务工作、党员教育、驻村扶贫工作等情况进行科学建模与分析,大数据平台可以为全市党建工作提供精准分析、综合研判、科学决策等服务。“信息数据多跑路、党员群众少跑腿”,智慧党建成为引领各领域智慧发展的火车头和指挥棒。

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建塘镇尼史村贫困户在三草药材种植基地务工

丽江智慧党建大数据平台指挥中心的工作人员正在紧张有序地工作

在束河古镇龙泉社区,进驻辖区的各行各业都组建了微信管理群,警务站1名民警、4名辅警加一部手机就做到了对景区内2000家商铺、1万多常住人口和每年500万名游客的有效管理,“五分钟快反体系”成为维护平安的一把利剑。古城区实现了党务政务全面融合,27项便民事项全程网上办理,打通了服务基层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强党建聚民心——“各民族要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

10月16日,一个平凡的日子,香格里拉市相距100余公里的两个村庄,两个平凡的场景正在上演:

在五境乡泽通村,66岁的退休医师、老党员和志方来到村部,向村民宣讲党的政策;

在金江镇车轴村,几十名老人伴着悠扬的葫芦丝乐曲跳起了欢快的舞蹈。纳西族“打跳”、苗族“跳月”、傈僳族和藏族“锅庄”……老人们跳了一曲又一曲。

这两个看似毫无联系的场景,都与一个团队有关,那就是活跃在迪庆藏族自治州各个村寨的50多支感恩教育服务团队。宣讲政策、帮助贫困村民发展生产、组织文化活动,都是感恩教育服务团队的日常事务。全州第一支感恩教育服务团队的发起人、泽通村村民党员格茸,也正是在这一天平生第一次走出大山,去省城昆明领取“云南省2019年脱贫攻坚奖”,还要作为“光荣脱贫户代表”在颁奖大会上发言。

前几年,格茸家老人多病、孩子年幼,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在乡政府和驻村工作队的扶持下,他通过饲养野鸡、种植朝天椒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2017年5月,格茸发起成立感恩教育服务团队。团队成员积极参加抗洪救灾、帮助贫困村民发展生产、帮助生活不便的老人洗头理发,与村党组织联合上党课、整治环境、修建入户路……将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宣讲到村民心坎里,将党员形象树立在群众身边,将互帮互助、自强奋斗的精神熔铸在往日贫穷落后的山村。

两个孩子患有先天性残疾的村民肖农,在感恩教育服务团队的扶持下饲养野鸡,种植朝天椒,实现了在家门口增收的脱贫梦。饮水思源,肖农也加入了感恩教育服务团队,为改变乡亲们的生活积极奔走。

在各级组织的大力支持下,类似的故事,在全州的各个村寨不断上演。“话由口出,恩从心涌,精准扶贫,我感党恩”,成为每一支感恩教育服务团队响亮的口号。

“高原红,美丽的高原红……”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在迪庆、丽江探索党建创新的道路上,唱得情更深、意更浓。

猜你喜欢

迪庆党总支丽江
迪庆州喜迎党的二十大 优秀美术作品选登(一)
“三暖”工作法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从Holiday到Foliday 复游城或将重塑丽江度假方式
丽江三朵节
云南迪庆 留住美丽乡愁,绘就雪域高原的“诗和远方”
忻州实验中学召开庆祝建党99周年党员大会
给乌丽娜的一封信
手机媒体的使用与藏区稳定研究*——基于迪庆藏区田野调查的阐释
谁说丽江是艳遇之城
迪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浅析